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巧妙地把文化工作和思想教育联结在一起,达到寓教于文,以“文”促“教”的目的,从而使文化活动更有意义,使思想教育更具有魅力.我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文教“联姻”.不少单位的实践说明,运用“文教联姻”的方法,对于深化文化生活的主题,改进思想教育形式,增强思想教育效果等方面,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首先,文教“联姻”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小气候”.古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沙入淤泥,与之皆黑.”转变人的思想行为,弘扬新事新风,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可以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思想教育的效果.一些单位教育没少搞,功夫没少下,但却收效甚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创造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近年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正>《丝路古今》栏目中,古有《塞种多源同流》一文,作者提出了塞种人“多源同流说”,作为一家之言,不乏道理。人类历史上,中亚作为欧亚大陆的腹地,本是一个多种民族、多种文化交绥、冲突、交流和融合的历史大舞台,民族和文化的源流关系极  相似文献   

3.
军队建设,说到底是提高军人的素质。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高新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现代化战争形态的变化,从多方面对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建设必须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全面培养人、塑造人,真正在提高官兵素质上下功夫,见成效。这是新时期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提高官兵人文素质是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之点、核心之点是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和全面素质。人的素质实质上是文明问题、文化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人文”问题…  相似文献   

4.
桑林峰 《政工学刊》2013,(12):62-63
今天,笔者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文风话风的问题。写文章和讲话,当然是用自己的语言为好,体现自己的思想为妙,形成自己的风格为美。然而,从当前一些人的讲话和文章看,引言似乎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要么大段引用古文古语,之乎者也,让人不知所云;要么以“上”为蓝本,套用领导的讲话,鹦鹉学舌;要么长期使用“秀才”、“师爷”撰的文,表面上是口若悬河,实际却是为别人“代言”。适当的引文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5.
刘斌 《军事史林》2010,(4):58-60
南京城墙砖文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砖文群,具有重要的多元文化价值。其中砖文分别为“水军右卫中所”、“水军右卫左所”、“水军右卫右所”、“水军右卫前所”、“水军右卫后所”等城砖被陆续发现,它们有力地佐证了明初水军的发展历程,以及明都南京营建过程中水军服役参与烧造城砖等史实。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武部以建好“青年民兵之家”为突破口,下大力抓好民兵文化阵地建设,立足于“好”,着眼于“活”,以活动促建设,在全区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建设一个好队伍、完善一个好机制、创造一个好环境”的“三个好”活动,带动全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来源是:古代战争实践催生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我国古代的军事家、政治家总结战争实践经验创立了中国传统武德文化,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是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核心是“仁战”,作用是“德胜”,原则是“义战”、“人和”,治军方略是“师出以律”、“以治为胜”,军人职责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军人职业道德是爱军精武,军人武德标准是仁、义、忠、智、勇、严、信、礼。中国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国际价值和时代价值。创新发展先进的军事文化,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武德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正>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体结构不仅可以直接表示一般的涵义,还可以传达出更为丰富深沉的文化信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正好体现了汉字字体结构与意义这种密切关系。它采用以意符为部首编排方式,因而我们比较容易考究同一意义类属的字的数量及它所反馈出来的古代文化信息。《说文》所录以“衣”及与衣有关的“糸”、“巾”和“黹”为意符的字近五百个。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服饰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中保存有如此丰富的内容,这表明在秦汉之际,中国的服饰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水平的阶段。本文试以《说文》中保留的有关服饰的文字和散见于先秦及汉文献中的一些服饰方面的记述来谈谈秦汉的服饰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和合”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合”在管理学上的要义是:“和”与“合”的联用构成了一个充满哲理性、辩证性的概念,表示了身心和谐、和睦相处、合作致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基于东方管理“人为为人”精髓,本文提出了由“己身和合”到“群己和合”再到“组织和合”的和合管理。  相似文献   

10.
周东风 《政工学刊》2006,(10):60-60
谈及成才,问:“何以成才?”答:“勤奋成才。”问:“何谓勤奋?”答:“勤读书、善学人、多做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凝结的是一个人甚至几代人的智慧和思想文化成果,展现的是广阔而新奇的领域,可启心智,可开顽愚。大凡才干突出的人,无一不是好读善思者。勤读书,就要多挤时间,少些玩乐,像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写作上”;就要结合自身文化和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读,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评价“自说自话”不是褒义的,意思是不与别人商量、不经他人同意就自作主张。我这里是借用过来,反话正说,即“自己要说自己的话”。作家陈祖芬写的《市长的即席讲话》一文,从一个侧面介绍了大连市市长薄熙来的讲话艺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而且大都是“自说自话”,很少让秘书代笔写讲话稿,所以他的讲话总是博得听众阵阵掌声。笔者认为这种“自说自话”的做法值得提倡和各级领导学习效仿。  相似文献   

12.
工作动态     
四川省开江县人武部开展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谭德文 曾祥均) 驻黔南某预备役团党委开展了“日写百字,周标一图,月写一文”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业务水平。(罗顺银 喻军 杨良俊) 四川省平武县人武部在第一个国防教育日开展“国防连着你我他”、“八个一”活动。  相似文献   

13.
浩天 《宁夏科技》2001,(12):17-17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的一句千古名言。此言足可显示阿基米德的勃勃雄心及对后人的莫大“鼓励”。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这个灾难深重的地球上,虽天才辈出。精英倍增,却没有一人声称找到了这个“支点”以实现“撬动地球”梦想,因此,也不再有第二个人胆敢冒出如此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14.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乐于助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乐于助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有的连队领导喜欢给战士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某某是“落后分子”、某某是“重点人”。实际上,无论是对某战士“怒其不争”而“斥其不奋”,还是爱兵心切而时时刻刻记着个别战士存在的缺点以促其改正,甚或是以一个“杀鸡儆猴”的样板教育别的战士,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给战士贴“反面标签”的做法都要不得。(一…  相似文献   

15.
《华北民兵》2005,(5):24-25
当你走进涉县人武部的荣誉室,会看到“全国民兵预备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北京军区先进人武部”,“集体一等功”、“集体三等功”等一块块奖牌。部长梁福庆和政委刘培志欣慰地说:“我们之昕以能够取得如此骄绩、赢得诸多荣誉,关键有一个牢记革命先辈嘱托、带头弘扬革命传统,坚持在位一方,兴一方武装的党管武装好书记:县委书记王社群。  相似文献   

16.
刘军强 《政工学刊》2009,(11):56-5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对于部队建设来说就是要构建和谐军营。而只有从文化源头对“和谐”理念梳理清楚、理解透彻,方能澄清困扰官兵的模糊认识,促使其正确领会“和谐”的本质与内涵,认清“和谐”理念在部队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官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军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理解是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第一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现实中的个人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出发点 ,也正是这一点 ,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划清了界线 ,也同人道主义划清了界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 ,仅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的存在 ;人道主义企…  相似文献   

18.
<正>“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标识性概念之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党的理论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先进文化始终是广泛吸纳各种优秀文化成果而锐意创新的产物。越是先进的文化,往往就越是能够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去包容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越是善于集人类一切文明智慧之大成。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一个规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面对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严峻考验,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文化的先进性与包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党自觉当好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先进武德文化不能离开传统武德文化的土壤凭空生长 ,必须移植传统武德文化的德性灵根。用德性视角审视我国传统武德文化 ,其“德胜”战略思想、以“唯人是保”为原则的道德规范体系、“仁战”思想是我国古代灿烂武德文化的精华。在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对我军道德建设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