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需求及ABMS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战争系统与一般的物理系统相比,建模与仿真条件、要求与过程有着明显差异。在论述战争系统及其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战争系统一般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将ABMS方法应用于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验证了其对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太平盛世”是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皇家军械分公司和瑞士的厄里肯—康特拉夫斯公司于90年代中期联合推出的新一代舰炮近程反导武器系统。这是继意大利的“达多”40毫米舰炮系统和瑞典  相似文献   

3.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如何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出发构建陆战Agent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复杂性分析方法框架为指导,通过对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内在本质和陆战Agent特点的分析,提出陆战Agent模型框架,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动态     
新加坡购买2艘瑞典退役潜艇近日新加坡方面证实将从瑞典购买2 艘“西哥特兰”级潜艇,分别是1987年和 1988年建成的“西哥特兰”号和“海尔辛兰”号,预计2010年进入新加坡海军服役, 取代现役的“挑战者”级潜艇。这两艘潜艇是瑞典潜艇部队裁减后退役的,考库姆公司从瑞典国防部购买后,将其转售给新加坡。价值约合1.28亿美元,包含了相配套的后勤保障、新加坡海军人员赴瑞典接受训练以及潜艇的改装整修等。考库姆公司在交付前将对潜艇进行改装,以使其适应热带水域的环境。改造内容可能还包括安装“斯特林”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和瑞典皇家海军的另2艘“西哥特兰”级潜艇一样升级到 A17S 标准。新加坡海军和瑞典皇家海军在潜艇训练和作战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采购了4艘瑞典海军的 A12型“海蛇”级潜艇,目前仍作为“挑战者”级在役。它们为新加坡海军提供了丰富的潜艇作战经验。新加坡国防部的一份声明指出:此次购买2艘“西哥特兰”级潜艇能够加强新加坡海军潜艇部队的实力,非常划算。  相似文献   

5.
防务快讯     
《现代军事》2008,(3):10-13
瑞典试验型高超声速导弹;雷声公司将演示“未来密集阵”武器系统;日本“心神”隐身技术验证机2010年开始组装;美空军发布未来空军武器系统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研究陆军作战复杂系统,需要解决两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一是怎样利用复杂性理论研究陆军作战系统的复杂性,即怎样借鉴复杂性理论构建复杂性思维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复杂性理论概念的核心原理。二是在复杂性思维模式下,怎样进行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的机理所在。就这两个问题,在研究复杂性理论概念核心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性思维模式框架——复杂性分析二维结构,并由此探索了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的机理:二维结构、"四个要素"、基本过程和陆战Agent模型框架,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决策是陆战Agent选择并实施各种作战行动的驱动中心,如何构建符合陆军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决策机理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陆战Agent决策特征的分析,结合陆战Agent"受控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探讨了符合陆战Agent战场活动规律的决策过程,提出了基于效用理论的陆战Agent有限理性的决策方法,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友方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能够使陆战Agent有效地完成作战任务,提高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及面对复杂动态陆战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如何构建符合陆军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协作机制模型,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陆战Agent的"受控性"和层次性,提出了陆战Agent自主协作和上级统一组织协作两种协作模式,探讨了具有单一目标的陆战Agent协作算法和应用集合覆盖理论的作战任务协作分配算法,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瑞典、挪威、英国、德国、法国、巴西和美国的新一代潜艇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和瑞典等国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的国防工业近15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该国的武装部队规模不断收缩,无力发出足够的采购订单支撑本国军工企业,迫使各公司调整、合并和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且这种合作大多是采取拥有股份的途径。例如,英国的航空航天系统公司拥有萨伯公司35%的股份。2003年7月,法国的SME公司与国营火炸药集团公司、芬兰的帕特里亚公司和瑞典的萨伯公司组建了一个新的炸药和推进剂公司,称为欧洲能源公司,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帕特里亚公司和萨伯公司分别拥有新公司19.9%的股份。可以说,瑞典武装部队从1989开始的改革和调整,直接导致了军工行业的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陆战Agent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ABMS核心的基础要素,友方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机制是陆军作战复杂系统演化运行的关键支撑之一。陆战Agent之间的协作可归纳为自主协作和上级统一组织协作两种模式。陆战Agent之间的自主协作,与一般Agent系统中的协作模式相同,但由于陆军作战的特殊性,必须研究符合作战特点的陆战Agent自主协作机制。针对陆战Agent自主协作特点,对合同网协议进行了改进,探讨了陆战Agent自主协作机制模型的功能结构、框架、策略、流程和实施步骤,为陆军作战复杂系统的ABM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5月22日,为新加坡海军改装的原瑞典海军的“海狗”号潜艇,在瑞典的考库姆公司的卡尔斯克鲁纳造船厂下水,并被重新命名为“酋长”号。“酋长”号是新加坡海军的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进行改装的潜艇。该项目是对4艘瑞典“海蛇”级潜艇进行改装,适于热带地区作战。第1艘艇于1995年定购,而到1997年,新加坡提出增加改装3艘艇。项目中还包括了提供文件、备件和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4,(12):82-82
美国《每日防务》2002年4月报道,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斯奈克玛和泰利斯公司昨天与巴西飞机工业公司签署协议,建立了针对巴西7亿美元F—X战斗机项目的“幻影”2000BR竞争联盟。巴公司领导的小组将与提供F—16C/D战斗机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小组、提供JAS—39“鹰狮”的瑞典萨伯和英国BAE系统公司小组及俄罗斯的“米格—29”和“苏—35”飞机形成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8月25日至27日,第9届中国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军事科学院和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主办,山东省人民政府协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以及澳大利业、波兰、丹麦、德国、俄罗斯、法国、哈萨克斯坦、韩国、荷兰、吉尔吉斯斯坦、柬埔寨、马来西亚、美国、日本、瑞典、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新加坡、匈牙利、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亚、英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  相似文献   

