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扼要论述了孙中山的慎战思想、“以德服人,非以武力服人”的军事道德观念,“救国救民,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军人人生观、军人“须具忠、智、仁、勇和决心”的军人道德规范以及“知难行易,身体力行”的军人道德修养观。  相似文献   

2.
“听党指挥”是军人道德规范的第一条,在军人道德建设中处于统领地位。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拥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出色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是革命军人道德修养的核心内涵,言行举止的最高准则。学习和实践军人道德规范,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听党指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军人群体中,多元文化的撞击,军地物质利益差异的扩大,军事变革对军人素质要求的提高,使部分军人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导制人才流失和消极情绪增长,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探索解决军人心理冲突和矛盾的有效途径,对军事变革中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抓住重点把握时机发挥作用──某猎潜艇大队军人道德教育的几点做法38013部队政治部38013部队猎潜艇大队在开展军人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总政《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规定》规范教育实践,依据道德修养规律,加大依法治教力度,着力增强军人道...  相似文献   

5.
人在社会生活中是个体与社会不断进行互动的过程 ,情感的体验与互动对自我角色的认同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在军事实践中 ,帮助军人个体积极进行角色情感体验。一是帮助军人积极正确的认知军人角色。首先要帮助军人正确树立“参照系” ,正确评估军人社会地位 ,认清自己在国防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军人职业的牺牲奉献性。其次 ,要确保军人在报名后到入伍前的军人前社会化过程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的拥军热情高 ,军人的兴奋点和期望值就大 ,即使将来有挫折和困惑也能坚持 ;征兵干部形象好 ,军人将来就能够安心部队学习、训练和生活 ,牺牲…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军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冲突和挑战。因此,对军人道德冲突的发生要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为什么会有道德冲突?道德冲突,作为众多社会冲突中的一种,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面临道德选择时遇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相互矛盾的一种处境和状态。每当社会处于急剧动荡、人种大迁移、民族大融合、社会变革时期,总要伴随着一场剧烈的道德冲突。在我国目前进行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军人的集团意识是军人集团心理和集团思想的统一。集团心理是军人对于军队内部认识一致、情感认同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体验。集团思想则是军人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等思想综合内化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因此,...  相似文献   

8.
战斗精神是在人的攻击和防御本能基础上生发出的一种高级精神状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体现。对军人而言,战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机智果敢的战斗作风、忘我拼搏的牺牲斗志、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从军人战斗精神产生的心理基础来看,它是军人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动,而三者之中,情感的力量又非常突出,离开了爱恨情仇的情感支撑,人们难以获得持久而深厚的战斗动力。人的情感总体上可分为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大范畴,其中道德感无疑是与战斗精神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成效…  相似文献   

9.
66168部队以“立足本职岗位,践行道德规范”为主题,在战士中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他们紧贴战士思想基础,坚持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帮助战士强化道德意识、矫正道德偏差、提高道德修养,较好地激发了大家践行《军人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促进了部队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人格”多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精神和心理特质的总和。研究人格的特征和军人人格的基本内涵及核心内容,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人格重新构建具有时代意义。我们应以道德、才智、情感、气质为基点,加强新形势下重构军人人格的实践环节,并从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抓教育、抓典型、抓经常、抓规范等四个环节保证重构完善的军人人格。  相似文献   

11.
军人职业是社会职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军人和战争相联系,不是投入战争就是准备战争,战时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平时要执行战备训练和日常勤务等任务,个人的一切要绝对服从国家军事利益。军人职业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牺牲性。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军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道德矛盾和冲突。这主要表现为:1.分居生活的无奈与困惑。军人肩负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往往要远离自己的亲人,赴边守关,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常相厮守。军人家庭大都是分居的营以下干部、战士的家庭,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分居的,营…  相似文献   

12.
构成管理者人格魅力的因素包括品格因素、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管理者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是管理者素质的重要内容,并同管理效益紧密相关。加强道德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风度和投入真挚情感是管理者人格魅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卢冀宁、汪维懋编著,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边塞诗词选析》作为”当代军人文化道德修养丛书”之一,精选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历代边塞诗词263首,——注释并加赏析,为广大军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散发着战地黄花的奇香.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实施情感教育 ,可以使学生在吸纳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的人。正确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不仅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还要熟悉情感发展及情感教育的层次 ,灵活运用以声传情、设疑激情、想象生情、以理导情等方法 ,使学生进入情感氛围 ,加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军人,不少人脑海里便会出现"坚强"、"勇敢"、"奉献"等赞美之词。无论是坚强还是勇敢,体现的都是一种角色期待。可是作为芸芸众生之普通一员,军人也经历着和常人一样的情绪和情感,比如说  相似文献   

16.
军旅文学是对军人情怀的一种凝视。军旅文学以浓烈的笔墨吟咏军人情怀的高亢与壮美。只有在军旅文学中我们才能找到丰满结实的情感画面,找到那些令我们感动敬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军人人格 ,既具有人格的一般特性 ,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它是指军人在军事组织和军事生活中形成的 ,在其军事行为和军队内部关系及对外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军人人格是军人品德素质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如能正确地认知自我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情感饱满适度 ,意志坚强可控 ,富有事业心 ,具有创造性 ;智能结构全面合理 ,言行举止文明优雅等。同时 ,军人人格还应具备军事职业所要求的人格素质 ,如优良的军事技能 ,强健的军人体魄 ,鲜明的政治立场 ,严明的组织观念 ,崇高的思想境界 ,高尚的职业道德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士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具体地说,它是由军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心理过程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是认识、情感和意志因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李志军 《政工学刊》2003,(11):43-44
特招地方大学生的“军人职业适应期”一般要经历兴奋期——冲突期——协调期——稳定期几个阶段。在这几个时期,特别是在冲突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要迈好军旅人生第一步,关键在于针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20.
来点血性     
徐贵祥的《高地》是一部男人味道很足的小说:两个默契的军人因为一场“双榆树战斗”而感情断裂,一生都在谁应该登上高地建立头等功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为了捍卫荣誉、争夺精神高地,严泽光和王铁山的军人生涯跌宕起伏,盘根交错,他们演绎了一场男人之间史诗般的战斗。作品极力张扬军人的品质,呼唤军人应有的血性。严泽光和王铁山自解放战争以来40余年的情感与命运纠葛:他们因为同时爱慕女兵杨桃而参军,不料杨桃在战争中“牺牲”,后来发现杨桃居然还活着。最初的“爱情争夺战”升级和变形为关于军人荣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