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中国核威慑思想经历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确立了发展核武器战略.在拥有核武器后,中国确立了“反对核讹诈,打破核垄断”、“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将核武器用作防御性目的”等原则,奠定了中国核威慑思想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威慑思想进一步深化、准确化,并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核威慑实践.  相似文献   

3.
可以说,毛泽东既认识到核武器巨大的军事威慑价值,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使用核武器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关切及政治舆论问题。正是基于对核武器在战略安全中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当50年代中国面临一系列核讹诈、核威胁及美苏核垄断情况下,毛泽东等领导人最终于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摘     
中国首批核武器威力揭秘最近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卷》首次披露了核武器威力的秘密。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其威力相当于2.2万吨 TNT 炸药的爆炸力。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能自行制造、试验原子弹的第5个国家。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境内试验发射了一枚核弹头导弹。  相似文献   

5.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域上空腾起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在核武器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核武器是把杀伤破坏能力推向极致的武器,它的出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武器像核武器一样,其存在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战争的演变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9,(10)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东方文明古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把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中国不仅一直将自身核军备维持在十分有限的水平上,并公开声明不对无核区、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而且积极支持和参与防止核扩散的国际努力,推动核裁军进程,致力于全球范围内最终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目标。几十年来,中国以积极、务实、合理的主张,推动了国际核军  相似文献   

7.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原子核裂变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但这只是一颗原子弹装置,固定在塔上爆炸,因为是原子弹试验装置不能运载,不能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无法用于实战,构不成核威慑力量。必须尽快研制出武器型的原子弹,并加大其威力。中国本着这一目标,从1965年开始,奋发图强,再接再厉,高速度,高效率,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一共进行了5次具有代表性的核试验,使中国的核武器攀登上了核科学技术高峰,迈上了新台阶,中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核武器。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在这片神秘的禁区内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相似文献   

9.
悦堂 《宁夏科技》2002,(5):45-6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中国不得不在核大国恐吓声中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09,(10):5-5
“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夙愿,也是中国一贯倡导和为之努力的目标。中国认为,核裁军应遵循‘公正合理,逐步削减,向下平衡’的原则。”——中国代表5月4日在联合国有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问题举行的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继续推进核裁军进程。  相似文献   

11.
核武器试验场是进行核武器试验的专门场地。核武器试验,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是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威力和其他性能,为研究改进核武器设计和定型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军事史上的五次核危机冯长松,王锦核武器产生以来,除了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外,现代军事史上曾发生过五次核危机:第一次是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曾建议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迫使中国屈服。美国政府考虑到“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2年3月9日,《洛杉矶时报》披露了五角大楼的一份秘密报告,这份名叫《核态势评估报告》显示,小布什政府已责成军方制定一项应急计划,以便至少对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和制造可能在某些战场条件下使用的小型核武器。消息一出,世界一片哗然。为弄清其中缘由,不妨让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核武器发展和核战略演变的历程,从中  相似文献   

15.
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与前苏联/俄罗斯的对峙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美俄两强之外的其他有核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是刚刚迈过核门槛的朝鲜,也都遵循着保存核武器的方针。本文原文发表于俄罗斯《每日杂志》,作者系俄罗斯著名核武器专家,原战略火箭兵总参谋长,退役上将维克托·叶辛,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强国。这里,介绍一下2003年美俄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一些发展概况。 继续削减和改进核武器的同时,新型核武器成为发展热点 去年,美俄对其核战略进行了调整,继续缩小核武器部署规模,在提高现役导弹核武器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核武器。 美、俄战略核武器数量稳步削减 2003年3月6日和5月14日,  相似文献   

17.
解读美国2010年《核态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评估反映的美国核政策和核战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核武器的核心作用仍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相互确保摧毁以及为盟国和伙伴提供核保护伞;所谓降低核武器的作用附带若干条件;与俄罗斯达成的新START条约仅具象征意义;对中国仍"心怀叵测"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建国后,我国多次遭到美国的核威胁,新中国面临严峻的核攻击的危险。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五十年代我军在东南沿海战斗中取得胜利,美为扭转被动局势多次对我国发出核恐吓。美国频频亮出核武器这张王牌,使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认识到,要想维护新生共和国的主权和国家安全,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2002初年公布《核态势评估》,表示要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要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始,美国即尝试对核武器综合体进行改造。美国国家核安全局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核武器综合体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提出削减核武器综合体规模,建立新的科学与工业设施,某些重要设施采取分离式布局,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将为美国建立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也动摇了不扩散核武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布什政府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04年财政年度国防预案中,要求取消研发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5月22日,美国参议院法案同意取消1993年通过的不得研究和发展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但规定政府在发展这种核武器前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众议院法案也同意取消研究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但仍然禁止发展这种核武器。 低当量核武器是指爆炸当量低于5000吨梯恩梯炸药的核武器,相当于二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那枚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