16.
瑞典阿尔维斯·赫格隆公司最近公布了其最新型第3代CV9035式Ⅲ型步兵战车的详细资料。该车研制主要用于满足荷兰王家陆军的作战需求。 第一辆Ⅲ型演示车于2002年下线,次年推出第一辆完全样车。该车在法国巴黎6月14-18日举办的“欧洲萨托利2004”武器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 据阿尔维斯·赫格隆公司称,在经过大量的公司试验之后,Ⅲ型步兵战车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5月下旬,’98北京国际军事后勤装备技术展览会在北京举行(上图)。本次展览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科技开发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分会、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奥地利、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荷兰、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公司、厂家参加了展览。展出范围涉及军队后勤保障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后勤保障技术车辆、军需保障技术装备、野营装备、油料保障装备、仓库装卸机械、维修检测设备,以及野战医疗救护设备、临床医疗器械设备等。展览期间还举办了20场技术交流讲座。本次展览为中外人士在军事后勤领域的技术交流与经贸往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军后勤与世界各国军队后勤的交往与合作,对了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速我军后勤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爱立信、摩托罗拉和诺基亚三家公司,几乎占据了整个手机市场。但很少有人知道,爱立信公司也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军火公司,它为瑞典军队提供了许多电子战系统,是瑞典军队最重要的供货商。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的塞莱尼亚公司、桑·吉奥吉奥电子公司以及瑞典的布雷达——博福斯公司共同研制了一个新的“达多”(Dardo)近距离防御系统,后一个公司提供武器和专用火药,另两家公司共同负责本点防御系统的雷达、射击控制以及数字计算元件。虽然有些详细材料还未得到,但系统的特点已经查明。系统具有高度自动化、反应时间极短以及杀伤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探讨了演示验证的概念,接着介绍了演示验证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了演示论证的目的、要求与条件,并以航母C~3I系统的演示验证系统为对象,构想了其内容和系统组成,最后讨论了演示验证与系统仿真、原理样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