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49年1月10日,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统一整编,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0军,归第9兵团建制。我所在的第1纵队第3师第9团被编为第20军第60师第180团。我在第2营卫生班工作。4月9日,我第60师一举攻占京杭大运河入口要地三江营,歼敌1个营。同时,我第180团和军警卫营、侦察营攻占新老洲,歼敌近1个营,并击退镇江之敌2个团兵力的反攻。4月17日,我第60师在苏北军区警备旅配合下,攻占永安洲,歼敌1个团。至此,我第20军正面敌桥头堡已经全部扫除,为登陆扬中、强渡夹江打好了基础。22日凌晨,我师按军长刘飞的命…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简称新1军、新6军,下同)、第5军、整编第74师(整编前为第74军)、整编第11师(整编前为第18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5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这5支部队在同日寇作战中屡创强敌,成为国民党部队抗击日军的主力。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第5军1936年3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后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1937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200师。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1939年1月,番号又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下  相似文献   

3.
(五)追赠二名一级上将 在国民党军军衔序列中的追赠军衔,主要适用于没有获得过国军军衔的民国先烈和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期间,曾经追赠曹锟、吴佩孚一级上将军衔,以表彰二人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而保持民族气节的义举: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版图的东北端,地处松花江下游,小兴安岭余脉,有一个抗日革命老区——汤原县。革命战争年代,在这个东北抗联第六军诞生地,赵尚志、夏云杰、李兆麟等著名抗日将领率领部队在崇山密林中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如今,汤原县委女书记田立英亲自挂帅抓武装,被誉为北国边陲巾帼书记。  相似文献   

5.
郑磊 《军事史林》2013,(11):35-38
“满洲国”:中国近代第一个伪政权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即宣称要在东北“建立一个由日本国支持、领土包括东北及蒙古、以宣统皇帝为元首的中国政权”。为实现此目标,从1932年9月开始,关东军特务开始策动各地汉奸“独立”。至1933年1月,吉林、辽宁、黑龙江3省及东蒙先后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并建立了伪政权。此后,日寇便开始策动清废帝溥仪到东北建立伪中央政权。  相似文献   

6.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消灭抗日力量,曾对坚持敌后斗争的我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极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的“三光”政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推行“三光”政策。1933年9月,日寇对我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抚顺平顶山村进行“讨伐”时,把整个村庄烧光,残杀居民三千多人。1937年,日寇扩大侵华战争,在南京屠杀了我无辜群众三十多万人。1939年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批转的《关于山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说:中央调我回延安,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由于邓子恢长期在安徽工作,饶漱石代理政治部主任.5月20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共中央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担任华中局副书记兼华中军分会常委.  相似文献   

8.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日寇铁 蹄所至,庐舍为墟,人头落地,其野蛮行迳旷古未闻。1938年11月12日至13日晨,在日本侵略军疯狂攻势的进逼下,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在长沙点燃了一场空前的毁灭性大火,是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大惨剧。  相似文献   

