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世虎 《政工学刊》2014,(10):88-88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史上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1988年,巴顿接到国防部的紧急传唤,接受了研制MIA2型坦克防护装甲的任务。这是一种新型的高端武器,为了使研制出来的装甲性能更高、质量更好,巴顿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帮手——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迈克·马茨。但巴顿请马茨来,并不是要他和自己一起做研究的,而是要他来搞破坏。因为马茨是著名的破坏力专家,在军事领域,他们俩简直就是“死对头”。两人各带着一个研究小组,巴顿带的是研制小组,主要负责装甲的研制和防护;而马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研制出来的装甲。  相似文献   

2.
胡有才  白帮喜 《国防》2005,(3):75-75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海湾战争后,他奉命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装甲。接受任务后,他立即请来了一位“天敌”做搭档,即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巴茨工程师。两人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开始工作,所不同的是,巴顿带的是研究小组,负责研制防护装甲;巴茨带的则是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已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刚开始,巴茨总能轻而易举地将巴顿研制的新型防护装甲炸个稀巴烂。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顿一次次地更换材料、修改设计方案,在这种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的反复试验、反复较量中,一种…  相似文献   

3.
正杜祥琬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研究员,也是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走过六十年,杜祥琬院士也步入杖朝之年。在八十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杜院士,他回顾自己54年的科学生涯,在思考事业的基础上,也展望核武器和高技术发展,对青年人成长寄予殷切期望。以下内容根据杜院士口述整理。  相似文献   

4.
正当听到恩师王玉林去世的消息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向精力充沛,对工作孜孜不倦,怎么会突然病故呢?我至今仍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自从王老师离开之后,他的形象一直存在于我脑海里,和他一起度过的日子时常在我心头浮现。王玉林老师,他既是我工作上的导师,也是我进入核事业的第一个领路人。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厂长、总经理,却和职工一起顶风冒雨扛水泥、搬砖瓦、建三线;他来自东北沈阳,又远赴贵州的山里,与乡寨村民一起插稻秧、干农活、谋出路;他是一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却同时又是一名理发师、厨师,为职工们服务;他已90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在键盘上书写对发动机事业源源不断的爱;他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捐献行列。他叫王新民,黎阳机械厂第一任厂长,黎阳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在黎阳,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提起王新民的名字,无人不敬仰、感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个时代决定了一代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时光荏苒,马祖光院士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为了缅怀这位新时期国防科技战线的尖兵、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掀起了学习马祖光院士的热潮。六月中旬,本刊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赴哈尔滨工业大学,采访了他的师长、同事、学生及他的夫人,记录了马祖光院士献身国防科教事业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楷模、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马祖光院士拼搏一生,为我国国防科研和教育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作为我国激光研究领域从基础理论导出现实成果的少数先躯者之一,马祖光院士不仅在国防科研与教育事业中硕果累累,而且具有共产党员人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他大公无私的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年来欧洲东部爆发的大规模冲突中,交战双方动用各种军事手段展开激烈交锋。地面作战中,装甲与反装甲武器、装甲与装甲武器对抗尤为惨烈,双方数千辆装甲战车被击毁,装甲兵伤亡惨重。这固然表明坦克装甲车辆“陆战之王”的地位依然稳固,但同时也意味着新一代地面作战平台的研发需要加强装甲防护技术的投入,装甲钛合金前沿技术探析也由此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装甲武器是陆军及其两栖机械化部队实施地面突击的主要兵器,也是海军陆战部队实施抢滩登陆、岛屿攻防的主要兵器。装甲火控是装甲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装甲武器的打击效能。两栖装甲武器肩负海上、陆上的作战使命,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描述了装甲火控的一般组成、功能及工作方式,基于两栖装甲武器的使用特点,分析了装甲火控基本任务、工作方式和作战环境的关系,建立了不同任务剖面的可靠性模型,为装甲火控可靠性设计、分析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曾有人形象地把装甲侦察车比作军队的“眼睛”,称作“装甲神探”。由此可知,装甲侦察车在战场上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如今的装甲侦察车已经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装甲侦察车的发展及装备情况,以飨读者。前途光明:装甲侦察车发展历程及趋势众所周知,武装侦察一直以来承担着在主力部队前实施侦察,收集敌情与地形的准确战术情报并将以上情报传递给指挥官的任务。尽管地面战斗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但是武装侦察却仍在发挥着其应有的功效。武装侦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火力侦察获取…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信息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当前装甲装备质量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并针对质量信息工作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维和部队中,除了使用多种型号的卡车和“狐狸”装甲运输车外,还使用了带有“模块装甲防护”的民用工程机械。本文作者为联邦军工代应与采购局官员,专门负责民用工程机械装甲防护这一计划,他在文中详细介绍为实现这一计划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据外刊报道,最近英国国防部订购了100辆名为“美洲狮”的6轮装甲军车,并把它们重新命名为“猛犬”。这批新型装甲军车将在最近6个月内装备驻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的英军士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该车由美国军力保护公司(ForceProtection)制造,于9月13日首次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亮相。美国制造商戏称,这种经过特殊改装的6轮装甲军车具有良好的作战能力,能够将“‘路边炸弹’等简易爆炸装置当作早餐来吃”。“撒拉逊人”出身“美洲狮”6轮装甲军车虽然是由美国人制造的,但是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这种装甲军车在设计上模仿了南非装甲与维…  相似文献   

