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3”型潜艇是原苏联50年代后期开始建造的一种采用常规动力的中型鱼雷政击潜艇。艇体呈流线型.艇的中部设有指挥台,上面布置着潜望镜.通气管和侦察仪、定向仪、雷达.发极天线等升降装置.艇首都,上面设通訉声纳导流罩,下面设有综合声纳导流罩,在中间装有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尾部设有稳定冀、垂直舵,同时装有两具发射管。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高正横布置潜艇发射装置发射安全性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由于受潜艇航行带来的水流作用力的影响,鱼雷诱饵出管后将向潜艇的尾部方向回转,如果潜艇发射鱼雷诱饵时的航速较高,则这种回转将十分严重,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这将给发射艇及鱼雷诱饵带来安全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鱼雷诱饵发射装置在艇上作向前倾斜的斜置式布置结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布置方式可以削弱鱼雷诱饵出管以后的回转趋势,从而可以避免较高航速时鱼雷诱饵与发射艇的回转碰撞.  相似文献   

3.
潜艇自航发射鱼雷可以降低发射过程的辐射噪声,有利于提高发射艇的安全性。通过分析自航发射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现有533mm口径潜艇鱼雷发射管实现自航发射的可能性、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有动力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等几个问题,得出了533mm口径的潜艇鱼雷发射管不可能实现自航发射的结论。另外,对降低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出管速度给鱼雷和发射艇带来的风险作了分析,得出了为保证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安全不能随意降低鱼雷出管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使用噪声干扰器规避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潜艇机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噪声干扰器广泛应用于潜艇反鱼雷作战,分析了潜艇释放噪声干扰器后的机动原则,建立了仿真所需要的鱼雷声学模型和鱼雷机动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不同潜艇机动方案时潜艇的生存概率,仿真结果为滞艇使用噪声干扰器规避主动声自导鱼雷攻击的机动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现代潜艇上都装备有鱼雷武器系统。把鱼雷(含水雷和导弹运载器)从码头上装进潜艇耐压体内的鱼雷舱中雷弹存放架的过程叫装载。把放置在雷弹存放架上的鱼雷装到鱼雷发射管中的过程叫装填。现代潜艇装载鱼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从鱼雷装载舱口进行。在潜艇指挥台围壳的正前方、鱼雷舱的正上方配置着一个鱼雷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该装载舱口和鱼雷装载装置都安装在潜艇耐压壳体的上部。装载舱口盖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当潜艇备战备航阶段,欲往潜艇装备鱼雷、水雷等武器时,才打开装载舱口盖和调整鱼雷装载装置用起重机吊车将鱼雷放置并固定在鱼雷装载装置(即可旋转式鱼雷存放架)上,随后启动装载装置的动力系统(电动机或油压作动筒)使鱼雷装载装置的鱼雷存放托架和鱼雷舱内的鱼雷托架相对接,形成一个倾斜的鱼雷滑道(与艇体水平面的夹角为25°-40°为宜),然后解开鱼雷的固定带,操纵鱼雷从滑道上缓缓地滑入潜艇鱼雷舱中,此时用鱼雷舱中的电动葫芦  相似文献   

6.
咨询园地     
孙尉等读者要求介绍美国新一代“海狼”级核潜艇的主要性能。“海狼”级潜艇的首艇1989年订购,预计1995年5月下水,1996年5月入役。该艇水面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37吨。艇长107.6米;艇宽12.9米;吃水10.9米。水下航速35节,编制133名。动力装置主要采用1台通用电气公司的 S6W 压水堆;2台功率38.8兆瓦的的涡轮机。该艇载有多达45枚的“战斧”巡航导弹,装备了8座66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于发射 Mk48鱼雷,该艇还装有计算机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潜艇尽管对海面舰船的生存构成了很大威胁,但是,随着反潜武器的发展,潜艇的生存也同样受到了威胁。这主要因为潜艇在航行中,一是艇内机器的运转会产生噪声,容易被敌人声呐探测到;二是这种以特种钢材制作的艇体在运行时还会发射红外线,容易被探测到并受到热寻的鱼雷的攻击;三是运行中的潜艇还会有尾流并排出废气,很难不被安装了日益提高“电子鼻”灵敏度的  相似文献   

8.
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238艇艇长梁文广不断瞄准新纪录,被称为“创纪录艇长”。首次完成潜艇6雷齐射试验一天,潜艇到达黄海某海域。“下潜!”梁文广一声令下,238艇迅即潜入了“龙宫”“舰首发射管准备!”“鱼雷6发,定深x米!”随着梁文广的一个个口令,潜艇一排排充气阀、放气阀发出“嘶嘶”的声音,一台台仪器蜂  相似文献   

9.
发射开关是潜艇鱼雷发射装置发射鱼雷时控制鱼雷出管速度的关键部件。目前,各型潜艇鱼雷发射装置的发射开关在艇上进行调整极为困难,使调整工作成了技术保障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本文介绍的研究成果,对原发射开关的调节杆结构进行了巧妙的改进,左不废弃原调节杆和对结构只作很小改动的情况下,成功而圆满地解决了原发射开关的棘手问题,使调整工作的工效提高了20~30倍。  相似文献   

