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4):1-1
上个世纪20年代,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开罗《新月》杂志发表了一篇散文诗《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一℃可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怀以及对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翘企渴盼。“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你们的黎巴嫩是一位手捋胡须、蹙额皱眉、唯能自怜的朽躯,我的黎巴嫩是耸立如塔、微笑似晨、念人如己的青年。”纪伯伦以战士般的冷峻、强烈对比的手法.画出了两个迥然有别的家国形象。他所厌恶的黎巴嫩是解不开的“政治死结”,是“宗教领袖、军队司令的棋盘”,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是无休止的“谎言”和“论辩”,是垂暮般的暮年老朽。而他心目中的黎巴嫩,则是“悠远的思想…‘炽热的情感…‘黑鹂的鸣啭”,是“朴素而袒露的真理”,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的青春少年。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3日,两天前在贝鲁特北郊遭枪击身亡的黎巴嫩工业部长、前总统和长枪党主席阿明·杰马耶勒的儿子皮埃尔·杰马耶勒的葬礼在首都贝鲁特举行。全世界的电视画面上再次出现了那么令人熟悉的画面:数以千计的黎巴嫩人聚集在覆盖着国旗  相似文献   

3.
和平,和平!这是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很容易忽视的字眼。身处战乱中的黎巴嫩人,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倾注到中国维和官兵身上……今年2月,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工兵营是28年来驻黎维和部队中最出色的维和分队之一!"联黎部队副司令尼赫鲁将军日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营’为联黎部队在黎巴嫩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7月15日凌晨,以色列海军“哈尼特”号轻型护卫舰在黎巴嫩近海巡逻时,遭到黎巴嫩岸基反舰导弹的还击,导弹突破了“哈尼特”号的防御系统,造成尾部  相似文献   

5.
1982年6月,以色列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大获全胜,驻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组织”)武装被迫撤出黎巴嫩,被分散安置到一些阿拉伯国家,包括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内的巴解总部以及其精锐的卫队迁至非洲北部的突尼斯。这个已20多年没有过战火的北非国家,做梦也没想到,三年后竟然由此引出了一场被打得毫无反应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刘江平 《环球军事》2009,(10):24-25
2006年7月13日,以黎冲突爆发,以色列政府决定立即从海上对黎巴嫩各个港口和部分海岸线实施封锁,并将此任务交给了以色列海军。接到命令后,以色列海军立即派出导弹护卫舰和导弹巡逻艇占领了预定水域。事后看来,以色列海军司令部对于执行这次封锁任务有些盲目乐观,根本不相信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会装备什么先进的反舰导弹。但是,这只是犯错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世人关注的以黎战争经过30天的激战,目前已经落下帷幕。而在此战之前和其中,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情报大战,上演了一出紧张刺激的“无间道”。以色列:多管齐下搜集情报7月19日晚,以色列空军在军事情报处和间谍机构摩萨德情报的引导下,出动战机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投下23吨炸弹,狂轰一处地下工事,打击据称是当时藏身此处的真主党高层。至于这次行动的效果,以色列至今并未公布。8月2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又根据情报,出动直升机在黎巴嫩东北部距边界约130公里处的巴勒贝克附近实施空降,突袭了当地一所医院,俘获3名低级别…  相似文献   

8.
1982年5月18日,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亲自策划并一手导演了旨在彻底清除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法塔赫)的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球军事》2012,(6):5-5
“黎巴嫩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自身在本地区的利益,黎巴嫩应当保护自己免受威胁。黎巴嫩的安全和稳定与本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息息相关,伊朗的政策是促进地区国家的集中以及加强地区安全和稳定。” ——伊朗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2826日说、加强黎巴嫩军队的实力是伊朗的战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在一起汽车炸弹袭击中身亡。这位坚决反对叙利亚军事占领黎巴嫩的强人之死一时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同时,这个自1975年至1990年内战结束以来一直被叙利亚军事控制的国家与其"主子"叙利亚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黎巴嫩反对派纷纷呼吁发动"和平起义",要求"叙利亚现在撤军"等。国际社会担心叙黎两国间可能爆发军事冲突。人们纷纷推测,黎巴嫩有能力与叙利亚展开军事较量吗?  相似文献   

