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对杀伤 /破甲双用途子母弹在研制过程中的验证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药形罩内异物使破甲弹难以形成金属射流的试验结果。同时 ,也对防护杀伤 /破甲双用途子母弹对装甲目标的毁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破甲弹(High Explosive Anti-TankProjectile,HEAT)和穿甲弹(本刊下期将要谈及)是击毁装甲目标的两种最有效的弹种。穿甲弹靠弹丸或弹芯的动能来击穿装甲,因此,只有高初速火炮才适于配用。而破甲弹是靠成型装药的聚能效应压垮药型罩,形成一束高速金属射流来击穿装甲,不要求弹丸必须具有很高的弹着速度。因而,破甲弹能够广泛应用在各种加农炮、无坐力炮、坦克炮以及反坦克导弹上。在一般情况下,“破甲弹”是指成型装药破甲弹,也称空心装药破甲弹或聚能装药破甲弹。  相似文献   

3.
破甲弹侵彻装甲板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甲装备受到弹丸攻击后,要判断内部部件的毁伤情况,采用实弹试验的方法费用高,周期长,安全性差;而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费用低,效率高,安全性好,并且可以为预测装备内部的毁伤部件奠定基础。采用有限元法对破甲弹侵彻均质装甲板进行了数值仿真,对侵彻过程的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破甲弹射流的动能、平均速度和冲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侵彻后装甲板内部部件毁伤情况的判断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最优的装甲板间距,在对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虚拟源点理论建立了金属射流的作用时间模型,分析了装甲板间距对金属射流微元作用时间的影响;结合金属射流的比作用量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金属射流的比作用量随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优装甲板间距,使金属射流比作用量的峰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影响金属射流欧姆加热效应的因素,在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虚拟源点理论建立金属射流的作用时间模型,进一步明确金属射流在侵彻被动电磁装甲过程中每部分射流微元的作用时间;结合金属射流的比作用量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金属射流的电流和比作用量波形随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的电感、电容、电阻和充电电压的变化规律进行数值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电感的减小、电阻的减小、电容的增大和充电电压的增大,金属射流比作用量的峰值增大,有利于射流发生电爆炸.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被动电磁装甲和金属射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被动电磁装甲系统的电路模型,设计了研究被动电磁装甲防护机理的试验装置,对多组金属导体进行了模拟金属射流的电爆炸试验,分析了脉冲电源的参数对金属导体的电爆炸时间和电流波形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金属导体的电爆炸理论应用于被动电磁装甲对射流的防护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回音壁     
4月份问题:反坦克导弹射击运动中的坦克,它的破甲厚度会降低吗? 回答者:廖毅凡如果是运动的目标,那么弹药着靶时会有一个相对运动。这个相对运动就会让金属射流偏转,可能减轻射流的穿深。所以静破甲就是最大效果了。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针对隔板材料及工艺对破甲弹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研究,提出为确保装药爆轰波形趋于理想状态、稳定破甲威力所选择的隔板材料及工艺控制方法。引言:弹药领域中,破甲弹的药型罩材料组织结构及加工质量、主装药的密度分布均匀性、隔板制造的工艺控制等方面对装药的破甲水平及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针对隔板材料中的发泡塑料及其工艺控制对破甲水平的稳定性进行了一些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目前常规破甲弹发展陷入低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提高破甲威力的突破口,然后从材料、实验和理论角度对采用贫铀——U~(238)作药型罩提高破甲威力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发射火箭破甲弹,也可以发射火箭榴弹或其他火箭弹.用于近距离打击装甲目标、杀伤人员及摧毁工事等。火箭筒一般由两名士兵或单兵使用,多采用肩杠式发射,也可以跪射或卧射。在形形色色的反坦克武器中,火箭筒由于其诞生年代早、破甲效能高,加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一直被各国陆军当作反坦克的重要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11.
1.制定模拟动破甲试验规范的必要性随着坦克装甲防护的不断更新,需要相应地研制和生产各种配备聚能破甲战斗部的火箭弹和导弹。为了缩短研制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省试验经费,十几年来,多种导弹和火箭弹都先后采用了模拟动破甲试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家试验方法差异较大。特别是对近年来付诸使用的反应装甲靶板,对模拟动破甲时的安装声式和打击位置  相似文献   