10.
图片资料     
共同面对21世纪还未走完4个春秋,世界海军中已发生2次潜艇沉没事故。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奥斯卡”II(O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因艇首鱼雷舱中的鱼雷发生爆炸而沉没于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118名艇员全部遇难。但灾难没有影响俄罗斯海军的前进步伐,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俄政界和军界高层人士更加重视海军装备的维护与发展,“北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攻击型核潜艇等新型潜艇在加紧研制、建造,AK II级攻击型核  相似文献   

11.
智慧岛     
2003年第6期竞答题目1.一艘静止在水(水流速为零)面的快艇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水平射出A、B两枚鱼雷(鱼雷质量相等),A鱼雷先从艇首射出,随后B鱼雷从艇尾射出,射出后两鱼雷对水面的水平速度数值相等,假设水和空气阻力不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2.
咨询园地     
读者自尔问反潜鱼雷是怎样找到潜艇的?现代反潜鱼雷多采用声自导装置,通过搜索来发现(找到)目标潜艇的。这里仅以双平面被动声自导鱼雷为例来说明。当鱼雷发射时,自动接通其自导系统的电源。鱼雷入水后,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45年4月15日,一艘U型潜艇悄然驶离挪威克里斯蒂尼亚港。此时,苏联红军正在对柏林发起总攻。谁都看得出,第三帝国气数已尽。但来自柏林的最后一道命令要求U-234潜艇立即出海,执行一项绝密任务。 时运不济的U-234 U-234潜艇属于1938年设计定型的XB型远洋布雷潜艇,全艇总长89.9米,排水量1763吨(潜航排水量2710吨),主要武器为66枚大型水雷和2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备15枚鱼雷)。该型潜艇是德国战时吨位最大的潜艇,装有特制潜水呼吸管,可长时期潜航。德  相似文献   

14.
这是今年10月9日由日本P3C巡逻机在日本近海拍摄的。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流线型的艇身及艇艉方向舵上的拖曳式声呐,但很 难判断这究竟是阿库拉I型或Ⅱ型。阿库拉I型攻击核潜艇水下排水量9100吨,全长110米,水下最高速度28节,装有4个650毫米鱼雷发  相似文献   

15.
下日本的“春潮”(Haru;址。)级潜艇为双层壳体,敷设了消音瓦艇上除装备中/低频主,/被动舰壳搜索和攻击声纳外,还首次安装了拖曳线列阵声纳,加大了反潜探测距离,该级艇的第6艘“冬潮”(Fuyushio)号已在2995年3月服役二*澳大利亚“科林斯“(C ollins)级潜艇增加了武器的携带量,除装鱼、水雷及潜射导弹外,还可以装巡航导弹r以攻击远距离陆]_日标_该艇单艇造价高达3.5亿美元,卞荷兰的‘’海象”(Walrus)级潜艇采用了西方很少用的双壳体结构,其武器系统十分先进,舶部4具液压式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37型、MK一48型鱼雷、”鱼叉’‘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6.
小鸟能在天空中飞翔,靠的是翅膀;飞机能飞上蓝天,靠的是机翼;潜艇在大海里自由地航行,也需要有“翅膀”。潜艇的“翅膀”就是舵翼。人们称它为升降舵。由于它是水平地安装在潜艇上的,因此,人们又叫它水平舵。它能操纵潜艇上下升降,保持或改变潜艇在水中的深度。现代潜艇上都装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升降舵,一个安装在艇艏,一个安装在艇艉。艇艏的叫艇艏升降舵,艇艉的叫艇艉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所属的“鳟鱼”号潜艇接受了一次特别任务。上级命令它立即给前沿几个岛屿运送弹药和补给品。为了尽可能多地运送些弹药和军需品,水兵们把潜艇内舱的鱼雷移到固壳外面的夹层中,又卸去了艇上的  相似文献   

18.
“宋”级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新一级常规动力潜艇,该级首艇指挥台围壳的外观十分独特,成为该艇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此外,该艇指挥台围壳上的附属物  相似文献   

19.
黑幽幽的大海深处,一艘形似鲸鱼的潜艇,正小心翼翼地游弋着。突然,由远及近传来阵阵闷雷般的爆炸声。一枚鱼雷正朝潜艇疾速袭来!舰桥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艇长略一思索,随即下令:发一组气幕弹,潜艇迅速规避!霎时,暗黑的海水接连激起几道微澜,随后又传来几声不寻常的炸声,海水很快混浊起来,接着悬浮起大量的气泡,迅速在海中筑起一道由气泡组成的水下“烟幕阵”,鱼雷上当了,径直向“烟幕阵”袭去,潜艇却趁机迅速转向,溜之大吉。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某艘潜艇的一次厄运就这样避免了!艇上的官兵暗自庆幸。惊定之余,不少人纷纷询问气幕弹为何有这般神奇的成力?它靠什么把自导鱼雷引入“歧途”?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气幕弹的身世说起。气幕弹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海军潜艇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3日,由德国HDW公司生产的南非海军最新型潜艇S-101号建成。它是德国209型潜艇最新的出口型号1400M型。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594吨,全长62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单轴输出,功率3.7兆瓦,水下最大速度 21.5节,装有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是第一次公布该艇内部的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