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宿北战役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第一次协同作战,是华东战场重要转折的开端和标志。宿北战役后,华东战区连战连捷,迅速形成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格局。宿北战役成为粟裕在全国解放战争舞台展现其军事天才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粟裕最感紧张的三次战役指挥●朱楹解放战争中,粟裕运筹帷幄,精心策划,常常一连数日、十数日彻夜不眠,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但是,在众多战役中,粟裕最感紧张的有3次,这就是战争初期的宿北战役,转入战略反攻后的豫东战役,决战阶段的淮海战役。这3次战役的共同...  相似文献   

3.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第二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中央军委及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胜利,是中野和华野两大野战军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作战的结果。其中,更是与由两大野战军领导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的直接指挥分不开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本文就淮海战役总前委之一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与贡献,择要探讨如下。 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提出至形成,经历有一个酝酿、演变过程,其中,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建议,不仅为整个淮海大战奠完了基调,而且对战役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协调两大战略区和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中央军委特令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邓小平在整个战役的指挥中殚精竭虑,为战役全胜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赞扬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毛泽东在召见粟裕时曾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欢迎你粟裕同志。毛泽东还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下第一功。解放战争初期,粟裕依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和企图以及华中野战军担负的任务,结合华中战区的实际,对与战争有关的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比较后,建议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西移淮南出击蚌浦线。经中央军委同意,结果,在50天时间内,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多人,面对国民党军12万多人的进攻,采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辉…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举行了淮海战役.在战役开始之前和战役进行中,粟裕先后向中央军委提出4次重要建议:第一,当济南战役尚未结束时,首次提出进行以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右翼集团为目标的淮海战役.第二,面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的现实,主动提出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第三,在南线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建议歼灭黄百韬兵团后,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在长江以北逐次歼灭,而不要把它赶过长江去.第四,当国民党军最高统帅部积极筹划调兵增援淮海战场,战局有可能逆转的关键时刻,建议由华东野战军抽兵一部,协助中原野战军首先歼灭黄维兵团.这4次重要建议,均被中央军委采纳,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充分体现了他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善于从战略高度选择和把握作战时机的高超战争指导艺术.  相似文献   

7.
1944年,当他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某地歼敌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时,毛泽东主席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的军队。”这位被毛泽东所赏识的将领,便是后来屡建奇功、威震八方的一代名将——粟裕。曾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上将作过如此评价:“作为一代名将,粟裕用兵的最大特点,是深思熟虑,机断专行,在谋略上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苏中战场上战七捷 1946年7月的苏中大地,战云密布。进犯苏中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有12万人之众,而华中野战军只有3万多人。在此严峻时刻,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来到苏中前线。战幕尚  相似文献   

8.
王稷 《军事史林》2008,(11):16-20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战略战役单位是各大军区及其所在区域的各野战军,基本战役战术兵团则是由各野战军所属的步兵野战纵队担当的。  相似文献   

9.
抚摸着西楚霸王的手植槐,仰望着高耸入云的宿北大战烈士纪念塔,俯视那宿北大战的主战场,眼前浮现出1946年宿城人民奋勇支前,与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并肩战斗,奋战5昼夜,歼敌3个整旅的壮观场面。这是一片经过血与火洗涤过的热土,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项王故里人民根据新时期双拥工作特点,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三结对”双拥工作之路。  相似文献   

10.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继辽沈战役之后的一场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役是由东北野战军单独进行的。与之不同的是,淮海战役是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进行的。在淮海战役中,中共中央组织成立了总前委。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立,为夺取战役胜利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关于淮海战役总前委,近年来在人民解放军有关战史及人物研究的著作中多有涉及,但一般性的叙述为多,而专门的、全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拟就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立过程、工作运转及其历史贡献进行一个相对全面的考察。这对于理解和认识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在两大野战军之间成…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2、第3野战军全部,第4野战军一部,以及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20万人,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和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同志组成的总前委精心组织指挥下,在西起湖北武汉,东至上海.北起长江北岸,南迄福建建阳的广阔战场上,举行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歼敌11个军部、46个整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大城市及其他广大地区;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一战役,是在敌弱我强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与我军以往所进行的战役有着许多不同的新特点。中央军委、毛泽东和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指挥这一战役中,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相似文献   

12.
西府战役得失之我见马肇钧1948年四五月间,西北野战军在陕西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和甘肃陇东地区进行的西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西北野战军第1、第2、第4、第6纵队,于4月16日从陕西关中分...  相似文献   

13.
渡江战役的作战部署是逐步形成的,其间因采纳了粟裕的合理建议几经调整而日臻完善,从而在决策指挥层面为人民解放军夺取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第三野战军的渡江作战是整个渡江战役的重心,“由南京两翼重点突破,东西对进,截断京沪和京杭路,围歼逃敌”这一渡江作战部署,正是粟裕等人关于渡江战役构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粟裕在组建东南野战军以后──深切缅怀粟裕大将张震粟裕大将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所建立的不朽功勋,给我们留下了永久难忘的回忆。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驾驭战略全局的非凡能力和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是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晓天在《平津战役初期打密云一战不应肯定》一文中,与《历史·在北平拐弯》一书作者商榷,认为1948年12月上旬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攻克密云固然是打了一个胜仗,但它也确实影响了平津战役的全局,即过早地惊动了敌人,暴露了东北野战军秘密人  相似文献   

16.
楚青 《军事历史》2001,(4):65-66
197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两位同志走访粟裕,请他谈谈黄桥战役。粟裕即席作了以下谈话:   黄桥战役是奠定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关键性战役,也是华中新四军取得大发展的关键性战役。它包含了党内外、敌友我、军事与政治等诸多矛盾交叉,其中心是夺取华中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从作战指挥上说,由于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我军很难达到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战略上以少胜多、战役上以多胜少,甚至在战斗上也是以少胜多。因此,夺取黄桥战役的胜利,需要有很高的领导艺术和指挥艺术。   当时我们对形势的分析:苏北,位于日军侵略中国的水路北岸,…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曾五次赋予粟裕战役指挥和机断专行的权力。1946年,山野、华野集中行动,毛泽东电示:"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孟良崮战役前夕,毛泽东电示粟裕:"当机决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豫东之战中,毛泽东电示:"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济南战役前夕,毛泽东两次指示:"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淮海战役中,毛泽东授权粟裕"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这些授权为粟裕指挥一系列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动了淮海战役。这是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淮海战役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领导决策,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筹指挥,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由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华东、中原、冀鲁  相似文献   

19.
衡宝战役,是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在第2野战军第5兵团的配合下,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在湖南衡阳、宝庆(现邵阳)地区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取得了歼敌四万七千余人的胜利,为我军继续追歼中南地区之敌,进而解放中南全境创造了有利的形势。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此役要不是第4野战军前委书记、司令员林彪一度指挥失当,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战绩。下面就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48年6、7月间,我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开封、睢杞战役,是由著名的无产阶级军事家粟裕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具体组织实施的。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扭转中原战局,推进解放战争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册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