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来源于中自人民的革命战争实践,又指引革命战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坚持武装斗争的旗帜,从此开始了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建立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实践,为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十分重视和关心我军后备力量建设。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与中国武装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光辉的人民战争思想。他早就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需要有一定的战争经济力量做保证。毛泽东在领导民主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了革命战争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认真地学习和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创立同时开始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但面临着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党中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城市中心论”,许多领导者主张举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然而,毛泽东却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在1927年7月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农民自卫军应当上山,以便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他强调:“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这是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在同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9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观、方法论和关于无产阶级武装革命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这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毛泽东正确的领导思想、高超的领导才能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系的一般原理,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保障和军事经济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同时又为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服务。毛泽东继承了马列主义关于战争动员的思想,集古今中外战争动员之精华,把唯物史观更加自觉地运用于军事领域,通过长期艰苦的实践和理论创造,给战争动员赋予了新的极其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战争动员思想。  相似文献   

8.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的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战争.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动和依靠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举行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取得了粉碎强大敌人"进剿"、"会剿"和"围剿"的重大胜利,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胜利会师,为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造,正确地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和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的道路,人民军队的建设,战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并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研究、指导战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土地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造,为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和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19年至1925年“五卅运动”是其萌芽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后至1927年“八七会议”前,是其基本形成时期;1927年“八七会议”至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是其成熟时期。就其形成原因来看,旅俄经历是首要原因,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客观原因,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主观原因。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是我党历史上较早对武装斗争问题给予重视和阐述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战争不但以经济力量为基础,而且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毛泽东在领导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战争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在理论上自成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根本特点,就是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以及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革命道路的基本路线。这是产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思想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真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内容,而且对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就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进行探讨。一、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工作,必须服从革命战争这一中心任务毛泽东同志强调,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整个历史时期,革命战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他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科学形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战争实践过程。它是毛泽东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战争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有其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的体系和内容众所周知,中国是最早产生优秀军事理论的国家之一,从孙子兵法到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确有中华民族自己的军事理论和传统的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加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仅…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揭示了军事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军事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军事经济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军事经济工作的方针原则;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学习实践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应着重掌握毛泽东分析解决中国军事经济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从思想和工作上摆正军事经济工作的位置;要重视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的军事经济论述。  相似文献   

14.
坚持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和指导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历史经验证明,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科学理论对自觉的实践具有决定意义。江泽民指出:先进的军事思想历来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理论表现,是体现时代精神和符合战争实践发展要求的先进的军事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当代最具完整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它不仅提供I在以往战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光辉范例,而且也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5.
粟裕军事指挥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握战争“转折”的艺术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是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他在自己的战争回忆录中写道,“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最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的内在规律去寻找。”《粟裕战争回忆录)第74-75页)粟裕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探索,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注意寻找和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一般规律,同时,还特别注意深刻认识和把握战区作战的基本规律。通过长期指挥战区作战的亲身实践,粟裕率先提出了关于战争“转…  相似文献   

16.
认识战争特点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战略指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①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战争特点,并从战争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中进一步把握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原则,从而引导战争走向胜利。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正确把握战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认识战争特点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初步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讨了无产阶级战争观 ,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方式等方面的军事思想 ,并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 ,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宝贵探索 ,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矛盾论》中阐发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在他一生研究军事、指挥战争中,可谓达到了运用娴熟,得心应手的地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矛盾论》写作已五十周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也已经三十八年,但毛泽东留下的许多军事著作,特别是其中运用矛盾精髓思想研究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仍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到1928年间,中共有关游击战争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解决了游击战争中党对农民武装改造和提高、组织和动员群众、创建苏维埃政权、发展苏区等一系列问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游击战争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基础,反映出中共早期领导者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巨大贡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过程中,一贯重视军事后勤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战争物质观,深刻分析军事、政治、经济诸因素与军事后勤之间的内在关系,围绕正确处理战争与经济、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后勤保障等一系列后勤实践的重大问题,提出了发展经济、建立根据地和后方基地,是搞好战争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