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伍快一年了,不知为什么,面对连队干部、甚至老兵班长的问话,我总是感觉紧张,有时连话都说不清楚。说实话,我心里感觉有些害怕,也不知道怕什么。我感觉自己有时好像在无意识地躲着连队干部,也不敢主动担当任务。”一位战士谈到自己的烦恼时,这样说。  相似文献   

2.
做 好战士父母来队的接待 ,是连队干部的重要工作。战士父母来队 ,或是因为出差顺路 ,或是专程探望 ,多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在部队中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连队干部要热情接待 ,积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如实向他们介绍战士在部队中的各种情况。在接待来队的战士父母时 ,要切记“五忌” :一忌 :接待时笑脸迎富 ,冷眼看贫。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个战士家庭状况的差异 ,有的战士家庭富裕一些 ,有的家庭则相对贫困一些 ;有的战士父母身居高位 ,有一定的权势 ,而有的战士父母则可能是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连队干部在接待时应该一碗…  相似文献   

3.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前不久,笔者到某部去看望战友,发现不少战士进连队干部房子,不是报告、立正、敬礼、严肃正规,而是弯腰、敬烟、点头、嘻嘻哈哈。一些干部也随便对战士逗笑取乐。当谈及此事时,连队干部却说:连队嘛,太“正规”了,显得“死气”,随便一点,才显得官兵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边防某团当干事时,就听一位参加过边防巡逻的战士说:“如果下辈子再当兵,我还要选择边防军……”后来组织安排我到连队任职,让我有机会走近热带雨林,亲历边防巡逻。连队有一个“传统”,对新调来的干部都要“特别”关照几天。所以,战士们早把防蚊帽、风油精、地图及轻武器等巡逻物资给我备好了。巡逻队由两名干部和14名战士组成,连长张平带队。在张连长的指挥下,巡逻队快速登上巡逻车,消失在茫茫原始森林中。40分钟后,车行至南欠河畔。南欠河的美丽超出了我的想象。远远看去,宽阔而平缓的河面烟波浩渺。偶尔飞来的几只小  相似文献   

5.
莫搞内部消化怀信某部一名战士,入伍前有过小拿小摸劣迹,入伍后仍手脚不干净,连队干部出于对该战士的“关心”,只是“内部消化”了一下。后来,这个战士发展到偷连队面粉卖给老百姓,受到严肃处理。出了问题搞内部“消化”的现象,应引起各级的重视,这是治军不严的一...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怪现象一次下连队蹲点 ,通信员周到的服务让笔者感到很不舒服。他不仅帮我铺床叠被 ,洗碗刷筷 ,而且连挤牙膏、擦皮鞋、倒洗脚水这些活儿都抢着替我干了。我不让他干 ,他倒说 :“首长您别客气 ,我们都干习惯了。”就这个“习惯”现象 ,笔者在某团几个基层连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许多官兵对此现象真的习以为常了。三连士官刘林谈道 :“在官兵们的眼里 ,通信员、军械员、卫生员就是营、连干部的‘保姆’ ,整天围着领导转 ,从来不用搞训练。”二营卫生员李振东对笔者说 :“平时很少有战士到我这儿拿药 ,他们看病一般都到团卫生队 ,所以…  相似文献   

7.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8.
1996年的夏天,我在宽甸大山深处的一片红色营房里。我那时的军衔是列兵,职务是某部“红四连”战士。那是一个普通的夏天,营房周围是跟我一样茂盛生长着的庄稼。连队开拔到另外一处山里夏训后,我因为营救导员直接点名,跟一个河北老兵一起在营区留守。留守,除了看管连队那一排空了的营房外,更主要的是看护属于我们营的那一大片苞谷。我跟河北老兵的分工明确:老兵在家,管连队圈里那群嗷嗷叫的猪和菜地里那几畦嫩生生的小菜;我上山,看护那片苞谷。山,其实是万千大山中一块矮了好半截的大土丘,在军事地图上叫高地,是我们营  相似文献   

9.
老兵饺子     
又是一年老兵退伍时,禁不住想起了“老兵饺子”。我曾经生活过的连队,驻守在黑龙江边防线上。连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老兵退伍时,全连都要吃饺子,而且要连着吃三天,我们称之为“老兵饺子”。那一年天冷得特别早,过冬的蔬菜、肉食还没贮备好,雪已经把我们盖了起...  相似文献   

10.
那是1975年秋,当兵已三年的我,从分部文艺演出队回到老连队锻炼。说是锻炼,实际上是组织上想培养我,到基层解决入党和提干问题。虽说我在连队只是个“二班副”,但由于身分前景“特殊”,加上能写会说有“两把刷子”,所以顿受连领导青睐,经常被“请”到连部,给连长指导员“出点子”,写材料。很快,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开始了。那个时代的连队,激情燃烧,什么事都想打个“响炮”,夺个“头彩”。一天晚上,胡连长、杨指导员把我找到连部,说,今年咱连的老兵退伍工作一定要搞出点名堂。这两年你在外面跑得多,眼界宽,想想有什么好点子、好经验。当  相似文献   

