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动     
《环球军事》2008,(5):4-5
中俄共同提交防止外空军备竞赛条约草案;以色列新型间谍卫星成功发射;日海上自卫队“村雨”号护卫舰驶往印度洋;俄罗斯军队计划放弃境外所有雷达站。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展外空技术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外空,中国一向主张太空的非武器化,认为防止在太空进行军备竞赛符合世界各国利益。本文是美国专家的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纷纷制定各自的空间战略,推动本国外空军事化进程,外空领域军事竞争愈演愈烈,国际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文章从宏观着眼,综述了主要军事国家的外空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了外空军事竞争对国际政治、军事、军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行国际空间法存在的诸多漏洞和缺陷,国际空间大国积极利用这些漏洞寻求开展外空试验的依据,并规避法律的约束以发展外空武器装备,使得外空存在被武器化的风险,外空军备竞赛日益激烈。因此,研究并利用外空条约、关注空间大国开展外空试验的现实做法,可以为开展外空活动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重点研究了美国海基反卫试验和轨道快车试验,从试验背景、目的、对外口径以及对外反应几个方面,综合对比分析了试验的现实做法,剖析了美国应对外空条约的做法,从技术上、政策上和法律上得出了如何应对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合理合法地开展外空行动提供借鉴,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6月6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第44届会议上指出,个别国家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优势,制订了控制外空的军事战略,使得外空武器化的危险更加紧迫和严峻。为此,有必要尽快谈判缔结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及外空武器化的国际协定。应当说,这一建议反映了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心声。另据报道,中国代表6月7日提出的防止外空武器化条约的设想受到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美、俄的太空战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空间军事化的进程,空间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所关注和占据的战略"制高点"。战场空间已从陆、海、空三维扩展到外层空间,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战争,太空战即将来临。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已成为新世纪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印度开展外空技术试验遭受了来自国际舆论的谴责、强国遏制与外空法约束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当今世界航天大国都在竞相开展外空技术试验.当各国面临相似的问题时,应尽快开展研究,找出如何以合理的理由、灵活的手段开展试验,同时集结优势力量开展国际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主要航天国家对印度开展外空试验的主要压制手段,以此剖析印度外空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8.
2007年,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动向。多边军控进程酝酿重要变化,有望走出多年低谷;国际防扩散领域形势依然复杂,和平利用核能与核不扩散矛盾突出;美俄围绕东欧反导问题展开新一轮战略博弈,国际军控体制受到新的冲击;美国全面推进反导系统建设,各国发展空间军事能力势头越来越强,防止外空武器化前景更加黯淡;国际社会在集束弹药议定书谈判和小武器军控方面取得进展,常规军备控制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球军事》2008,(5):5-5
“我们认为这样一个草案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对和平利用外空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希望这样的倡议能够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0.
正外空(外层空间、外空)是指平均海平面上空100公里以外的物理空间。外空科技和外空设施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安全,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如一些西方学者所言,大国的外空博弈从根本上讲就是大国之间对世界威望的争夺。正因如此,大国在外空的竞争空前激烈,使外空安全自冷战以来一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率先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草案允许战场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消息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联合核作战条令》是一个什么样的文件?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有哪些新的内容,又会对国际安全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攻防理论的视域,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外空攻防对比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冷战结束后,外空权力结构严重失衡。美国为了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加快外空武器化的步伐,外空攻防对比出现进攻占优的态势,外空威胁日益加剧。对此,国际社会理应共同努力,转变外空攻防对比态势,促进外空安全的优化转向。  相似文献   

