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世界民机发展历程看中国民机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民用航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民用飞机的发展呈现新的特点。民用飞机工业都是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民用飞机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广泛带动作用,是花钱买不来技术的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民用飞机工业不仅是企业行为,更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这一点已经得到普遍共识。各民机工业国家和地区,对民用飞机发展都制定了相应的促进政策,采取了多种补助方式,世界各民机强国的民用飞机发展,更是得力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市场划分和资金资源上,发展民用飞机工业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国内唯一的商用飞机旅客座椅专业研发生产厂家,中航工业航宇公司怀抱打造代表国家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座椅产业、融入世界民用航空产业链的远大理想,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求实进取、锐意创新,经过2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航工业航宇民机座椅产业腾飞的羽翼日渐丰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航工业航宇军品任务锐减,为积极响应国家军转民的号召,航宇人借助中国发展干线飞机、支线飞机的大势和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7,(10):44-45
近几年来,核电、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船舶等工业标准在促进和引领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为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军民两用技术互动发展,保证国家专项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国际合作顺利开展,实现跨行业协作并加强行业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需要属于自己的民机产业 民用飞机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 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的战略性产业。它是衡量 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民机产业虽然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 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因为一个崛起 的中国需要自己的民机产业。  相似文献   

5.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2,(12):5-7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1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签署《关于推进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此次合作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共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共同探索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五是共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六是加强部省人才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们迎来了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在金秋之际,我们集聚在这里,回顾航空产业的辉煌,畅谈航空产业灿烂的未来,必将对世界航空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航一集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发展军用飞机和民用飞机的重任,贯彻军民结合方针是发展我国航空工业的战略选择。如何抓机遇,迎挑战,进一步理清我国民机产业发展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快速发展我国民机产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在南昌签署《关于推进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此次合作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共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共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共同探索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五是共同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六是加强部省人才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民机产业是航空工业的两翼之一。发展民机产业,对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对外开放,提高我国航空工业整体水平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全面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运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严重障碍。我国是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底子薄、基础差、资金不足、国力有限。特别是在民用航空工业以及相应的材料、电子、机械制造工业和制造工艺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面对这样的国情,大干快上地搞航空运输,将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样,光靠买飞机更是利少弊多,它不但消耗了有限的外汇,而且长此下去,势必带来整个民用航空工业的萎缩,使其更加依赖军方对小型飞机的订货,使本来就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近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主导力量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以金融为主业的中国人寿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与中国人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家高科技军工集团。双方将在商业保险及企业年金、金融股权投资、产业股权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开发与不动产、证券投融资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1.
加快中国民机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命非常紧迫。发展民机产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民机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中远程运输主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大型客机的需求日益递增,发展潜力巨大,大型民机拥有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预测表明:到2020年,我国将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机市场,未来20年民机采购额将超过1万亿元。发展民机产业,提升民族航空运输业的竞争力,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也有助于减少国家外汇的大量支出。民族品牌产品的出现,有助于民航在采购境外飞机…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中航工业昌飞做为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立足创新驱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相继把一架架直升机送上了祖国的蓝天,企业实现了生产能力由单架份发展到百架批产、产业规模由年产几个亿迈向百亿、产品型号由单一向“家族式”系列化发展、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益转型、经营方式由以军机为主逐步发展为军机、民机、对外合作“三足鼎立”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中航工业昌飞做为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立足创新驱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相继把一架架直升机送上了祖国的蓝天,企业实现了生产能力由单架份发展到百架批产、产业规模由年产几个亿迈向百亿、产品型号由单一向"家族式"系列化发展、管理方式由粗放向精益转型、经营方式由以军机为主逐步发展为军机、民机、对外合作"三足鼎立"的历史性变化。科技创新:从技术改造到改造技术中航工业整合重组后,中航工业昌飞于2010年7月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航空工业是高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各国争相把发展航空工业列为高技术的支柱产业。对亟待发展壮大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中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地位,特别是民用航空工业,几乎没有自己的市场。今天,随着中国新支线飞机项目的发展,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的发展,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寻求到了新的出路和希望,给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推动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一、中国民用飞机发展是航空人的责任和使命中国航空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15.
工作动态     
<正>国防科工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议定书3月17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议定书,双方约定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战略合作,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出席签约活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吴艳华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6.
2013年3月1日,科技部与中国商飞公司就国家大型民机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指出,双方将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大型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我国民机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与大型飞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衔接等方面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7.
2013年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加快推进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及兰州新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涉及十一个方面,包括支持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化重大项目布局,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培育骨干企业,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提升信息化水平,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构建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干部人才交流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国务院立项批复的三个大飞机项目之一,AG600飞机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及通用航空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重点扶持的东风,以集成创新为手段,立足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现有基础,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产品集成创新体系。同时,AG600研制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了国内一批民用航空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在我国民机产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27日,中国电科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优先在LED、通信与导航、汽车电子、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上海市西南地区,矗立着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期从事被誉为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战线上的尖兵、国家民用航空电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5 9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上电所人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