11.
点名是我军条令规定的一项重要日常性工作。它不仅是基层连队落实上级指示、开展其他工作的“宣传窗” ,也是日常管理、作风建设的“加油站”。然而现实中 ,许多基层战士都十分害怕连队的晚点名。原因是 ,有些干部在点名时随随便便 ,不按条令开展 ,或喜欢“论持久战” ,一讲就是半小时 ;或板起一副冷面孔 ,形式单调 ,语言粗俗 ;或内容庞杂重复 ;有的还进行政治教育等其他工作。如此 ,非但没达到条令要求的点名应有的效果 ,反而让战士产生厌烦情绪 ,不利于连队工作的开展。连队干部要开展好点名工作 ,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严格用条…  相似文献   

12.
帮建后进连队赶队是全军大抓基层的重要内容,是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推动部队建设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帮建过程中,要禁忌六种错误倾向。(一)忌频繁换班子。班子是连队建设的核心,坚强支部是帮建的重要内容。然而少数领导机关受“能人治连思想影响,往往把连队后进的原因全部归咎到班子身上,简单地认为只要班子一调,主官一换,什么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比如,有个连队3年内支部调整4次,换了7位主官,结果是班子新人不断,连队面貌依旧,干部不愿去,战士不想干,严重挫伤了赶队的积极性。因此要客观分析连队的具体情况,不能以偏概全,事事…  相似文献   

13.
让“狐雁”归群─—谈对不合群战士的引导杨延峰在许多连队里,总有那么几个象是在飞行中掉了队的孤雁一样的不合群战士,这些战士性格独特,独来独往,时间一长,他们很容易坠入后进层。因此,认真做好不合群战士的引导工作,让“孤雁”归群,就是带兵过程中必须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下基层时认识了一位连队文书。最近,他来电话说是主动要求到战斗班“锻炼”了。这位战士不仅懂点“琴棋书画”、板报出得好,而且上面要点材料、战友立功受奖的事迹也大都由他执笔。干得挺好的为何“辞职”呢?在我反复询问下他才道出实情:连队干部时常让他买点日用品、买包烟什么的,却又常忘付钱,自己又不好开口要,实在垫不起,只好“辞职”。据了解,在基层类似现象不为鲜见,不仅干部中有之,班长、骨干中也为数不少。为何一些干部、骨干如此“健忘”呢?细细想来,缘由并不复杂:因为工作繁忙,百忙之中真就给忘掉了,此其一;因为钱数不多,三元…  相似文献   

15.
吴爱民,内蒙锡盟人,1985年9月入伍,上校军衔,研究生学历,历任职务:连长、作训股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现任职务:北京军区某大功团团长,被军区评为“优秀旅团主官”和“学习成才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8年初,我从老山前线回单位后就直接走马上任特务连连长岗位,刚到连队之初,连队的状况确实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由于连续几年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连队的组织纪律基本上到了废弛的地步,战士不假外出的现象非常普遍,至于生活制度不落实,到了起床时间不起床、操课时间不操课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眼前这种景象与自己上任前…  相似文献   

16.
以理治礼     
以理治礼郭恒光,李学军,刘令滨“无礼难办事,不送不放心”,这是部分战士在处理事关切身利益时存在的一种心理。某团五连干部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坚持公道正派,以“理”治“礼”,既矫正了官兵的心理偏差,又密切了官兵关系,净化了连队风气。战士们普遍反映,在我们连...  相似文献   

17.
谈军人不谈军校生那是到中国不去北京,谈军校生不谈他们的感情那是到北京不去长城。为什么?有诗为证: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爱情扑鼻香。你瞧瞧就知道了。刚入军校之时,队干部就给我们打了一个“霹雳”,又下了一场“暴雨”:不许谈恋爱。当下,“恸哭”者有之,窃喜者有之。“恸哭”者长叹四年“出家”如何度过,窃喜者欢喜“出家”四年了无牵挂,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个别“有情人”终于寂  相似文献   

18.
表情     
其实我不想走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耳 边响起驼铃声”。隆冬 时节,紫荆花开,又 到老兵退伍时,那枝 头的一朵朵红花犹如 老兵们一双双哭红了 的眼睛,噙着依依不 舍的泪水,我在驻湛 92510部队送老兵的队 伍中,目睹了这一幕 难忘的情景。没想到, 从不轻易被感动的我 在按下快门的瞬间里, 眼角竞也不觉地湿润 了。 (姜慧圆/摄影)  相似文献   

19.
驭手班往事     
在我军炮兵的编制中,军马已被取消十年了。但是,在驭手班喂马的往事我是不会忘记的。说是马,其实是一群骡子。不像农民使唤牲口叫“大青”、“枣红”一类的名字,而是统一的数字编号剪在军马的后屁股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剪一次,否则毛一长就看不出来了。这些骡子的工...  相似文献   

20.
组建初期:干部带头刮船底汗流浃背全曝皮"银川"舰组建后舰上官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刮船底,1975年"银川"舰入坞以后,舰底下有海蛎子,当时都是舰上的干部、战士自己用勺子一点点刮下来的,现在这些活都由船厂做了。那时候,"银川"舰上大部分战士部是1971年入伍的,1970年入伍的就算老兵,其余的战士都很年轻,后到舰上来的。舰上战士包括70年的老兵都没刮过船底,都是舰上干部们身体力行,从搭架子等前期准备工作到具体刮的方法,带着战士一块干。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