12.
聚能效应在销毁大中口径未爆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阶段销毁未爆弹的现状和爆炸法在销毁未爆弹过程中的不足;通过研究大中口径未爆弹的弹壳厚度、壳体材料及装药种类等性能和结构参数,再根据聚能效应产生金属射流的特性,论证其销毁大中口径未爆弹的可行性,并利用某型破甲弹作为爆炸源进行实弹销毁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被动电磁装甲对金属射流的干扰效果,对装甲板间距进行了优化分析。在分析与装甲板间距有关系统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装甲板间距为寻优变量的目标函数,讨论了不同权重对目标函数和最优板间距的影响。结果发现:要使目标函数取得较小值,应减小完全作用时间的权重和装甲板电感的权重,而增大作用时间的权重,且完全作用时间的权重应大于装甲板电感的权重;当这3个权重分别取经验值0.35、0.4、0.25时,最优板间距约为41 mm。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已有的米波多卜勒引信技术,设计了多用途破甲弹近炸引信信号处理电路。该电路利用近目标电信号幅度大、增幅速率快及幅度与距离的关系,实现对装甲目标的零炸高启动和抗干扰;利用多卜勒频率的变化特征实现对直升机射击的炸点自适应控制;利用双支路对消电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炸高稳定;利用可控开关完成对破甲弹多用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陶瓷自述     
提起我——陶瓷,人们就会想到那些雅致、明净、绚丽多彩的杯、壶、碗、碟。其实,我的作用哪止这些?在军事领域里,我还大有用武之地呢! 不信吗?那我就不避自吹自擂之嫌,随便说上几件。国外陆军穿的防弹衣,就是以碳化硼、碳化硅、氧化铝陶瓷为面板,以玻璃钢为基板制作的。这种新式“铠甲”,既轻便,防护能力又强,这不有我的一份功劳!坦克这种武器大家都熟悉,现在一种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坦克,复合装甲中间就夹有我陶瓷。我进入坦克后,可以使这种坦克的抗破甲能力比普通坦克提高三倍,现在的一些破甲弹啦,脱壳穿甲弹啦,碎甲弹啦等等,都对我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双层反应装甲与射流作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双层反应装甲飞板飞散及与射流作用物理过程,通过模拟结果与物理实验比较可知,数值模拟过程基本正确.同时,利用ANSYS-DYNA针对双层反应装甲不同结构参数与射流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双层反应装甲两组件距离、与主靶板距离及两组件的夹角对干扰射流的影响,从而为双层反应装甲结构改进及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要说坦克装甲用两层软硬不同的钢板复合,增强抗弹能力,没人会有怀疑。但是,要说空气可做复合装甲,依靠空气来防弹,恐怕不相信的人就多了。事实上,现代坦克装甲制作确有这种技术,这就是屏蔽装甲。所谓屏蔽装甲,就是装在坦克主装甲外并与主装甲有一定间距的附加屏蔽材料,用以提高主装甲对主心装药破甲弹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坦克射击弹种选择的传统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运用剩余穿深理论,结合坦克配用的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毁伤目标的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依据剩余窗深选择坦克对装甲目标射击弹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军事零讯     
ASia亚洲 台“勇虎”坦克将装备台自制的“反应装甲” 台湾陆军日前首度展示由台北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反应装甲”。这种装甲已用于CM11“勇虎”坦克。据报道,由该院研发的“反应装甲”就是在钢板里内衬炸药,制成块状,再挂在CM11“勇虎”式坦克的炮塔周围和车身的正面,以降低反坦克火箭或炮弹命中后的破坏威力。因此,近年各方也开发对付“反应装甲”的武器,如破甲弹就能成功对付“反应装甲”。  相似文献   

20.
这种装甲系统能抵御穿甲弹、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克服现有的反作用装甲和贫铀合金装甲的缺陷,适用于重型和轻型战斗车辆,而且重量轻、易维护。“灵巧装甲系统”由外挂式反作朋装甲块、传感器网络和电子计算机组成。传感器网络布置在坦克或装甲车外围距车体表面约30厘米处,并与车内计算机相联。计算机存储有潜在敌人的各种反装甲炮弹和导弹的特征数据和预编反击程序。当传感器探测到敌弹袭来时,即把信息传给计算机,计算机立刻判定出来袭弹的大小,并指令适当部位、适当数量的反作用装甲块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