9.
齐月 《军事史林》2007,(7):47-48
何柱国,东北军著名将领,颇富民族气节,在日寇侵占华北时,不顾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首先率军反击。榆关、山海关两役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他既是顾祝同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又是陈诚在保定军校的老师,还与周恩来私交甚厚。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在三方之间奔走,促成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家民族立下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0.
1939年11月4日,日寇第2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1.500余日军,对我晋察冀边区雁宿崖等地进行报复性“扫荡”。我晋察冀军区调动了六个主力团、一个支队和炮兵营等单位在黄土岭(位于河北省沫源县和易县交界处)、上庄子、寨蛇一带设伏。7日下午,敌人进入伏击圈,我军当即展开猛烈攻击。这次战斗,共歼敌900余人,阿部规秀也被我迫击炮弹击中丧命。日寇中将指挥官被击毙,这在华北战场还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也是第一次。敌华北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抗战     
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宛平城附近进行演习的日本驻屯军部队,借口一个士兵失踪,欲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寇的无理行径遭到了第29军官兵的拒绝,但是蓄谋侵略中国已久的日军悍然向龙王庙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并炮击宛平城。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歼灭日军一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方立即制订了派兵方案,获得日本政府通过。日军3个师团立即开赴华北,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序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12.
雄伟的长白山脉横亘千里,滚滚的浑江水奔流不息。在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众多的二道江优秀儿女,跟随杨靖宇将军痛击日寇,血洒白山浑江。在解放战争中“四保临江”的战场上.那里的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保家卫国.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今,在这片英雄辈出的热土上,区长高玉龙抓经济建设不忘支持国防建设的举动,又续写了爱军尚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孙祖战斗是山东纵队在坚持山东抗战,反对日寇“扫荡”的无数次战斗中的一个战斗,也是山东纵队与敌伪的许许多多战斗中,在其组织性计划性与顽强性上说来,比较更接近于正规化性质的一个战斗。这次进攻孙祖的日寇,是由沂水、朱位、东里店、铜井、莒县五个据点里的敌人纠合起来的,除伪军外,日军约四百余人,由沂水敌酋渡边中佐亲自指挥。敌寇这次的进攻目的是企图摧毁岱庄、孙祖等地的我民主政权,打击我军及友军。该敌满以为“皇军”所至,望风披靡,结果实出敌意料之外。四百余日寇死亡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为阻止日寇西进,在郑州东北花园口掘开黄河大堤,致使滔滔黄河水经中牟向东南方向奔泻,平汉线以东中牟、尉氏、扶沟一线,直到安徽、江苏三省40多个县顿成一片汪洋;近90万人葬身洪水,千万人流离失所,并形成连年灾荒的黄泛区。“以水代兵”,,掘黄阻敌,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是为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事件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战斗前,我在红旗上写下战斗誓言1953年7月13日晚上,志愿军发起了金城反击战(1)。当时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54军135师404团1营1连2排6班战士。参加了0111高地的战斗。这天晚上,我军万炮齐鸣,天空都打红了。135师配属67军为主力的中集团,向梨船洞、金城川之敌发起攻击。我所在的1营担任前卫穿插任务,向敌后猛插。那天下雨,我们一口气追了20多里,打到了金城川大桥。  相似文献   

16.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四个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我们第40军编成两个梯队:第118、第120师为军左翼第一梯队,第119师为军右翼第二梯队。我当时任第119师师长,刘光涛同志任政委。云山首战告捷我师万余名官兵入朝后,向预定作战地域球场洞开进。经过5个昼夜的急行军,于10月24日拂晓到达云山以北的草上洞一带。这时,敌人由南向北与我师遭遇,于是我师由军第二梯队后卫部队变成了军第一梯队的前卫部队。我师在云山地区与南朝鲜第1师和美第24师一部首先遭遇。我亲自指挥先头第356团就…  相似文献   

17.
潘宏 《军事历史》2004,(1):76-76
20世纪30年代,苦难的东北首当其冲地承受着外敌入侵的民族灾难,马占山因贫困受诬,怒上黑虎山落草为寇。但在面对日本侵略者时,他毅然率众投军、保境安民,后因屡建战功得到赏识和重用。日军侵占吉林、辽宁后,马占山临危受命,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坚决抵住日寇和汉奸的联合进攻,曾血染嫩江平原。面对强敌,因得不到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哈尔滨最终陷落。马占山无奈独闯敌营施以缓兵之计,他会见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出席了由本庄繁包办的筹组东北“自治”的“四巨头会”,在与鬼共舞的日子里,面对众将的不解与民众舆论的一片哗然,马占山的心境怆然欲泣…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缅印战区,曾经活跃着一支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航空队——“飞虎队”。他们出生入死,打击日寇,屡立战功,驰名世界。 “飞虎队”的历史是与一名叫作陈纳德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陈纳德,就不会有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克莱尔·陈纳德,1893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陈纳德进入哈里逊堡军  相似文献   

19.
<正>一、在英雄部队的关爱中成长我是1947年9月入伍的,在冀中军区十分区75团1营1连5班当战士。1948年所在部队升编为野战军,75团改编为华北军区第7纵队20旅58团。1949年1月,第7纵改编为第69军;3月,第69军番号撤销;4月,改编为北京守备部队第205师,原58团改编为第205师613团。我一直在这个团当兵。这是个主力团,战斗力强。那时候能打仗的部队,只要上级交给它任务,无论牺牲多少人,它也要把任务拿下来。1947年大清河北秋季战役打傅作义16军,我们团硬是拿下了别的部队都没能拿下的据点。  相似文献   

20.
想念军骡     
军骡是一匹往返于连队与阵地、担负给养运输任务的骡子,因为有军籍,兵们叫它军骡。 我接触军骡缘于军校落榜后,连队怕我背思想包袱,影响正常工作.派我到距连队十多公里外的阵地养骡子。原本就觉得"人生不定、前途黯淡"的我觉得伺候骡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