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民技军用是大势所趋,其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势差、高技术的军民兼容性是民技军用的客观基础;第二,军事领域的经济与技术需要是民技军用的重要牵引;第三,民用领域技术拥有方的效益追求是民技军用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民技军用”是指将民用技术用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加速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时期,“民技军用”的作用显著上升。本文归纳和剖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做法、动因和保障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民技军用”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3.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 推进民技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民技军用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军工单位、民用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必须要突破现有状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民技军用的创  相似文献   

4.
王保存 《国防》2005,(1):70-72
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发展的非常时段,“民技军用”的作用正显著上升到事关国防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成败的战略地位。一、推进“民技军用”的基本动因“民技军用”是一种“双赢”战略,对军地双方和整个国家都有好处,尤其对加速推行国防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实行“民技军用”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世界各主要国家推行“民技军用”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民用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两用性和先进性,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进而尽快建成信息化军队。具体地说,各国重视“民技…  相似文献   

5.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移植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民技军用要触动到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军工单位,民用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群体。必须要突破现有状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发挥各方面优势,建立民技军用的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协调发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民技军用是指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的一种工程技术开发活动。在民技转军用的过程中,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建立民技军用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军民通用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外军"民技军用"促进武器装备研制的特点、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民技军用是建设高科技创新型现代化国防的战略措施,也是建立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机制,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紧研究推进民技军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鹏 《中国军转民》2006,(11):12-12
2006年11月9日,全国信息技术“民技军用”高科技型企业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信息产业部成立8年以来首次召开的关于信息技术“民技军用”的会议。这次大会是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速信息产业“民技军用”的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等领导为会议发来贺信。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发表了重要讲话。10位两院院士、20位将军、以及全国各地250家民营企业,4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必须加快“民技军用”步伐。世界主要国家“民技军用”的主要做法是:建立军民一体化国防工业体系;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国防信息基础设施;扩大民品特别是现成民品的采购;改革军用标准体系,提倡采用民用规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推行“民技军用”策略,必须做好以下四点:更新传统观念,改革军工体制机制,对相关民营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建立军民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