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当前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规划的问题,在分析装备保障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体系结构,采用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方法,从能力视图、业务视图、系统视图和服务视图4方面对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体系结构进行了具体设计,可为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视图建模思想,采用企业建模方法,构建了装备保障业务"组织-资源-过程"3维描述模型,分析了各维模型的建模方法,并通过装备保障业务实例阐述了各维模型的实现过程。研究表明:所建的3维描述模型既能实现装备保障业务的全面描述,又简化了模型体系的复杂程度,为理解装备保障业务活动、开发综合集成信息系统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分散、标准不统一、难以有效集成的问题,提出了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策略。设计了由业务系统、交换环境、分布式数据存储以及应用集成等4部分构成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框架,对新建系统、能改造的和不能改造的已有系统进行了集成设计,得出了装备保障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部队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以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讨论了基于异构数据源整合与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技术与实现模式,论证了基于异构数据源整合在部队系统集成应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多数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指技分离、功能单一和技术体制各异的现状,从转变军械装备保障模式这一目标出发,研究并明确了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集成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网络化智能集成思路,并初步构建了集成系统的结构。通过对现有的军械装备保障模拟训练系统的集成,能够满足多样化装备保障任务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用基于本体和UML的需求分析方法来建立天基信息支援下装备保障系统需求模型;建立了天基信息支援下装备保障系统需求本体元模型、语义模型并给出了建模算法;以天基信息支援下机步师装备保障系统为案例,依次建立其装备保障角色关系模型、装备保障活动模型和装备保障信息模型,然后用UML的表示方法对本体模型进行描述,详细阐明了基于本体与UML建立需求模型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宝山  郝伟 《国防》2012,(5):57-58
一、着眼系统集成,打牢信息化装备建设基础边海防部队信息化装备建设要紧紧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这一根本目的,借鉴全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在现有成果向科技管边控海能力转化上用真功.一要着力优化装备体系结构.边海防部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指挥控制要素、情报侦察要素、信息网络要素,是边海防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主体.在装备建设过程中,应着眼长远,按照“填平补齐、优化完善、系统集成、体系聚合”的建设思路,将现有的指挥控制、侦察情报、通信网络、执勤巡逻、综合保障等装备系统进行有机重组,以期形成远处能警、近处能控、全域能通的边海防信息化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的现状,具体介绍了SOA的概念、技术标准和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SOA的系统集成体系结构及其在指挥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及集成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问题,基于OSGi技术,设计了一个通用的装备保障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构建了装备保障信息平台.通过插件、构件、子系统不同层次设计和核心运行平台、业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层次划分,形成了开发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通过实践验证了该体系架构是解决业务需求、运行环境多变的复杂软件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探索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问题。首先分析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基本依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目标定位,即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随需应变保障,并从保障主体、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职能、供应模式、管理模式和维修模式7个方面阐述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表现形式,为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战区装备保障力量的问题,借鉴外军经验,立足我军实际,从整体保障效能目标出发,区分诸军兵种一体、各层次各专业一体、军民一体3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三军联合保障、纵横联动保障、军地综合保障3类一体化装备保障组织形式。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大保障"体制,加快提升战区部队体系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浅析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背景,立足现实装备保障体系基础,着眼未来装备保障体系发展,从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基本特征入手,在树立一体化保障观念、建立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编配合成多能的保障力量、构建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分析了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DoDAF的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琦 《国防科技》2013,(6):56-61
美军DoDAF体系结构框架是一种重要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标准,对于保证武器装备系统之间可集成性、可互操作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支撑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统一建模过程,优化体系结构和控制变更影响,文章力图在“能力需求牵引”作战思想指导下.提出基于DoDAF标准的结构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采用DoDAF基线产品与用户自定义产品(基于“适用”原则)相结合的方式,从建模框架、流程、方法和支撑产品等方面对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由于使用结构化建模方式,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与开发了相关的基础建模产品,从而使得模型更具针对性,建模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和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装备保障系统建模中存在的沟通周期长、应变能力弱和模型可重用性低的问题,研究应用DoDAF中的作战视角来进行装备保障系统描述,介绍了DoDAF的演变和作战视角下的模型,提出了基于DoDAF的装备保障系统建模过程,最后通过装备维修保障的实例验证了该建模过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哲  刘力  李勇 《国防科技》2017,38(4):023-028
网络空间攻防技术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地位日趋上升,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超前布局、优先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文章系统梳理了主要国家在态势感知技术、攻击技术、防御技术、控制技术、支援保障技术等领域所取得重要进展和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和前瞻了网络空间攻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和描述装备保障指挥控制,提出将UML与工作流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指挥控制建模的方法,并从过程视图、组织视图、资源视图和信息视图4个方面给出了装备保障指挥控制工作流模型实例。  相似文献   

18.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装备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军存在着装备保障力量层次分布不合理、装备保障力量编配不科学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系统动力学,从战略、战役、战术的总体角度出发,分析了装备保障力量构成要素的总体因果关系,并在Vensim中对装备保障力量进行了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装备保障力量层次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