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5年6月,毛泽东、张国焘率领两支红军主力队伍,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会师后,张国焘坚持南下,反对中央的北上的方针.张国焘甚至想以非常规的方式胁迫中央跟着他南下,红军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命运抉择.毛泽东毅然与张国焘分道扬镳,带着红一方面军走出是非之地,踏上艰难而又光明的北上之路.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党史界一直认为朱德、毛泽东会见和会师的地点是江西宁冈龙江书院。张曲等人通过考证提出新的见解是:两支部队会师有一个过程,先是朱、毛两部的部分队伍在湖南资兴城郊和龙溪洞会合,全部会合则是在酃县沔渡圩。朱、毛第一次会面地点是在酃县十都圩。而宁冈砻市则是后来召开会师庆祝大会,宣布成立红四军的地点。其简要过程是: 1928年元月,朱德、陈毅和湖南特委发动湘南暴动。3月上旬应湘南特委要求,毛泽东率领工农革  相似文献   

3.
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特别是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有的说六次会师,有的说七次会师.笔者认为应该是八次会师:红2、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红7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10军在江西重溪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25军与陕甘红军在陕北永坪会师;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在陕北甘泉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4.
纪念长征做红军传人胡立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先后经历了整整两年时间。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60周年了。在长征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5.
王尔琢(1903~1928),湖南石门人,21岁时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度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他先后参加平息广州商因叛乱、东征和北伐。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暴行,他发誓不铲除反动派坚决不理发,不刮胡子,因而蓄下一头长发和满脸络腮胡子,人称“军中美髯公”。1927年,他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赣湘,发动湘南暴动。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简称‘”红四…  相似文献   

6.
梅兴无 《军事史林》2016,(12):52-56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时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搞分裂,另立“中央”,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危机.一直坚持在南方的红二、六军团,成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双方争取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刘铁林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究竟有多少?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前有过多种提法,其中比较权威的提法有三种:一是毛泽东主席在1971年南巡讲话时所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军事史林》2016,(12):45-51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部的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8月,两个方面军混编为左、右路军北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等率中央机关和前敌指挥部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红军总司令部随左路军行动.张国焘对待北上方针是口头上拥护,实际上抵制.他不顾中央的一再劝告,顽固地推行错误的南下方针,直至另立“中央”,分庭抗礼.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南下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9.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起义的农军,经过艰难曲折,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了。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当时毛泽东35岁,陈毅27岁,彭德怀30岁,年龄最长的朱德也才42岁……所以,青春一直是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春天的井冈山,鸟语花香,处处绿叶舞动,一片生机盎然。3月18日,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开展“学党史砺初心、新时代新担当”主题活动,引导大家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诞生的古田会议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标志着我军建军思想和政治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对我党我军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刻了解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对于永藻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开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及湘南起义的农军,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  相似文献   

11.
“东井冈”在红军初创时期的历史作用王书范“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陈毅诗词选集》1977年4月版,第3页)这是陈毅元帅在1929年2月,随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至江西省吉安地区的东固苏区时,对东固苏区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 4军(即朱德、毛泽东红军第 4军前身),是一支功勋卓著的人民军队。该军成立距今已有 70多年。由于时间久远,中间又经历了长期战争,所存文献资料很少,有关研究工作难度较大。这支军队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至今仍然模糊不清。   本文试图通过现存的有限文献资料和当事者的回忆,以及有关的研究成果,对这支军队成立前后的情况作一些新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   一、工农革命军第 4军最早成立于湘南起义初期,军长朱德,党代表陈毅   目前学术界认为,这支部队成立于朱德、毛泽东两部会师后:…  相似文献   

13.
朱德于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红军总部、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长征初期,朱德对博古、李德的瞎指挥导致红军处处被动挨打十分不满.想方设法减少红军的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后,朱德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赞同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不久,由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举动,朱德被迫随红四方面军南下。其间,在处境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与张国焘右倾分裂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努力说服争取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为最终战胜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取得长征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两军在苏北白驹会师是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但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无完整的文字记载,这就给历史留下了缺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等资料以及《黄克诚回忆录》和粟裕大将的回忆文章中也都是笼统地讲“八路军先头部队”.那到底谁是八路军的先头部队?对此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统一.现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对会师的“八路军先头部队”试作考证,抛砖引玉,以就教于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大事备忘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性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之一。1904年4月5日,侵略西藏的英印联军从古鲁出发,北犯江孜。西藏人民江孜抗英战争由此爆发。11日,英印联军占领江孜。1928年4月中下旬,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分武装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0年4月15日,中央军委颁发《军事工作计划大纲》,决定全国红军集中组织、统一指挥,全国红军都要集中于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之下。同时,对军团以上的指挥机关和有关地区红军的编制也做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1929年2月,转战赣南的红四军与红二、四团在东固胜利会师。东固会师使红四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是红四军发展的新起点,为其开创赣南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休整补充;东固革命根据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建设经验和飘思不定的游击战术为红四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全国斗争形势的需要,命令红四方面军的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及总部西渡黄河,以打通通往苏联的国际通道,为抗日战争建立巩固的西北后方。11月10日,过河部队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相似文献   

18.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懋功的达维会师。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红四方面军领导人,提出继续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8月,会师的红军编为左、右两路军分头北上。9月  相似文献   

19.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20.
悠悠祖厉河,巍巍会师塔。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历经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在甘肃会宁实现胜利大会师。自此,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画上句号,中国革命开启了崭新篇章。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意志象征:会宁,也因三军会师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