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轮圆月,一双脚印,圆弧起笔处好似龙头,落笔的飞白恰如一群白鸽,寥寥几笔勾勒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探月梦想——持续五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中,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月亮之上"最终成为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在"嫦娥三号"即将奔月的时刻,说起月球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过程,顾永江激动地说:"能为中国航天事业设计标识,是我一生的骄傲!"顾永江设计的月球探测标识"月亮之上"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探月梦终于实现。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称为有效载荷的各类探测仪器。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绕月探  相似文献   

3.
此时此刻.月亮之上.”嫦娥””玉兔”携带的两面五星红旗交相辉映。月球闪耀”中国红“,创新成就”探月梦”。  相似文献   

4.
大家还都记得那个“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壮丽时刻。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一声“点火”的号令,“长征”3号甲将中国人的奔月之梦变为现实——“嫦娥”1号卫星顺利升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继“两弹一星”和载入航天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追月梦想     
每到夜晚,仰望星空,一轮皎洁的明月洒下柔和的银光,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探索月球,探索星空,探索未知世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追求。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任务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再到即将启程的嫦娥三号,"嫦娥"始终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艺术家、设计师、企业家……这些看似与探月工程关联不大的人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为探月工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表述着自己的追月梦想。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划破苍穹,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成功详勘了落月区域,环绕探测日地拉格朗日L2点、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成为距地飞行超过9000万公里、环绕太阳飞行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小行星,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4日,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漫长的奔月之旅。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在世界和举国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中,"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每到夜晚,仰望星空,一轮皎洁的明月洒下柔和的银光,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探索月球,探索星空,探索未知世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不懈的追求。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任务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再到即将启程的嫦娥三号,"嫦娥"始终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艺术家、设计师、企业家……这些看似与探月工程关联不大的人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为探月工程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表述着自己的追月梦想。  相似文献   

9.
嫦娥一号卫星自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以来,先后经过4次变轨,1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预定工作轨道。11月26日,它又发回第一张月面图片。嫦娥一号运行状况表明,卫星的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卫星测量和控制精度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多项突破。航天专家称,嫦娥一号轨道控制是中国航天测控史第一次实施,对于计算和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此次变轨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测控技术实现新的突破。"嫦娥"探月工程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实现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技术的第三个里程碑。"嫦娥"迢迢奔月之路,凝聚着的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2013,(11):37-37
嫦娥三号正整装待发,即将踏上落月之旅,萦绕于中国人心中千年的奔月情结,在实现"探月梦"的征程中获得了清晰的回应。深空探测技术是最能体现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领域。加快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尽快进入第一梯队,是中国航天的一直的梦想和追求。许多业内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新看点:"嫦娥二号"卫星在传回落月区高分辨率图像的同时,还将展示太阳能帆板展开、天线展开、发动机点火等卫星在奔月过程中关键环节的图像,以及在奔月过程中对地球和月球进行实时成像。"嫦娥二号"是以"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为基础进行研制的,其主要任务是为探月工程二期进行前期工程验证和探测,是二期的"探路者"。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将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随着指挥员一声指令,搭载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喷薄而起,直上云霄;19时25分许,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二号"卫星凝结着中国航天人的心血,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期待,肩负着深空探测,探寻未知的使命,朝向遥远的月宫翱翔而去,正式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传回我国第一幅月球影像图,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一期——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时隔三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拉开大幕。2010年11月,探月工程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成功传回  相似文献   

14.
童年时,神话中美丽的嫦娥仙子,衣袂飘飘,飞向月宫的传说,总能让人充满遐想。2007年10月24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开始她的首次奔月之旅。漫漫长路,38万多公里的行程,是谁为她铺就了一条满是鲜花的路?  相似文献   

15.
自从今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并进入地球调相轨道之后,全世界多少目光都关注着"嫦娥"的奔月之旅,近地点变轨、远地点变轨、地月转移轨道中途修正、近月点制动等等,奔月途中的几乎每一个关节点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16.
仰望星空,美丽的月球寄托了人类无限的梦想;回望地球,中国的探月计划正在稳步实施。“嫦娥一号”紧张地筹备着她的探月之旅。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新成就,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新进展,为新中国成立61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令国人振奋,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化的征途中,勇于将奔月神话变为探月计划实施的不懈追求和坚实脚步。  相似文献   

18.
24日下午6时05分,随着一声"点火"号令,"长三甲"火箭托举"嫦娥一号"卫星飞向太空,踏上奔月旅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工位成为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起点,将在航天发展史上留  相似文献   

19.
11月5日11时15分,随着第一次近月制动的准确实施,中国首位"月球使者"成功与月球"牵手"。一个穿越千年的梦想从此成真。其实在关注绕月而行的嫦娥时,人们同样应当关注一下她奔月而去的"左右护法"。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10,(9):24-27
在我国"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即将发射之际,对"月亮女神"探月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特别是后续研究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进行综合评述和分析,对我国的探月工程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