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身飞机已逐步成为大国重器,并将持续发挥重要影响,隐身技术也已成为飞行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 RCS)测量是设计、制造、维护隐身飞机的必要手段。从缩比模型的RCS测试、全尺寸飞机室外RCS测试、全尺寸飞机室内近场测试三个方面,回顾了隐身飞机RCS测量的基本流程,总结了隐身飞机RCS近场测量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对具有成像诊断功能的近场RCS测量技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隐身飞机RCS测量的应用趋势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有利于对隐身飞机RCS测量形成总体性了解,并把握RCS测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战争中,隐身飞机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隐身飞机价格昂贵、高维护要求和在—些领域的有限能力应用,使人们对隐身飞机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隐身"或"低可探测性"(LO)技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种技术措施很快被运用到对现有作战飞机的改型上。由于现有作战飞机的总体结构已定,难以将其改成隐身飞机的布局,但是,如果在飞机的改型上应用一些隐身技术,则可显著地降低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不失为上策。美国在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隐身飞机在对地攻击作战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隐身飞机一时也被说得神乎其神。人类所用的各种武器,从来都是在矛与盾的对立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隐身武器装备(包括隐身飞机)的发展,大大降低了侦察探测系统的作用,对侦察探测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带来严重威胁。但是,这又促进了各国对隐身武器的弱点和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隐身飞机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和威胁  相似文献   

4.
基于Agent的计算机生成兵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计算机生成兵力 (CGF)在军事理论研究、决策评估、战法论证和指挥训练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本文提出了在CGF中进行行为建模的必要性 ,回顾了Agent理论的发展并研究了在CGF中引入Agent的可行性。探讨了利用Agent进行作战行为仿真的前景。最后以空战仿真为例介绍了如何基于Agent在CGF中实现作战行为的建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空战决策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编队协同空战的决策特点和需求,应用时态分支逻辑CTL*建立了协同空战指挥决策可能世界的语义.应用时态逻辑和模态逻辑建立了基于信念(Belief)、愿望(Desire)、责任(Obligation)、战术作战意图(Tactical Intention)BDOTI结构的机载空战指挥决策的逻辑框架.并设计了一个BDOTI解释器对空战指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未来空战中可能出现的非对称空战问题进行研究,在设定的非对称空战背景下构建新型Lanchester方程对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单一机种和多兵种非对称空战模型,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非对称空战指挥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空战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通过属性约简提取空战决策的关键信息和战术规则的算法 ,以便对空战过程中的冗余信息进行约简 ,提高决策实时性。通过一个空战战术选择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在保证空战战术分类结果不变的情况下 ,该算法可提取出对空战决策起关键作用的信息以及最小简化战术规则。  相似文献   

