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后备军》2007,(5):1-1
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调整和军事训练工作正在陆续展开。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军事训练任务中,必须牢固树立“后备必用、真打实练”的思想,不断强化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抓好训练落实中的关键环节,快速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尽快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对作战能力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钱宝权  金捷  顾鹏 《中国民兵》2014,(10):F0002-F0002
盐阜大地,黄海之滨。南京军区组织上海、江苏、福建3个省(直辖市)的8个民兵预备役防空群,围绕未来防空作战必备技能,在苏北某高炮靶场拉开了一场以实战化训练为重点的竞赛性考核。通过考核,探索了民兵预备役成建制训练和比武考核方法路子,分析查找了影响战斗力的问题短板,锻炼培养了一批指挥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检验提升了民兵预备役高炮队伍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达到了以考应战、以考促训、以考正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对作战地域环境熟,已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此,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科技练兵中要紧密结合军地实际开展新“三打三防”训练,在未来作战中发挥好“五个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兵预备役高炮部队是城市的“建设者”,又是城市的“守护神”,作为城市防空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城市防空作战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民兵防空训练中心,坚持以未来作战任务为牵引,积极探索民兵、预备役防空兵训练新模式,取得了所训兵员整体素质和遂行任务整体能力大幅提高的效果,被参训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称之为“提高战斗力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王业明 《国防》2006,(8):14-15
边境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未来边境地区反击作战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边境民兵、预备役部队在配合军队作战、运输物资、后送伤员、侦察警戒,以及配合公安、武警维护后方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是夺取边境反击作战胜利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在边境反击作战中可能担负的任务,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兵于民”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参与边境反击作战的各项动员准备,确保能够按计划及时、快速、准确地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建立灵活顺畅的动员指挥体系。未来边境反击作战…  相似文献   

7.
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型,必须着眼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和把握时代特征,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在训练指导上实现三个转变。一、由注重机械化技能训练向突出信息化技术训练转变。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着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信息化高技术作战能力。日前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内容体系与信息化作战需求明显不相适应。要确立信息化主导的观念,把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万国柱 《国防》2010,(7):67-68
兵种专业骨干作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队作战能力的强弱。黑龙江省军区围绕贯彻新一代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紧密结合后备力量建设特点规律,着眼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兵种专业骨干训练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研究,勇于实践,总结摸索了一条高效、集约的跨区联合集中训练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毛凤鸣 《国防》2005,(10):29-31
民兵预备役高炮部(分)队是未来遂行城市防空作战的重要力量。大力开展民兵预备役高炮部(分)队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高后备防空力量整体作战能力,充分反映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要求,是顺应我军从协同性联合作战向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需要,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举措。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认清抓好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民兵预备役高炮部(分)队一体化建设,对于增强后备力量整体防空作战能力,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开展民兵预备役高炮部(分)队一体化建…  相似文献   

10.
黄朴 《国防》2010,(8):59-59
依托预备役高炮部队的组织架构,拓展、深化一体化防空作战体系、二体化训练体系、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是推进民兵预备役防空力量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1.
顾宏斌 《国防》2013,(12):38-39
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上升和我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任务的重要行动方式。然而,长期以来,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战训练较为充分,应急训练相对不足,难以适应国家安全环境任务变化的要求。新形势下,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在继续加强支援保障作战训练的同时,加大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力度,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世胜 《国防》2006,(7):46-46
为进一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广东省军区于5月11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今年和“十一五”期间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加强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分队、海上作战分队、防空作战分队、信息作战分队、心理战分队、军兵种对口专业分队、后装保障分队、交通保障分队和重点步兵分队建设,确保主要作战与保障力量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形成战斗力。广东省军区召开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谭华军 @聂东风  相似文献   

13.
李国强  林谦荣 《国防》2004,(12):41-42
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海上训练(以下简称“海训”),是深化军事训练改革的实际步骤,也是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训练的必然要求,是紧贴任务需求、增强训练针对性的紧迫课题。要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海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紧贴作战需求,科学设置海训内容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海训尚属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着眼未来战争特点,紧贴作战需求,科学设置海训内容。省军区应按照每年解决2~3个海训问题的思路,抓好沿海地区的海上侦察、海上修理、海上医疗救护等民兵参战支前分队的海训试点,着眼预备役部队担负第二梯队登陆…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应急防卫作战能力,2007年12月中旬,广东省饶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独立步兵连进行了15天的封闭式军事训练,学技术,练战术,进行了各种轻武器实弹射击的训练。通过训练,民兵独立步兵连遂行任务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谈文虎 《国防》2005,(6):15-17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进入一个新的质变阶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兵、预备役部队,要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应对战争形态发展变化给军事训练带来的挑战,就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深化训练改革,以确保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目标的实现。一、着眼民兵、预备役部队未来担负的作战任务,努力构建训用一致的内容体系训练内容是军事训练的核心要素。要改变当前后备力量训练内容与未来担负的作战任务贴得不紧的问题,就要按照“练为应战、练为应急”的原则,着眼于信息化战争对后备力量参战支前的职能任务、方式方法、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钟斌  魏巍 《东北后备军》2007,(10):18-18
预备役部队在开展军事训练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后备必用,真打实练”的思想,不断强化军事训练实案化水平,抓好训练落实中的关键环节,才能提升整体作战能力,尽快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魏玉祥  胡博  崔巍 《国防》2004,(12):40-41
积极开展一体化训练是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军整体作战效能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是补充现役部队完成作战任务的后备力量,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对现役部队作战的支援保障作用,也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体化训练,提高整体支援保障能力。一、更新观念,用一体化思想推进训练实践创新当前,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进行一体化训练,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有人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无论从体制编制、武器装备还是从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看,还不具备开展一体化训练的条…  相似文献   

18.
郭克海 《国防》2002,(10):42-43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城市防空袭作战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未来城市防空作战中,由于敌空袭能力强,持续时间长,我现役防空力量较少,打击手段落后,防护能力弱等因素,民兵、预备役部队不可避免地担负着对  相似文献   

19.
硝烟弥漫晴空,炮火映红海天。去年底,广东省民兵预备役城市联合防空作战行动课目演练在粤西某综合训练基地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0.
张智 《国防》2005,(4):29-30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压缩现役部队规模,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推进新军事变革、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选择,我国也确立了“建设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国防后备力量”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针。而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重点就是要按照武装力量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作战能力建设。因为,民兵是国家“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战时首批动员对象。实行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军事制度,建立民兵组织和组建预备役部队,是符合我国国情、军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