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祖国需要我     
2007年3月13日,在河北省科工办主办、《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协办的“军工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河北省科工办主任王昌专门为我们推荐了一个DV,里面是中核四零四厂的厂歌《祖国需要我》。这是一首响亮、美妙的歌曲,透射出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首歌歌词表达了四零四厂职工身在隔壁,为祖国核事业甘愿奉献,艰苦卓越的爱国精神,热爱自己的工厂,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自信心。同时,我们也欣慰地感觉到,军工文化建设在国防工业系统已经进入了系统化、科学化、艺术化的成熟发展期,这将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期我们特为读者对荐了这首动人的歌曲。我们也期待军工人有更多更好的歌曲,来塑造新世纪军工人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2.
贯穿他军工生涯的关键词是:保军报国,争创一流。 执着事业的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毫无保留融入到国防建设事业之中,笃守信念的他,在事业追求中毫无遮拦袒露着本色率直的性情.无怨无悔地书写着成功而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贯穿他军工生涯的关键词是:保军报国,争创一流。执着事业的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毫无保留融入到国防建设事业之中,笃守信念的他,在事业追求中毫无遮拦袒露着本色率直的性情,无怨无悔地书写着成功而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孙毅 《政工学刊》2007,(10):48-48
“是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人活着就要尽责,我要让自己的生命在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事业中燃烧。”这是方永刚教授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博大的感恩之情和报恩之志!他对事业的忠诚、执着、拼搏、求实的精神让我们无比感动;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4,(8):36-37
小平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地,他都给那里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今天,可以告慰小平的是,军工人没有辜负他的殷切希望,他所关怀的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他对军工人的关怀,正在化为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发展的无穷力量!  相似文献   

6.
军工战线有这样一批敬业报国的英模人物,他们忠诚于国防事业,立志献身国防建设,在工作岗位上用心血、用汗水绘制着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最美图画。他们是我国军工的脊梁,堪称国防战线“最可爱的人”。本期选介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三人,他们有在国家战略工程中屡建功勋的科学家、有立足岗位作出卓越贡献的工人、有严守质量关的军事代表……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8,(5):31-31
从1978年至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这30年,是国防科技工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30年。军工人同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一道,经历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30年中,国防科技工业的面貌一新,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日新月异,军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向来是一个既生产物质产品又生产精神产品的领域。从较早的"两弹一星"精神,到时下的载人航天精神,军工系统总能够以甘于寂寞和无私奉献在时代的风景上留下印记。今天,吴大观又以自己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执着,几十年为航空动力事业的殚精竭虑续写了军工精神,丰富了军工精神,为我们树立起一座道德的丰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2,(13):21
援疆干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田百春同志来援疆没有夹杂任何的功利思想,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对援疆事业的积极参与。他2005年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当时报名援疆的时候,刚刚结束了驻港任务,组织上并不赞成他的这一决定。但是田百春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他想亲自见证援疆事业的发展,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热爱。最让我感动的是田百春生病后,面对病魔的那种沉着和达观,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每次去看望田百春时,聊天的内容都是关于兵团的事,工作上的事,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每次和他谈话的时候我都忘却了他是一个癌症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推动军工文化建设向纵深领域发展,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军工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全社会关心军工、热爱军工、投身军工、建设军工的热情,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今天刊发一些观点,以飨读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军工人以及谋求军工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踊跃参与。——编者  相似文献   

11.
军工人铸就军工魂。建党85周年前夕,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了一台军工人自编自演的大型文艺晚会——“军工之歌”,深切表达国防科技工业系统130多万职工对党的无限忠诚,讴歌军工事业的辉煌成就,宣传军工系统的英雄群体,展现军工战士的时代风采,为深入开展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拉开了新的序幕,收获了军工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阶段性成果。唱响军工之歌“我们肩负着民族期望,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追求着理想远离了爹娘,放下背包就是故乡。把忠诚写在了千山万水,用生命撑起了祖国的脊梁。每当我牵动世界的目光,中国的声音就更加响亮。”这是百万…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1,(11):12-15
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各有关单位:值此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之际,我谨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为推动人民军工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而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广大军工老战士、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3.
