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亚太地区军事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主要力量加大对本地区战略投入,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有所增强,各种多边对话深入发展,地区合作继续深化。但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继续经历深层次调整,复杂性更为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时有起伏,局部动荡有所加剧,恐怖活动仍很猖獗,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况 《环球军事》2011,(12):16-17
从年初开始的利比亚政治动荡,已在中东、北非的各个国家蔓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中东,作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两大文明的发源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这几大宗教共同的圣地,承载着太多历史的记忆,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太多的期待。无论是面对当下,还是预测未来,都无法回避这些人类文明在她的发展进程中给我们留下的痕迹。本刊特此邀请宗教问题专家辛旗教授,为您展现当前中东、北非动荡背后的人类文明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 但局部地区仍然剧烈动荡。大国关系基本稳定;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不定,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更加肆虐;中东、西亚、南亚、东北亚等地区安全形势有喜有忧;各主要国家继续调整军事战略和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军队的信息化转型;国际裁军与军控领域举步维艰,军备竞赛、核扩散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依然保持较高数量;恐怖主义、海洋利益争端、太空与网络安全、海盗威胁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处于进一步上升态势;大国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国际军控与裁军有所进展,但核扩散问题形势严峻.各国在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应对共同威胁的同时,积极实施战略调整,加大武器装备发展...  相似文献   

5.
田永忠 《环球军事》2012,(13):13-15
去年以来,从利比亚战争到当前的叙利亚危机,从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到悬而未决的伊核问题,中东一直充当着世界军事热点地区的角色。在动荡的地区形势刺避下,  相似文献   

6.
傲楚 《环球军事》2011,(7):22-23
在众多中东国家陷入抗议浪潮的背景下,巴林这个在波斯湾内占据极为重要战略地位的小国也未能幸免。国际社会对这个小国的关注并不比其他国家少,因为那里是美国第五舰队的驻扎地。3月14日凌晨,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持续动荡的巴林开了一个先河,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国军队进入该国,保护该国政府,维护该图秩序。这是中东陷入动荡之后首次出现公开向别国进军的情况。在此之后才发生了英、法、美三国对利比亚局势的干涉。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东局势以美军年初增兵伊拉克、伊核问题陷入僵局、巴以和平进程露出曙光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正当人们对中东局势充满期待之时,今年以来发生的伊拉克连环炸弹恐怖袭击、美伊军舰对峙差点“擦枪走火”、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土耳其军车遭到汽车炸弹袭击等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世人:2008年,中东局势前景依然堪忧,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僵局、巴以和平进程和库尔德问题等四大热点将让中东局势“高烧”难退。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_直对军事干预兴趣不大,这是它们根据两项评估作出的判断。其一,叙利亚的情况同利比亚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叙利亚反对派之间的分歧更大、政府安全部队的能力更强而且防空系统更有效。其二,巴沙尔·阿萨德政权一旦倒台,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在中东地区引发一场范围更广泛的动荡。  相似文献   

9.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5):41-41
近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死因问题在中东地区闹得沸沸扬扬,各方围绕阿拉法特的死因展开了新一轮政治博弈。去世已近8年的阿拉法特,仍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显示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13,(18):5-5
“外部军事干预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宗旨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加剧中东局势动荡。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8月28日,中国外长王毅表示,政治解决始终是叙利亚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1.
肖军 《国防》2012,(3):28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国防动员建设主体的观念,认真负责地为国防动员建设排忧解难,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全力支持、政策上给予倾斜。要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建设的重大意义。历史经验特别是西亚北非最近发生的政治动荡充分证明,一个国家没有巩固的国防,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无从保障。因此,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  相似文献   

12.
李贵友 《国防》2011,(11):62-63
近年来,周边一些国家局势持续动荡,焦点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境内民族分裂势力蠢蠢欲动,势必对我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边境省区民兵必须着眼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充分做好反恐维稳准备。合理布建重点力量。民兵遂行反恐维稳任务既要守点又要守面,还要守线,目标广泛,多维联动,必须科学统筹组建布局,突出加强重点队伍建设。一是优化民兵应急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中东地区成了美苏两国争夺的中间地带。冷战期间,中东地区发生的五次大战和数不清的军事冲突的背后几乎都有美苏博弈的影子,或者背后支持,或者通过代理人打仗。冷战后,欧洲竞技场的美苏较量落幕。美国这个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开始调整其全球称霸战略的重心,从欧洲向亚太方向转移。随着中东地区强国伊拉克侵蚕科威特,美国不得不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东地区。此后,随着美国旁若无人地插手中东地区内部事务,中东地区的安全开始动荡,中东的博弈日益变得诡谲,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正如中国俗语所言,看不清,理还乱。总体看,中东地区矛盾冲突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丰顺县是广东省的16个贫困县之一。为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最近,我们对所属26个镇(场)武装部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自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不稳定。调查发现,专武干部要求调离的比往年有所增多,影响队伍稳定的思想情绪有所滋长。有的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武装上作不那么重要了”;还有的认为“做武装工作辛辛苦苦,但无前途没奔头”。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形势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国际社会在关于不扩散核武器、禁止核试验、加强核安全等方面达成了许多条约和协议,在控制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促进地区和国际形势稳定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另一方面,美俄在核裁军谈判问题上的主要分歧、主要核大国继续核武器现代化进程、地区核扩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预示着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形势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世界军控与裁军的进程因受到主要军事大国从中作梗而进展缓慢甚至呈现出某些倒退。整体上看,全球军费开支连年攀升,各国在当前军备竞赛国际环境中的不安全感普遍增强,国际军备竞赛趋势日益明显,全球与地区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困境"局面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势力肆意出兵攻打伊拉克。这一结果虽不能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能改变 ,但它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思想 ,使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受到严峻挑战 ,同时也将改变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重塑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 ,也使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国际安全形势继续保持着冷战结束以来所呈现的基本趋势,即继续走向缓和与加速向多极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发生,天下仍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继续发展,一些地区又出现了紧张和动荡。 1,和平进程有喜有忱,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烽火难熄。世界瞩目的波黑战争和车臣战争正逐步走向和平。在1995年波黑战争冲突三方在巴黎正式签署了全面和平协议之后,1996年波黑和平进程又有发展,战争硝烟已基本消失。9月,波黑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选  相似文献   

19.
与地方职工工资相比.军队工资水平排名比较靠前。但若考虑到目前统计制度的缺陷,则军队工资水平排名会有所下降。在经济发达地区,军队干部总工资水平估计约为政府公务员工资的30%~56%。因此,军队应在2006年工资水平调整的基础上,尽早尽快迈出进一步提高军队工资水平的第二步,历史性地解决军队工资水平问题。与此同时,重点转向军队工资结构的优化、内部关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小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在"9·1"恐怖袭击的意外波折中出笼,内容充满着霸权性、侵略性、进攻性和冒险性特征.然而,以反恐怖为目的的"先发制人"军事战略从提出到实践、确立直至完善的5年时间里,事与愿违,世界性恐怖活动不但没有被制止,反而愈演愈烈,中东形势亦愈加动荡,伊拉克形势愈发不可收拾,美国与其盟国的伊战联盟也日显松动.未来的军事战略是硬着头皮继续强硬,还是趋向温和?美国人站在了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