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6年12月8日,几百名美国军官和退伍军人在夏威夷举行了庄严的仪式,以纪念55年前的珍珠港事件。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克莱明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发言并没有强调珍珠港事件的重大意义,而是专注地叙述了珍珠港事件中一个黑人水兵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珍珠港事件的真相表明,作为世界军事强国的美国未能避免珍珠港被突袭并非偶然。它暴露了美国战前的军事战略思想在一些重要环节上所存在的问题。重新探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在战略上的某些教  相似文献   

3.
1996年12月8日,几百名美国军官和退伍军人在夏威夷举行了庄严的仪式,以纪念55年前的珍珠港事件,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克莱明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发言中,并没有强调珍珠港事件的重大意义,而是专注地叙述了珍珠港事件中一个黑人水兵的故事。 多里斯,米勒当时是美国“西弗吉尼亚”号军舰上的一名炊事员。虽然他已经具备了作战能力,但是他却无权参加战斗。因为那时的海军军规是禁止黑人直接参加战斗的,而且,大部分陆军和海军的官员都反对黑人成为战斗员。  相似文献   

4.
1941年12月7日是个宁静的星期日,日本人对地处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大规模偷袭。在冲天的炮火浓烟中,美国海军遭到重创,太平洋舰队在这个噩梦般的清晨几乎全军覆没。珍珠港事件使日本人狂喜,美国人震惊。在世界各国的舆论和历史评价中,珍珠港事件一直被看作是军事史上无数偷袭事件中最为成  相似文献   

5.
公元2001年9月11日晚上(北京时间),世界上所有的新闻媒体几乎都在播放一条同样的消息: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美国遭受了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伤亡惨重。这次“珍珠港事件”(亦称“9·11事件)与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相同的是,袭击的都是美国拥有主权的本土目标,使美国都遭受了重大的损  相似文献   

6.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鉴于情报漫无头绪,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成立了“战略服务处(简称OSS)”,负责整合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1947年7月,OSS变成了CIA,即大名鼎鼎的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7.
朱京斌 《环球军事》2010,(14):44-45
零式战斗机是二战中日本海军生产数量最多,战绩最好的战斗机。珍珠港事件后,零式战斗机曾一度统治了东南亚上空。直到半年后,日军的一次事故,才让盟军找到了打破零式神话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1944年2月,美军中太平洋第5舰队采取突然闪击战术,袭击了日军驻守的特鲁克岛,为美军太平洋战略反攻铺平了道路。此战,由于美军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使特鲁克岛成了日本人的“珍珠港事件”。  相似文献   

9.
张晖 《军事史林》2013,(9):39-45
珍珠港事件是罗斯福总统欲擒故纵的“苦肉计”?还是美国麻痹大意后的“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宗霁 《宁夏科技》2001,(9):91-91
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令全世界为之震惊,令美国人世代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军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战,美国海军损失惨重。珍珠港事件的突然爆发,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1943年12月,德国纳粹空军对意大利东南部港口巴里实施大规模空袭,给盟军造成了重大损失。西方一些军事史学家甚至将它称作“第二珍珠港事件”。在此次轰炸中发生的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被隐瞒了许多年——一艘装载着大量芥子气的轮船当时正在港内,许多人因此成为了化学武器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2月7日爆发的珍珠港事件,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编队中的“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瑞鹤”“祥鹤”等6艘航空母舰携带的360架战斗机、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发起突然袭击,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在半年之内  相似文献   

13.
肖甜甜  闻舞 《环球军事》2011,(24):52-53
今年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爆发70周年。1941年12月7日早上7点55分,183架日本舰载机偷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的8艘战列舰中5艘被击沉,3艘受重创,全部丧失了作战能力。这次偷袭造成美军40余艘舰艇或沉没或毁坏,陆海军飞机250架被摧毁,人员伤亡超过3700人。  相似文献   

14.
1939年10月15日凌晨,英国海军的“皇家橡树”号莫名其妙地爆炸沉入海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主力战舰被击沉在自家的军港里,833人死亡,这起比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早了整整两年的事件后来被比作“英国珍珠港事件”。是谁颠覆了英国海军引以为豪的“皇家橡树”号呢?直至战后,人们才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1885年出生在美国东海岸帕拉特卡市,17岁时考入西点军校,成为西点军校1900级中年龄最小的新学员。毕业后,史迪威到远在菲律宾马尼拉的第12步兵团服役,不久随美国著将领潘兴将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史迪威先后两次来到中国,并成为美军少有的“中国通”。1955年史迪威再次来华担任武官。珍珠港事件后,他被提名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来到中国参加对日战争。  相似文献   

16.
实物背景介绍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BB 55)战列舰在纽约海军造船厂铺设龙骨开工建造,1940年6月13日下水并干次年4月9日在纽约入役。“北卡罗来纳”号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完成了海试,在加强了战斗准备之后,于1942年6月10日加入太平洋舰队。1942年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展开行动。这时,“北卡罗来纳”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的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在中国,太平洋战争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改变了已坚持四年半之久的抗日战争的局面,使它终于同世界各国反法西斯的斗争直接汇合起来。日本对中国公开的军事侵略,实际上早在1931年9月18日沈阳事变就已开始;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9年9月德国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印将购俄先进导弹 美研制长续航时间无人直升机 俄罗斯发展新一代作战飞机 俄六颗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波音赢得发展NMDC(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合同 美设特别机构研究预防“电子珍珠港事件” 美试验成功能截击导弹的激光武器  相似文献   

19.
谁人不知“珍珠港事件”? 这场浩劫被无数军事家分析、揣度,也被无数文学家描写、叙述。但最近有消息说;日本人的这次越海奇袭竟是受到了一部科幻小说的影响,这岂不是“奇上加奇”。美国前不久出版了一本名为《拜沃特——创造太  相似文献   

20.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0,(10):63-63
谁的名言 “我最担心的是,我们所做的恰恰是唤醒了一头沉睡的雄狮。”这句据说是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的感慨之语,其实是美国人在上世纪70年代杜撰出来的。《虎、虎、虎》电影脚本作者只是借用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