11.
奇怪,雷场分布地图上明明显示这里有一枚地雷,可扫雷兵们来回找了几十次仍无踪迹。到底是什么原因?"地雷会不会因外力发生位移?"他们在荆棘遍布、现象环生的雷场,小心翼翼地搜排,20分钟后,终于在未标识处发现一枚防步兵地雷并成功排除。别惊叹,这不是一部热血电影里场景,这是真实发生在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里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成都军区某工兵团的维和官兵。  相似文献   

12.
牛江 《当代海军》2009,(9):62-63
在1983年底,刚服役的“宙斯盾”巡洋舰“提康德罗加”号和“新泽西”号战列舰来到黎巴嫩外海执行武力威慑任务。在1984年,埃及一架客机遭到劫持时,正在附近海域的“提康德罗加”号参与了监控任务。虽然该舰在1984年4月被调回美国东岸重新测试,但美国海军部长对该舰在此次任务中的表现仍给予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两伊冲突使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在以色列的挑拨下,叙利亚国内发生了“穆斯林兄弟”之间的血腥屠杀,连叙利亚的正规军也卷入了残酷的战斗。黎巴嫩的局势和叙国内围绕黎巴嫩问题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叙利亚在黎巴嫩驻军并不是一件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1月17日以来,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人发动的自杀式袭击至少已有9起之多。这些自杀式袭击者到底是什么人?他们为何甘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取敌方的伤亡?对于这些问题,西方国家有多种解释,但其中不少是负面的。黎巴嫩资深记者哈拉·加比尔决定亲自走进这些人的世界,探个究竟。以下就是加比尔的自述——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5.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16.
蓝色贝雷帽与迷彩服上的五星红旗臂章交相辉映,中国第三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官兵军容严整、士气高昂、英姿勃发。2007年9月3日上午9时,该维和工兵营第一梯队140余名官兵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启程飞赴中东,接替8个月前第二批赴黎巴嫩的我维和工兵营。他们于当晚8时30分顺利  相似文献   

17.
目前,黎以武装冲突进行了3周时间,双方仍是相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黎巴嫩方面释放了一枚“重磅炸弹”:一位负责救援工作的黎巴嫩医生称,以军疯狂地进攻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死伤者的尸体惨状前所未见,极不寻常,种种迹象表明,以军在进攻进程中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色列是否真的拥有并使用化学武器?“使用化武”尚无确凿证据在得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报告后,黎巴嫩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此事展开调查。黎巴嫩卫生部长穆罕默德·哈利夫听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说法后,震惊的程度可想而…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当东西方处在冷战的僵持状态时,世界范围内却连绵不断地出现“热点”。其中,由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阿拉伯世界的尖锐对立,设有巴勒斯坦据点的黎巴嫩南部地区则成为“热点”中最热的地区。这个时期,以  相似文献   

19.
历险黎巴嫩     
2005年我承担了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中国蓝盔》的摄制任务。2006年,黎(巴嫩)以(色列)冲突爆发,使包括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在内的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身陷战火之中。我认为,纪录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如何面对炮火硝烟理应是《中国蓝盔》不可或缺的内容。于是,在责任和使命感驱使下,黎以冲突硝烟未尽,摄制组便来到了满目疮痍的黎巴嫩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女兵李换入伍前正在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分院读书,留着飘逸的长发,是大学里众多男生心目中的"女神"。2012年,她从同桌那得知公安边防部队正在招女兵,和家人商量后,她和同桌一起报了名,幸运地通过了面试、体检,于同年12月正式成为了一名公安边防警察。入伍前一天,李换还精心挑选了一条连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