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磊 《国防》2010,(1):70-71
台湾2009年3月出台的《四年期防务总检讨》报告受到多方关注,这是马英九上任以来首次对外完整公布其未来“国防”改革方向。该报告出台后,受到美国著名华府智库2049计划协会的关注。该协会发布了名为《(台湾四年期防务总检讨)对关台关系的影响》的报告(以下简称甜艮告》),分析台湾当前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对《台湾四年期防务总检讨》报告进行解读;并通过引用多位美国国防政策专家的观点,对关台关系及未来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美国借朝鲜内战爆发之机,武装干涉朝鲜,同时武装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割裂中国领土。为了捍卫中国的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首次走上联合国讲坛,与美国代表展开了一次最激烈的面对面的交锋。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霸占台湾。1943年12月1日,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在《波茨坦公告》中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3.
王锴 《军事文摘》2023,(3):32-36
<正>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大国之间正在展开一场决定未来走向的竞争”,并将这种竞争作为美国面临的两大战略挑战之一。该报告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战略调整已经度过摇摆期和动荡期,大国竞争战略初步定型。在这个重大的战略转型过程中,混合战争理论也逐渐被应用到大国竞争实践。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9.11”事件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报告。这些报告反映出,美国提升了情报工作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地位;美国情报界针对面临的新挑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谋求“情报优势”。“9.11”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冲击,使美国决策层对国家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重新进行了审视和评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主要有:2001年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2002年先后公布的2003财年《国防报告》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5.
郑国梁 《国防》2005,(8):25-26
1950年,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台湾问题从此成为中美两国关系之间最大的争议问题。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台湾地位未定”论已经寿终正寝。然而,“台独”势力却想借尸还魂,不仅恶意攻击抗日战争结束前明确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说什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是“没有正式法律效力的战时宣传文件”,《开罗宣言》在“本质上是新闻稿”,“事实上连一张新闻稿都不如”,企图否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和法律…  相似文献   

6.
张欣 《国防科技》2004,(6):57-59
美国对台军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美国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军事援助。79年美国与我国建交后,又炮制《与台湾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显示其在台湾所拥有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了对台政策,向台湾出售的武器装备数量不断增加,性能日益更新,几度导致台湾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多年来,美售台武器一直保持“交易额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特点,成为台湾全面军备的保护伞。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2004年间美售台武器的情况如下:1980年1月,美售台陆军托式导弹、改良“鹰式”导弹、840枚改良“小槲树”导弹,价值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我海防部队炮击“警告”,人民解放军三军联合渡海解放浙东岛屿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了遏止中国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加强从南朝鲜、日本、台湾到菲律宾“防御”链。1953年2月,艾森豪戚尔抛出了所谓“放蒋出笼”政策,决定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1953年11月8~12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8.
台湾是美日长期觊觎的战略要地。 早在1854年,美国就曾想用重金买下台湾,或变台湾为美国的殖民地。自冷战开始到60年代末,台湾一直被美国视为其部署在西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舰”,是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个重要基地。因此,美全面扶持台湾,给予台广泛的军事援助。其中,美台于1954年12月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旨在抵制新中国武力解放台湾,使大陆与台湾长期隔海分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当台湾海峡发生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美国置《中美联合公报》于不顾,以《台湾关系法》为遮羞布,一直为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系统,作为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手段。2012年11月29日,美国国会发布题为《台湾:1990年之后主要军售项目》的国会研究报告,全面总结了20年来美国对台军售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项目,把美国近几届总统的对台军售进行了纵向对比分析。从这份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台军售虽然是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也会随着中美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而产生细微变化,尤其是奥巴马政府近2年的对台军售有所放缓,以2012年为例,仅售台2艘退役佩里级护卫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台湾保持着世界武器进口的多项记录,连续几年武器进口量居世界前列,而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利用对台军售,实质性地介入了台海问题,使台海局势更加复杂,美国国防部更是以担心“台海两岸军力失衡”为名,不断要求台湾提高军事费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而台湾岛内各政治派系互相倾轧,当局一直无力实现美国愿望,招致了美国的极度不满。本文为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卡图(CATO)研究所2007年9月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台湾的防务预算:台北冒战争危险搭乘美国防御“顺风车”》的译文,文中对美国政府目前在台海地区施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进行了抨击,认为美国政府选择在台海冲突中协防台湾并不明智。本刊特选择该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军闻述评     
台湾将提前接收“基德”级驱逐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1月10日报道,4艘退役美海军“基德”级驱逐舰中的第1艘有望于2005年中期交付台湾海军。据台湾在华盛顿特区的代表称,首舰将至少提前6个月交付,剩下的3艘舰将在2006年到2007年交付。该级舰目前正在南卡罗来纳州北查尔斯顿一个船厂进行恢复作战能力的工作,台湾派出了300名海军人员协助这一工作。仅仅十几天前,鲍威尔刚明确表达了“反独促统”的态度。这被称为布什政府政策转折的标准,然而“基德”加速交付,表明这种转折是有限的。美国人仍然往搞平衡,毕竟台湾对美国人而言是“不必发生正面冲突而可以制约中国”的最好战场。  相似文献   

