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四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印度在航天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印度的航天 印度航天计划是在被称作印度航天计划之父的维克拉姆·萨拉伯伊的思想指引下进行的,起步于1962年印度原子能部成立的印度空间研究委员会(INCOSPAR)。1969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成立,隶属于原子能部。印度政府于1972年6月成立了空间委员会和空间部6S),印度总理兼空间部部长,印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在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在民用航空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风顺水,她也是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努力才走到今天的地步。结合航天精工的发展历程,我们探索和揭开她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航天员景海鹏镇定准确的指挥,刘旺精准的操作,刘洋脸上展露出的女性特有的灿烂笑容这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都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记忆里。从1992年确定"三步走"战略至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整整20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顺利完成出舱行走及科学实验任务,十几年来,每一位航天员都经历了漫长且艰苦的训练过程。在训练中,他们始终牢记一点:“要把动作带上天,把事故消除在地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随之提出的研制发射空间站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被称为太空探索前哨阵地的空间站在国际上已经历近40年的研制发射历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即将迈出新的步伐之际,这段历程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神舟四号”飞天,再次引世人瞩目。航天四院历时多年研制的逃逸系统发动机,为“神舟号”实验飞船屡次飞行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四院两代人的汗水和心血结出的硕果。在众多的新老两代航天人中,巧的是王士宝、王庆利父女和陈立学、陈红斌父女,都曾在该系统型号重要岗位工作,且成绩显著,他们堪称四院两代人中典型的代表。 在“神舟四号”发射成功之际,笔者走访了他们,采撷到他们对“神舟号”的特殊感情和经历。 原副院长王士宝 1992年他担  相似文献   

7.
目前天基航天装备维修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大难题,亟需改变传统的维修模式,构建天基航天装备维修链,以适应天基航天装备在轨布局与航天任务的发展需求。在分析在轨维修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维修特点的基础上,区分地面、低轨道、高轨道、深空4层空间高度,构建了以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维修需求节点、维修保障节点和物资储供节点为关键节点的天基航天装备维修链体系架构,研究了三类重要轨道高度上基于维修链的天基航天装备维修策略,为提升天基航天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构建高效、敏捷、柔性的天基航天装备维修链提出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伴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固体动力战线的广大工作者,始终以报效祖国、富国强军为己任,自力更生、拼搏奋斗,走出了一条固体动力事业自主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院50多年来,几代四院人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炼和改革开放的腾飞发展,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固体动力创新发展之路,为我国"两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的演进,呈现出"逐步走下圣坛,进入寻常人家"的一面,航天便是如此。正是在渗入衣食住行、服务百姓生活的过程中,航天科技获得了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冷战结束后,航天发展与应用势头走强。主要航天国家相继制定或调整航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航天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航天活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进一步增强。9月23日至27日于北京召开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便以"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太空军事化已成为难以避免的发展趋势,美国在不断强化其优势地位,俄罗斯等航天大国也正在全力抢占这一战略制高点。空间是"最后的战略制高点"。在航天计划和政策的引领下,大力发展航天,占据空间领域的有利乃至优势地位,已经成为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共同抉择。航天发展重大计划规划主要国家相继制定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航天发展重大计划或规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实施来带动航天技术和相关高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大力提升军民航天能力,抢占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航天发射任务与高技术武器系统技术发展的需求,航天与军用测试系统在航天发射与武器系统试验、操作及维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内外航天与军用测试系统的设计思想与技术内容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介绍了今后航天与军用测试系统发展的几项关键技术—VXI总线,虚拟仪器,机内测试(BIT),故障诊断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我委航天发射与武器系统试验任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秦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13.
<正>航天产品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重器,更是一国制造实力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建设航天强国是必须担当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圆满完成一项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助推中国实现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跃进,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精雕细琢、严谨务实的工  相似文献   

14.
正航天文化是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创意文化等内涵,它贯穿于航天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是经过几代航天人不懈努力、不断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理念。航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航天精神文化航天精神文化是对航天精神的固化,中国航天精神凝炼成了特殊的航天文化,也逐步形成了航天人  相似文献   

15.
航天发射技术难度大、系统庞大复杂、可靠性高,是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在阐述航天发射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航天智能化测试、发射控制与决策系统,研究了航天发射智能测试与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未来的航天测试发射与控制系统将是高度自主的测试与控制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军工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孕育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军工文化的核心。在新的时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对于推动军工文化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50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航天精神孕育而生;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反过来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技术被各主要强国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尖端技术之一,有望提升航天装备可靠性、快速性和自主性,从而产生颠覆性影响。简要分析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态势及其在航天装备中的应用态势。建立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进入太空、利用太空和控制太空的维度,从运载火箭、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载人飞船、太空态势感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场景。最后,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航天装备领域应用的趋势。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装备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天发射测控力量作为航天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遂行航天器发射,圆满完成返回航天设备的回收,确保航天器快速进出空间,在航天力量备战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航天发射测控力量的特点规律,分析了发射测控力量的备战使命任务,提出了体系化建设方法,为航天力量建设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建设实力雄厚、现代化、技术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不断推进航天强国战略发展步伐。本文辨析了世界一流航天发射中心的概念和所具备的特征,并从先天优势、发展实力、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了航天发射中心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现役航天发射中心转型发展对策,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奥运火炬燃烧在航天职工心中,在这里映照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4月27日,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京区单位在北京八大处公园举行庆祝北京奥运会火炬研制成功航天职工迎奥运春季登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