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警财务辅助决策系统是武警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优化财务决策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OLAP技术具有为数据使用对象提供多维度视角和分析的特征,为财务辅助决策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通过对武警财务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分析,提出运用OLAP技术构建武警部队财务决策系统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面向事务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处理大量数据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将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技术用于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阐述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讨论了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方法、逻辑结构设计、多维数据仓库设计、底层数据库设计、前端用户视图设计等内容,对军械维修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军器材保障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并以现有的器材保障资源数据库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应用,探讨了器材保障资源管理中GIS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方式,提出了应用GIS技术的器材保障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装甲装备器材仓库MIS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装甲器材仓库的管理水平,促进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建设,结合我军装甲器材仓库编 制体制和器材保障需求,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层次结构,论述了系统的功能。 从而为我军装甲器材仓库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器材保障现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器材保障决策支持问题.设计了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挖掘应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了项目规划和应用设计,并以器材平时消耗预测为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算,法进行了挖掘实现.数据挖掘为保障决策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科学的信息,可以较好地满足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OLAP是伴随着数据仓库出现的一种新的数据分析处理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新数据格式不断出现,这对OLAP工具的效率和扩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已有的OLAP工具不能有效地处理多种数据源,也不能根据用户需求建立多种数据存储模式.针对企业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通用的OLAP建模工具,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建模工具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现代空战时域、空域广阔,发生时机不确定性强,航空军械装备战损消耗大的局面,为达到海军航空军械器材保障"快速反应"和"精确保障"目的,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军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建设的研究。首先从总体上规划了海军航空军械器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然后研究了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最后,提出推行海军航空军械器材"全资可视化"管理,为海军航空军械器材信息化保障提供了一种建设思路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针对停产雷达装备维修器材持续保障过程中存在的筹措断供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风险矩阵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建立保障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改进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利用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存在递归层次时风险因素的评估问题,最后得出装备器材持续保障风险的综合量化值,为提出保障风险规避策略提供数据依据。利用某型雷达器材保障风险评估案例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DW+OLAP+DM的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军当前器材保障状况,阐述了基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开发理论。通过分析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的特点,确定了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需求。具体论述了器材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步骤,重点讨论了数据仓库多维数据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战时装备维修器材消耗的主要因素入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战时装备维修器材消耗的SD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运行与仿真得到了装备维修器材的消耗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方法的可行性,为科学预测战时装备维修器材消耗、做好维修器材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军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应用分布式数据库理论,提出了建立装甲装备技术保障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方法,阐述了实现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数据仓库技术在武器雷达装备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数据仓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分析了数据仓库与操作型数据库的区别,并对武器雷达装备保障数据仓库的设计过程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武器雷达装备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对装备保障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保障系统方面对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价,属于静态评价,这类研究对装备使用过程中的动态随机因素考虑不足,影响了对装备保障能力的全面考察.以任务为驱动的保障能力评价,运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建立舰炮保障能力综合仿真模型,用仿真出的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和备件平均...  相似文献   

14.
使用保障资源的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使用保障过程中需要9项使用保障资源,包括人力与人员、保障设备、技术资料、训练与训练保障、计算机资源保障、保障设施、储存和运输、能源、弹药等。其中人力与人员、使用保障设备2项内容与使用保障联系最为紧密,在装备的研制阶段就应考虑确定。主要讨论了用相似系统法确定人力与人员的数量,用排队论确定保障设备的品种和数量。  相似文献   

15.
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探讨了适应信息化战争保障需求、基于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重构技术、柔性保障机制和系统理论的精确保障的内涵,研究归纳出当今美军装备保障的特点、提出精确保障的理论研究应该充分借鉴系统理论、网络中心战理论、敏捷制造理论的先进思想,指出了我军精确保障实现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确保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安全可靠是装甲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分析了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安全保密特点及安全内容,阐述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提出了装甲装备保障综合数据库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界定维修组时和保障方式的基本概念,建立了装备维修组时和保障力量可用组时预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维修保障力量和保障方式的关系模型,提出战时维修保障力量配置和保障方式确定方法,并以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和论证,为最优使用维修保障力量、筹划保障行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分析了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概念、标志及主要特征。其中主要特征为:能力要求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力量体系是基于保障单元的多功能集成体系;保障方式是基于智能化保障手段的精确保障;保障方法是基于信息化作战行动的多样化保障。指出信息化作战保障的实现,需要智能化的保障手段提供技术基础,知识化的保障队伍提供智力基础,配套完善的机制提供制度基础,一体化保障环境提供外部条件;提出了建设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