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龄快满30年,年龄也已近杠,任现职近5年,也许有人会说:已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然而,马维利团长却是工作标准不降,进取精神不减,创新意志不退。他深知“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古训,更深知作为一名团队主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自担任团长以来,他带领全团官兵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取得了一项项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预师一团官兵获殊荣喜在心头:团队被上级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更让官兵喜上眉梢的是投资700多万元修建的营院已投入使用。官兵们说,团队有好的发展,取得好的成绩,是团长常于、政委黄云列唱好“将相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想官兵所想,急官兵所急?如果空口说白话,不能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党委班子就只会给人留下‘花架子’、‘空壳子’的印象。这是贵州预师某团团长崔劲松在该师党委全会上的一段话。去年3月,该团党委班子重新调整,5名常委有3名是从上级机关到团队任职,在谋团队建设问题上,党委一班人有一个共识:团队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兵心,实实在在地为官兵解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保山预步团,提起团长杨龙昌,熟悉他的现役、预任官兵无不称道他是一个敬业、清廉的带兵人。他连续两年被保山军分区党委评为清政廉洁先进个人,并受云南省军区通报表彰,为全团官兵树起了一根廉洁勤政的标杆。  相似文献   

5.
“再小的事,只要是涉及官兵利益的都是大事。”这是云南边防某团团长林芝培常说的一句话:自担任该团团长以来,林芝培在带领“一班人”扎扎实实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团队全面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同时,真心实意为官兵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咱官兵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6.
山西某预备役团针对预备役部队预任官兵人数占90%以上的实际,在抓好现役官兵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同时,按照"区分层次讲重点,营造氛围抓渗透,辨析讨论解疑惑"的思路,较好地实现了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活动向基层预任官兵延伸的目标,为团队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天津  张圣峻  徐上 《国防》2002,(10):60-61
在年龄即将到“杠”之际,他以“倒计时”的精神投身于预备役部队的组建工作;在现役团长缺位的情况下,这位预任副团长主动承担领导团队军事工作的重任;作为市政府副秘书长的他,在兼任16项职务中,始终把预备役部队兼职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江苏某预备役高炮师预任副参谋长兼无锡预备役高炮团预任副团长杨启龙。3年来,杨启龙连续2年被省委组织部、预备役高炮师评为“预任军官标兵”,并晋升为师副参谋长。 预任职务是崇高而又神圣的,作为预任副团长不能直接操枪弄炮,他说:“我要当好官兵的服务员”  相似文献   

8.
在重庆渝东门户的万州,有这样一对预备役团队主官。他们所在的团队,组建两年来连续被重庆警备区、预师评为“军事训练全面建设”模范单位;他们所在党委班子,被评为“先进党委”,一个荣立三等功,一个被评为抓战斗力生成的优秀团队主官。他们就是重庆陆军预师某团团长李文茂、政委张德清。 1999年8月团队组建伊始,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官兵挤住在租用的民房里,整个部队的组建开  相似文献   

9.
"打得赢才是硬道理!"在驻滇某预备役通信团,官兵人人都熟悉团长郭强的这句口头禅。凭着这种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6年间.郭强带领团队走出军事训练低谷.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郭强被云南省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团队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与我们有一个责任心强、爱军精武的团长分不开的!"面对团队蒸蒸日上的喜人形势.团政委张继乾无限欣慰地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杨鹏,山西某预备役高炮团预任副参谋长,同时也是山西某煤矿企业董事长。谈起杨鹏,该团无论是现役官兵,还是预备役官兵,都说他善于经营企业,但更令人赞叹的还是他虽然有着丰厚的资产,却始终怀着一份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执著,对预备役团队发展的那份责任心。在仲冬时节,笔者慕名走进杨鹏的办公室,走进他的内心世界,静静地感悟他独特的国防情怀。  相似文献   

11.
团党委被警备区评为“先进党委”、“两防工作”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首次抽调部队预任官兵参加军区实弹战术演习,就一举击落5具拖靶…… 一个新建仅3年的预备役团队的业绩何以如此骄人?重庆预师三团官兵的回答掷地有声——扭住源头寻动力,德治也出战斗力!  相似文献   

