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风载荷是导弹发射装置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设计载荷,大型导弹由于长度较大、具有大长细比,因此其发射装置在起竖后受到风载荷的影响较大。分析了自然风的组成和特性,应用随机振动理论分别研究了平均风和脉动风对导弹发射装置起竖后的影响作用,建立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了发射装置产生的位移响应,为该型导弹发射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系统概述与能力美国海军装备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是一种多用途舰载导弹发射系统,它由发射控制、状态监控、遥控发射、垂直发射装置及其支撑系统等组成。该导弹发射系统主要用于装备大型水面战舰,美国海军先后为3级战舰装备了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即"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斯普鲁恩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分析了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标准模块、装填模块、导弹贮运发射箱和发控台的关键技术特点,表述了美军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标准化设计、结构简单、发射率高、装弹量大、全方位发射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动力运载器规避弹道方案的可行性,建立了潜射导弹无动力运载器水弹道数学模型和海流模型,运用模拟退火法优化得出满足出水约束条件的预设偏航角可行域,并分别对艇速和海流影响下的规避弹道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艇速对规避弹道影响较为微弱;在预设偏航角可行域内偏航角越大,偏移距离则越大,且与规避方向相同的海流增大了预设偏航角可行域,使规避任务更容易实现,而方向相反的海流很可能对规避弹道产生颠覆性影响。仿真结论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杨  陈豪 《当代海军》2008,(11):59-61
自美国“黄铜骑士”舰空导弹1959年研制成功,并陆续装备舰后,世界各国海军便开始竞相研发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其相配套的导弹发射系统也完成了从单臂或双臂斜架、多联装倾斜发射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等“三步曲”的发展历程。目前各国海军依据本国的科技能力和财力厚薄以及所担负的作战使命研发、引进和装备着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舰空导弹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6.
弹筒间适配器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导弹水下垂直发射的动力学特性,是内弹道控制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研究都简化了适配器受力变形特征的表达,不能体现适配器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因此建立的理论模型已具有一定的误差。考虑了实际适配器材料的超弹性和应力-应变滞回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弹筒间适配器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实际适配器在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减振能力,并反映出通过优化适配器的结构能够解决为减小系统振动幅度提高自身刚度带来振动频率增加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防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一些典型的导弹共架发射系统及共架发射的特点,并对国内发展导弹共架发射系统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垂直发射系统是未来海战中的重要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外海军舰艇装备的防空导弹一般配备3种通用的发射系统:单臂或双臂斜架多联装发射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海战中的饱和攻击下,垂直发射系统在对空防御中的作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此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全球范围的各种竞争 作为世界海军水面部队的心脏、中枢及宝库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有好几个竞争者。它们是:垂直发射北约“海麻雀”导弹用的MK-48垂直发射系统;为英国海军23型驱领逐舰和新舰队朴给船研制的垂直发射“海狼”导弹;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和拉法尔军火研制局联合研制的“巴拉克”I导弹系统;以及欧洲集团研制的防空导弹系统用的垂直发射系统。此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海情下舰艇运动对舰载导弹冷发射出筒姿态的影响问题,提出了改变弹射推力可能对导弹出筒姿态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聚焦二者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舰艇运动的数学模型和发射系统的实体模型。基于不同等级海情下舰艇的运动幅度,采用虚拟样机技术针对导弹的出筒姿态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提高弹射推力可以达到改善导弹出筒姿态的效果。当海情小幅超过发射允许值时,理论上可通过增加推力的方式满足发射条件。  相似文献   

11.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垂直发射系统,例如美国的MK41、俄罗斯的"利夫"和"克里诺克"、法国的"席尔瓦"、北约的MK48和英国的"海狼"导弹发射装置等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和苏联两个世界军事强国在其新服役的主要作战舰艇中率先装备了垂直发射系统,例如,80年代初开始服役的苏联"无畏"级导弹驱逐舰装备了"克里诺克"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美国80年代中后期服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装备了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由于垂直发射具有发射率高、储弹量大、全方位发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最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通过一艘外国海军舰艇发射了第一枚“改进型海麻雀导弹”(ESSM)。澳大利亚海军装备有MK41VLS的“安扎克”级护卫舰“瓦 )]VLS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八单元甲板下垂直发射系统,原是为美国海军的“宙斯盾”导弹巡洋舰设计的,为海军战斗群提供防空保护。目前,该系统已具备防空、反潜、舰艇自防御、对陆攻击及弹道导弹防御等多种功能。MK41垂直发射系统首次发射ESSM导弹  相似文献   

13.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装备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VLS)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导弹发射系统。至今为,z该系统已经发射超过3000发各式导弹,成功率达到99.6%,而且它参加了美国发动的多次战争,经受住了实战的检验。目前西方多个国家将VLS系统作为战舰的主力装备。图为“阿利·伯克”号导弹驱逐舰(DDG-51)前甲板上的Mk41 ModO型VLS系统进行射击训练。  相似文献   

14.
潜射弹道导弹出水姿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潜艇深度、纵倾角、横倾角、海面风速、海面波长、平均波高等因素对潜射导弹的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的影响。由于实验数据比较分散,不适合神经网络的训练,所以首先对实验数据模糊化,并用以对神经网络的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析了潜艇单因素变化的导弹出水姿态。  相似文献   

15.
支腿与轮胎是混合支撑的承重件,目前已认识到混合支撑是能够满足导弹稳定发射条件,但对该两种承力件的载荷分配对导弹发射影响特性并不明确,为研究支腿、轮胎载荷分配比对导弹发射过程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简化的车载导弹系统模型,通过对3种具有代表性的支腿、轮胎载荷分配比进行计算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载荷分配比对导弹发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为导弹混合支撑载荷分配比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欧洲、美国都在为未来的空地作战,地地作战研制新型“模块化导弹”,主要计划包括英国、法国、瑞典联合实施的欧洲模块化导弹(EMM),美国陆军、海军联合发展的联合通用导弹(JCM),以及美国陆军为未来作战系统研制的间瞄发射系统(NLOS-LS)。  相似文献   

17.
使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的155毫米炮射导弹——称作“铜头蛇”的已被研制用于改善攻击运动的硬点目标的炮射效率。从要满足极高的精度和足以能承受9000g的炮射峰值载荷的要求来研究“铜头蛇”制导和控制方案。适合于重力偏差比例导航的设计思想的折衷考虑通过使用光学耦合陀螺的捷联导引头、气动力尾翼控制和滚动位置控制实现了。使用俯仰/偏航陀螺仅仅是在发射后为导弹确定一个垂直基准。在研制期间所研制的方案曾经过8~12次飞行试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中贮运发射箱内环境监控、导弹综合测试、发射过程控制、射击参数装定以及应急状态自动处理等需求分析,提出建立综合测控系统方案,并探讨了以LONworks总线为核心的综合测控系统基本结构、组成和功用.  相似文献   

19.
金属风暴武器射速与命中概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超音速、高超声速导弹的防御需求,从研究未来空域窗发射体制入手,利用"金属风暴"武器所具有的超高射速能力,通过分析超高射频弹幕武器在对空防御过程中的作战效能,计算目标命中概率与武器射速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发射系统的作战效能.并对发射系统的配置提出了理论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伯克”级(DDG-51)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始于70年代中期,是为替代90年代将退役的“孔兹”级和“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而实施的。该级舰武备有 MK 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两组(首尾各一组),可发射“标准”舰对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