14.
对家庭,他是一个尽心的好丈夫; 对事业,他更是一个尽责的好部长;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武部部长童岳孟面对爱妻患胃癌不幸去世的沉重打击,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默默承受着生活与事业的双重负担,带领大家聚精会神干事业,使海曙区武装工作跃上全市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军人,有着军人的刚毅和勇敢;他是驰骋篮球场上的健将,曾和姚明一起打球。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火如荼时,一场灭顶之灾突然降临。为此,他向命运发起了挑战,请看本刊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间隙装甲的靶板间距和倾角对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一种装甲钢-装甲铝间隙装甲,并进行了不同初速度15.5 mm穿甲弹侵彻该间隙装甲的试验,研究不同弹丸初速下,弹丸和弹靶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前提下,进一步研究装甲倾角和靶板间距对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弹靶条件下,装甲倾角较小时(<20°),倾角效应为负效应,装甲倾角较大时(>20°),倾角效应为正效应;当靶板间距小于弹长时,间隙效应呈现负效应,装甲的抗弹性能下降6.7%~18.9%;靶板间距大于弹长时,随着装甲倾角的增大,间隙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装甲的抗弹能力提高25%。研究结果揭示了该钢-铝间隙装甲的抗弹性能,可以为间隙装甲的设计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格栅装甲是专门用于抵御破甲弹攻击而研制的,重量小、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对破甲弹防护性能高。格栅装甲可破坏破甲弹的标准射高,当破甲弹撞到格栅装甲时会提前引爆。格栅装甲与主装甲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导致破甲弹金属射流断裂,拉长和干扰金属射流,从而削弱破甲威力,失去最佳破甲能力。格栅装甲可损坏来袭的破甲弹弹体和引信,使其不能正常爆炸,细小的格栅能卡住口径比格栅间距大的破甲弹,扯碎破甲弹的风帽,  相似文献   

18.
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装甲装备现有保障模式存在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的问题,分析了研究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重要意义;借鉴美军联合攻击战斗机自主式保障的思想,提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装甲装备自主式保障的关键要素,包括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先进传感器技术、故障预测、信息系统等。提出了继承发展、不断创新、全寿命周期和系统工程几个关键要素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盟军掌握海洋和天空的年代里,“利奥波德维尔”号事件是一个悲剧,也是一起人为引发的灾难。疏忽大意加上麻木不仁,种种偶然因素结合在一起,总共导致数百名盟军官兵罹难,而这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944年圣诞节前后,希特勒在阿登森林发动的反攻正处于成败的关键时刻。当时哈索·冯·曼陀菲尔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塞普·迪特里希的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倾尽全力向马斯河前进,而盟军方面除两个空  相似文献   

20.
<正>"他不仅在核武器数值模拟研究方面贡献突出,而且在学术上成果丰厚,取得了一系列为学术界同行认可的优秀成果。他的学术作风民主,做人品格为人称道,淡泊名利,在荣誉面前推让(如在军队奖的排名方面),是数学工作者投身核武器事业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术带头人。"这是于敏院士对江松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