12.
张健 《国防科技》2003,(5):42-43
以2002年8月和9月相继也台的布什总统上台以来首份《旧防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标志,美国政府在对“9&#183;11”事件后美国所面临成胁及由此给安全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重新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新国防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沙沙 《环球军事》2013,(16):50-51
据香港《亚太防务》杂志最新披露,热炒多时的美国售台“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已在新竹乐山阵地进入战斗值班,台湾也成为美国在亚太方向上的第五个“铺路爪之家”。为宣扬其采购“合理性”,台湾军方屡屡对外宣称可有效探测到中国大陆发射的弹道导弹,但在航空电子专家眼中,却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以2002年8月和9月相继出台的布什总统上台以来首份《国防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标志,美国政府在对“9·11”事件后美国所面临威胁及由此给安全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重新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新国防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锴 《军事文摘》2022,(23):24-28
<正>自奥巴马执政后期开始,美国战略重点逐渐回归到大国竞争,以从伊拉克、阿富汗撤军和“亚太再平衡”为标志。2017年,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首次将中、俄作为主要竞争对手。2018年1月发布的《国防战略》将国防战略的重点由反恐转向与中俄的大国竞争,其战争准备目标也从“打赢两场局部战争”调整为“打赢一场大国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对台军售由来 1949年-1973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同时下令第七舰队侵驻台湾海峡.随后,美国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1954年12月2日,台美《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签订,把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次年1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台湾问题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在认为需要的时候可以在台湾和台湾海峡使用武装力量,台湾安全所需要的武器、资金和物资均由美国提供.  相似文献   

17.
<正>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国本就是一个不断寻找敌人、不断打仗的国家,在今天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更加倾向于通过制造危机来处理中美关系,从混乱中谋利。美国内强硬反华势力贩卖“中美必有一战”,也有意愿进入一场与中国的军事冲突,欲使中方付出巨大代价,阻断中国崛起进程。任何“擦枪走火”或小规模冲突都可能失控并演变为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当前,随着台湾岛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在美印太战略的牵引下,美国对台湾问题加大算计,通过不断歪曲、篡改、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试探中方的底线,为美台实质性交往试水。对美国而言,打“台湾牌”是高收益、低成本的制华策略。以往,美国视台湾为安全岛链上封堵中国的支点;现在,美国有意把台湾问题从对中国施压、提高要价的筹码,转变为消耗中国实力的陷阱。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9日,在会见来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时,乔治&#183;布什总统声明美国支持维护台湾海峡现状。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他斥责了台湾“总统”陈水扁,“台湾领导人的言行表明其可能会单方面地决定改变现状,我们对此表示反对。”  相似文献   

19.
李同勇 《军事历史》2005,(11):56-59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蒙受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屈辱之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3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签订《交接台湾文据》证书(俗称“割台让渡证书”);5月20日,清政府宣布台湾百姓是否内渡,听其自便,如两年内不回大陆者,可作为日人而“改衣冠”。对此,台湾人民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彻底失望了,决心进行“自谋保台”的武装斗争。5月25日,在台湾著名爱国人士丘逢甲的倡议下,由台湾各界绅士共同组织了临时的抗倭政府,定名为“台湾民主国”,年号为“永清”,明确表明了台湾永远属于大清国。此时…  相似文献   

20.
王承松 《当代海军》2005,(12):20-21
最近,香港的《东方日报》、《文汇报》和台湾的《联合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最新一期《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称,台湾海军现役的“海龙”、“海虎”两艘“剑龙”级潜艇,奖在美国麦道公司的指导下,加装潜射“鱼又”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