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十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作过一系列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其思想理论包括: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地位;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发展国防科技工业要以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着眼未来,面向世界,培养人才,加强预研;突出重点,群策群力攻关;自力更生为主,有选择地引进关键技术;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困境,主要应抓好对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认识视角的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速度的调整、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实力的手段和方式的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及军队建设的重点和投资方向的调整、领导和管理体制的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立足点的调整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291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对2011年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苗圩指出,过去的一年,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牢记使命.奋力拼搏.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突出表现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军工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继2007年国务院主管部门先后公布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等文件之后,再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确立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明确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一目标三职责""一贯彻三坚持"方针,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防科技工业、怎样建设国防科技工业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使命任务和发展规律,创新发展了党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理论,引领国防科技工业走过了砥砺  相似文献   

6.
<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防科技工业战线要努力提升先进的军工核心能力。这为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7.
<正>陈求发局长在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做了进一步指示,要求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抓好以型号"两总"为重点的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8.
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是胡锦涛总书记为国防科技工业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2009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的鲜明主题。最近,国防科工局组织力量。集中撰写了十篇文章。紧密围绕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和解读。本刊刊发这一组文章,希望能够对读者加深理解这一主题.对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精神有所帮助。——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按自主建设国防的方针,开始着手构建国防科技工业。几十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进入新世纪,国防科技工业的体系框架从建设大国防、发展大产业出发,努力使国防科技工业建立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之上,使国防科技工业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张华祝委员: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5年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今后,要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去年3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全行业人才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此之后,我们组织了对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况的调查,形成了《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后,已下发到相关企业单位落实执行。下一步,我们要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1.
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是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后,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陆续作出部署,坚持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在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工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上水平,切实服务“三大战役”.不断推进“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四个坚持”中也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技术互动、协调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没有打破;军工行业对军品任务的垄断性经营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加快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的发展进程。主要制约因素和障碍法律法规限制。现行有…  相似文献   

13.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社会大协作体系,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一贯要求。 伴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后,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以其技术.资金、机制上的优势,通过多种运作方式,积极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配套协作,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大军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今天,我们举办《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第四届军工论坛,旨在全行业、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推动军工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都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全行业坚持不懈地推进。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之后。国防科工局综合司协调组织机关有关部门和局属中心,撰写一组文章,集中阐述了推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思路和有效履行职能职责、推进具体工作的措施。本刊刊登了8篇文章,以此推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建国初期,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位于国家发展建设的首要地位。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投入了大量资源,体现了国防在国家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国防科技工业被要求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发展部署,发展市场经济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在此阶段,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虽然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制定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国防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要协调发展,国防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要确立我国国防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转变国防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国防经济运行机制;要把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始终放在首位,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及长远规划,确立一条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杀手锏”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方针;通过调整国防科技工业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整体效益,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性改组,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军民结合更大发展;要注意研究新时期国防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国防经济探索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当今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揭示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实际,从以下七个方面谈了学习邓小平有关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的体会:正确认识国防科技工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按照军事战略的要求指导国防科研生产;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由单一军品向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努力开创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国防科研生产要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国防科技队伍。  相似文献   

18.
正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为军队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党和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至今,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经历了光辉而曲折的历程,表现出一些内在的特点规律,包括根据国家总体战略适时进行调整改革;不断理顺政府、军队、企业之间的职能定位;加强对国防科研、生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始终贯穿军民结合的发展思路等特点,逐步形成了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从经济总量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对这种贡献水平的衡量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测算信息化建设对于国防科技工业增长的影响程度,二是通过计算国防科技工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情况来推算国防科技工业信息化建设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颁布的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国防科技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充分利用蓬勃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军工封闭格局,拓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助于形成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