13.
2月12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第三次实施了地下核试验。一时间“核试”成为了继“钓鱼岛”后,亚太地区的又一热点词组,被外界广为关注。核试之痒地下核试验原本与外空、大气层及水下核试验一样,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核武器军事和科学研究的疗法。但上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美,苏逐渐发现地上核试验对于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极大,因此逐步放弃外空、大气层及水下的核试活动。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实现他们“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战略,天天在扩军备战,推行核讹诈政策,一直在加紧研制多弹头战略导弹。 同时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研制多弹头也是他们发展战略导弹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近美苏签定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双方战略导弹数量都已限定,为了展开一场新的军备竞赛,使战略导弹更加现代化,以便在“协议”规定的“限额”内提高核打击能力,他们更是不遣余力地试验和研制新的多弹头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15.
王宝磊  刘杨钺 《国防科技》2021,42(6):129-13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前国际社会对管控以“杀手机器人”为代表的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呼声日益强烈,对于这类武器系统可能在未来引发伦理和安全危机的担忧逐渐增多。针对致命性自主武器,最严格的观点是全面禁止其研发和使用,以防止“杀手机器人”的出现;较宽松的观点是限制其使用、转让、扩散和购买;介于两者之间的观点是暂停其研发或使用,待相关管控规则形成后,再开展相关活动。本文认为,目前,国际社会就这一军控问题达成共识依然任重道远。根据现实情况,我国不宜过早寻求限制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而应力求先确立管控致命性自主武器部署、使用、流通等方面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龙坤  朱启超  陈曦  马宁 《国防科技》2021,42(4):76-84
面对太空领域变化的安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相对衰弱,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太空防卫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相比奥巴马政府的太空防卫战略,特朗普政府明确将太空作为新型作战域,加快天军建设,并以中俄为主要对手,联合盟友构建军民一体、内外联动的太空防卫体系。本文认为,特朗普政府对于太空防卫战略的调整凸显了美国欲加快太空武器化、谋求外空绝对军事力量优势的霸权企图。但这无疑会加剧目前愈演愈烈的太空“安全困境”,将更多国家拉入“太空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中,对国际太空安全和全球战略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展望拜登政府的太空防卫政策,其军事色彩会略微下降,但也将更重视技术积累和太空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说军备竞赛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划清军备竞赛与一般军备发展之间的界限。军备竞赛不同于一般的军备发展。因为参加军备竞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不是从防御的需要发展军备,而是力图从军备上压倒对手,使自己在军备上处于优势,或者建立某种“均势”。军备竞赛往往是同谋求霸权联系在一起的,出发点及所寻求的目的都与一般意义上的军备发展不  相似文献   

18.
针对HLA/RTI在接口规范、对象模型模板等关键技术建立分布式仿真平台的复杂性,提出了利用数字武器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的方法,构建防区外空面导弹攻防对抗系统体系结构,实现了该体系结构联邦成员划分、设计联邦/仿真对象模型表等HLA仿真关键技术,并采用面向对象建模与仿真技术建立了各联邦成员的数学模型.该仿真结果表明,各联邦成员的数学模型与底层支撑环境能够相互分离,仿真模型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互操作性,可通过添加或删除联邦成员仿真不同的复杂战场想定,并可作为验证不同算例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9.
外空是外层空间(outer space)的简称,又称太空,指大气层以外的广漠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多种天体。目前,“外空武器化”暗流涌动,国际社会对此予以严重关切。各国有识之士纷纷指出,如果不加以制止,在不久的将来,外空武器系统将会直接参与交战,使外层空间被军事化、武器化和战场化。在美国发布新“空间探索计划”之际,我们不无忧虑地谈及这个问题,希望能还太空以和平。  相似文献   

20.
徐能武 《国防科技》2013,34(2):55-61
美国战略威慑体系由过度依赖核武向外层空间转移的倾向造成对外层空间安全的潜在威胁与挑战。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危害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稳定性,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则损害外层空间危机稳定性,从而对战略稳定性造成严重冲击。美国推进外层空间武器化的做法既对和平利用活动造成了直接威胁,也危害外层空间环境安全、各国主权和个人隐私。美国退出反导条约损害了外层空间国际安全体系,而阻挠防止外层空间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谈判则导致外层空间国际军备控制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