8.
针对关于隐身飞机投弹对防空系统的武器发射影响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防空武器发射前置角误差模型。设定隐身飞机平飞正常航迹与投弹航迹,根据飞机的二维姿态实时提取RCS(radar cross section)序列,结合雷达测量误差模型对2种航迹下的目标参数测量误差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测量误差影响防空武器系统预测武器发射前置角的机理展开分析,建立了判断前置角误差影响的判决准则。仿真表明:在隐身飞机投弹期间,雷达对飞机的参数测量误差较小,进而使防空武器发射前置角预测更加准确,为后续武器精确拦截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在不确定环境下编队协同空战战术决策问题,将Petri网理论引入到编队协同空战分析中,依据决策规则的模糊性,结合具有图形描述能力的Petri网,提出利用模糊Petri网对编队协同空战战术决策进行建模,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提高编队协同空战战术决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智能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性能,将变异策略引入到DPSO(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变异离散粒子群(Mutation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基于典型空战想定背景,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基于准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基于M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与多种智能决策算法,验证了基于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有着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直升机的出现,与固定翼飞机的空战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特别是朝鲜战争以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着手进行直升机空战试验,展开飞行模拟训练和演习,分析空战环境对直升机的影响,研究直升机空战战术及武器系统等.本文在对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空战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直升机在与固定翼飞机的作战中的战术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将超视距协同空战的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节点和边的抽象处理,分别从编队无协同、仅火力协同、仅传感器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传感器+指控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传感器+指控+火力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预警机指挥引导下的传感器+指控+火力协同(树型/分布式指挥结构)进行网络化协同结构模型构建。在所构建的模型基础上进行网络化效应分析,体现网络化协同结构对超视距协同空战的影响,为后续研究超视距空战协同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空战武器的广泛应用,现代空战呈现对支援保障体系依赖性增强、电磁对抗重要性增大、空战阶段划分界限模糊、新技术新装备影响力增强、超视距空战比重增大等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点,对飞行学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着眼现代空战深化飞行学员心理素质培养,是我军履行使命任务的时代需要,是锻造能打胜仗军事飞行人才的必然选择。一、着眼空战特点,提升飞行学员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效益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14.
飞机隐身技术及其雷达对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表明,隐身飞机已成为雷达防空系统的主要威胁之一,给雷达的生存和探测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隐身飞机的发展情况、雷达隐身机理和作战特点,阐述了它对作战样式和防御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讨论对隐身飞机进行雷达对抗存在的困难和可能性,并从研发新式反隐身雷达、利用新技术改进现有雷达和运用战略战术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雷达反隐身能力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分布式作战”“马赛克战”等新型作战概念的提出,无人机作为新型空战力量,依靠其灵活性、机动性、互操作性和低廉的成本,有效地弥补了有人机在空战中的作战“盲区”,将其纳入现代空战的任务规划体系,与有人机协同配合执行空战任务,会对空战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了基于数据的空战离线任务规划技术和基于任务的空战在线任务规划技术,并基于OODA环对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任务规划技术进行了综述,结合该技术在测试进程和实际作战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下一步开展有人/无人机协同空战任务规划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面向第四代战斗机的超视距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第四代战斗机的列装服役,其先进的技战术性能使得未来空战中超视距空战这种模式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超视距空战具有其特殊的战术特点和影响其空战效果的因素,尤其是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的性能差异对超视距空战影响很大,因此要充分掌握战斗机的主要性能,做到取长补短.但是,空战中情况瞬息万变,任何时候也离不开飞行员和指挥员的灵活处置.只有在战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研究出相应的超视距空战战术,才能在未来高技术空战中真正具备打赢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人驾驶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仍然是空中作战与对地攻击的主力。但随着空战武器和一体化防空系统的发展,有人驾驶飞机在未来战场遂行空中格斗、对地(舰)轰炸与攻击时,将冒着更大的风险、付出更高的代价。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早已开始研究和评估无人作战飞机(UCAV)的军事功能和实战价值。 UCAV包括战斗无人机、轰炸无人机和攻击无人机等,主要用于发现、识别和摧毁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用火力压制敌防空力量,以及与空中目标进行格  相似文献   

18.
军事档案作为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担负着维护党和军队真实面貌的历史责任,是总结我军历史经验,继承光荣传统的重要历史资料,在军队历史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军事档案特点的分析,讨论了如何使军事档案在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及档案馆如何提高军事档案服务保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视距机群空战仿真的应用场合,建立了一种超视距机群空战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超视距空战的特点,在导弹攻击典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对抢先发射导弹这一随机事件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出计算飞机损失数的解析表达式.然后讨论了超视距空战中抢先情况的条件,提出了抢先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着重对抢先发射、抢先发射区域的影响因素以及飞机机动性对空战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就将雷达吸波材料涂覆在飞机的机翼和雷达的通气管道上,从而拉开了隐身技术发展的序幕,那些被涂抹过的飞机也自然成了隐身武器的鼻祖。发展至今,隐身武器的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隐身家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多,并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优越的隐身性能和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令世人叹为观止。那么,在这个家族中,究竟谁能更胜一筹,更能代表世界一流水平呢?群雄逐鹿“空中霸主”一枝独秀隐身飞机中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已经用于实战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是美军的隐身飞机。尽管俄罗斯、英国、法国等一些军事强国也在努力研制新式隐身飞机,但定型生产的为数并不多,而且,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