<正>"伟大的事业,光荣的使命,重大的责任。"这是每一位从事核动力事业的科技人员内心深处向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步入这个行业开始,那就意味着或许一生都将为之默默无闻地付出、奉献。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是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又恰逢建党一百周年。90年来,人民军工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由战地兵工发展成为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和配套等行业领域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展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9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军工发展历程中的伟大时刻,纪念为军工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弘扬推动军工行业发展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把一切献给党"的理想信念,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开设"纪念人民军工90年"连载专栏,面向全社会征集相关稿件。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新的形势,七〇五所从培育新型价值观入手,大力宣传"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弘扬军工人的优良传统,加强军工文化建设,要求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及敬业精神,牢记光荣使命、献身国防事业,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不懈努力。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水下装备及发射装置总体技术研究所。多年来,我所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包头军工文化广场共分为军工人(军工人物)、军工事(发展历程)、军工魂(军工精神)三部分,本期展示的是第一部分军工人。军工人部分划分为社区军工、军工先锋、军工礼赞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社区军工社区军工单元的景观书牌展示的是来自青山区富强路街道、自由路街道、先锋道街道、青山路街道、乌素图街道的26名社区军工人物事迹。其有教育专家、曲艺名家、快板达人、中国好人、鹿城名记者、最美"五老"、安全卫士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12月25~26日,美丽的昆明迎来了军工行业的新闻工作者们,中国军工记协工作会议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昆明疗养院召开。这次会议是继2005年4月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军工记协)成立大会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军工记协成立近4年来,致力于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在理事会组成人员、广大会员单位和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贯彻"坚持正确导向,发挥综合优势,指导全局工作,展示行业成果,交流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军工质量文化的物化体现是军工质量文化的理念、追求和行为的外在表征,具有形象性和感知性。军工产品的质量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军工事业的使命与责任。特殊的使命、民族的利益和建设强大国防的重任,使军工队伍在质量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名言,如"一次成功"、"预防为主"、"零缺陷管理"、"问题归零"、"一次把事情做对"等,显现了军工队伍对质量的追求和行为目标。特殊的产品、复杂而高风险的系统工程,使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形成了齐抓共管、互为支撑的质量工作系统。高质量的军工产品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品牌形象,是军工产品科研生产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国家战略性产品高质量的象征。具有质量文化氛围的标志和工作环境以特定的标志及各种载体,以有序、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显现具有浓厚军工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以直观的感受,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强化质量行为准则,促进工作质量的不断改进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军工促进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良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贤书 《中国军转民》2006,(10):18-19,22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宣传和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本刊早在2005年下半年,就组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文,并开辟专栏刊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为加强宣传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了“构建和谐军工论坛”:5月23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和本刊在京组织有关专家,举行了“构建和谐军工”高层论坛,从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层面深入进行了讨论;近日,由本刊策划,和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共同组织江西省内的部分军工企业召开了“构建和谐军工座谈会”,与会代表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从企业的层面,实务的角度对于落实“构建和谐军工”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论述,本刊摘发部分代表的发言,以期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本刊热诚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军工企业基层工作者来稿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和介绍经验,为构建和谐军工献计献策。这也是本刊今后宣传的一项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20.
走近李香子,让记者颇感意外。因为我们很难将这位容颜俏丽、身形瘦弱、少言寡语的年轻女性与照顾4位老人、一个孩子,独自挑战人生风雨的人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却是事实。就是这位朝鲜族军嫂,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国防事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独自承载起两个家庭的承担,自己也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她把朝鲜族女性勤劳勇敢、贤淑善良的品格演绎得那样完美,让我们不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