12.
鲜花盛开的5月,我们来到贵州省军区某直属预备役工兵团,采写全团官兵两年时间在废墟上建起一流团队的事迹。官兵们都说咱团长爱读书这事最值得写。 走进简陋工棚,只见团长宋兴尧书架上摆放和卧室内大纸箱装着的上万册书籍,17年写下的52册、100余万字的军事、政治、工作3套笔记本,还有电脑储存的近30万字资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军事主官充实的读书人生。  相似文献   

13.
回首戎马路,难舍军旅情。4月初,当四川乐山预旅炮兵团团长王军已到退休年龄,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这位戎马生涯几十年的老兵感慨良多。是啊,岁月不饶人。春节刚过,王团长就组织人员将教育、训练、管理等实用性资料制成光盘下发给各个基层营连,被基层营、连预任官兵亲切的称之为:“便携式小网站”。紧接着,他又为建团史馆而四处奔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刚有了些眉目,他就到了退休的临界点。在新老团长的交接会上,王团长讲了这样一段话:“在退休之前有两项工作没有干完,一是在任职期间没有把团史馆建起来,二是不能带领大家参加下半年的实  相似文献   

14.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我团党委着眼推动部队科学发展,坚持把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根本着力点,多视角审视问题,深层次挖掘根源,下气力研究对策,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一是着力在解决制约部队长远发展的深层瓶颈问题上下功夫。检查分析中,团党委深刻反思团队调整组建以来的发展历程,深深感到,预任官兵教育管理难落实、信  相似文献   

15.
蔡玉冲  王金龙 《国防》2005,(2):66-66
全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典型陈昌锋留学归国后,任海军某陆战旅两栖装甲团团长,面对团队建设与外军的巨大差距、面对制约团队军事训练质量跃升的诸多因素,“一种空前的危机感撞击他的心头”。强烈的危机感催生强烈的紧迫感,陈昌锋立说立行,在全团开展了新军事变革教育,宣讲世界新军事飞速发展的形势,让大家看到了团队建设面临的巨大差距,把自己的危机感变成了团队的危机感,激发了全团官兵争先创优的工作动力,锻造了一支敢打必胜、威震海疆的“铁甲雄师”。现实生活中,身处危机却产生不了危机感的人并不多,但有了危机感而不知该…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入伍不到半年就主动申请上前线,负伤不下火线,坚持到战斗胜利,是全团唯一打过仗、立过功的新兵。20多年后,他带领全团官兵参加郑州市人民防空演练,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防空演练先进个人",是全省军区唯一受表彰的团长。他就是一心干事业、谋打赢、为团队  相似文献   

17.
昆明陆军预备役通信团针对教育训练中缺教员,缺教材,缺器材的“三缺”问题,团党委一班人叫响向科技要战斗力的口号,结合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担负的任务,在团队成立了以团长政委为主要成员的课题攻关组,借助区位优势和地方预任干部中科技人才优势对团队教育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攻关,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孜孜不倦的追求,成功的背后总会洒下无尽的汗水。李春堂任某集团军工兵团团长时,曾经率领274名维和官兵征战西非利比利亚,在历时8个多月的艰苦环境下,成功探索出热带丛林地道路施工方法,修筑了被四战区誉为高速公路的绥塔公路,为后续部队探索了方法路子;修建的友谊桥(路)、友谊学校、友谊广场等建筑,深受利比利亚  相似文献   

19.
王平  张明 《华北民兵》2004,(5):21-21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新交流到山西省某预备役高炮团的25名干部,已在编兵整组、军事训练、后勤保障、战法研究等重大活动中挑起大粱,成为推动团队全面建设的生力军。缘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作战部队到预备役部队的转变,刘利平团长一语道破天机:“营造浓厚的成才氛围,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才能激发广大官兵热爱预备役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预备役大校军官出现在军营内外。他情系官兵冷暖,倾心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为团队发展提供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团队各项建设连年迈上新台阶,被全团官兵称为“心系武装、情注国防的好政委”。他就是绥化市副市长兼预备役某团第一政委王洪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