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类很快便发现了太空潜在的巨大军事价值,对太空的军事争夺从此拉开帷幕。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角逐于太空,近200个国家应用航天技术的成果。全世界共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100余艘、月球和行星探测器100多个、载人空间站10多个、航天飞机飞行50余架次、各类应用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4000多颗,其中70%用于军事目的。沉寂了多少亿年的宇宙太空再也无法宁静,军事斗争已如火如荼。太空战场的出现,使陆、海、空、天、信息一体化作战初露端倪,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整体作战优势,预示着未来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九天——太空这一新的“军事高地”之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本将太空安全视为国家太空战略的首要事项,不断加强太空安全能力建设。成立宇宙作战部队之后,太空安全战略向备战太空走向明显。本文分析了日本太空安全战略由“和平利用”到“保守防御”型再到“攻防兼备”型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宇宙基本法》《宇宙基本计划》《国家安全战略》《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文件内容进行研判,得出日本太空安全战略具有致力于太空军事利用、构建日美太空同盟和发挥国际太空规则话语权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10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人类征服太空,从此揭开了一页。随着人类进军太空的步快,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与成几个军事大国对制太空权的竞愈演愈烈。航天技术又称为空术,是一门用来探索、开发和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性工程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指为军事目的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火箭等运载,将各种航天设备送到大气层空间,以执行各种不同目的的,达到不同的军事目的。目前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军事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起源: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火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太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新的制高点,其中卫星运用将是空间作战系统中的主力。美国长期以来都在积极从事卫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工作,虽然在目前太空约700颗人造卫星中,美国就占了300多颗,而且有110多颗是用于侦察、通信、导航、预警等军事目的的,美国军方还是认为这些传统卫星难以满足未来太空战争的要求,五角大楼正在筹划  相似文献   

5.
丁冉 《中国军转民》2023,(23):101-103
现今,一个国家的太空技术发展已成为国家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象征,中东国家也正在努力争取在太空领域中获得优势地位。目前中国与阿联酋以及沙特等国的太空合作渐入佳境,这些范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太空合作的广阔前景。尽管随着美国注意力转向印太地区,中东国家也积极的实施在大国之间多面下注的新型外交战略。但鉴于太空合作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外局势的复杂性,中东与中国的太空合作仍受到自身对西方的依赖性、太空合作的竞争性以及内部的多重发展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4月28日,印度成功发射了一枚四级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10颗卫星送入太空。“一箭十星”的壮举,不免让人联想起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印度,近年来在太空领域为奋起追赶所推出的一系列“偷天”计划。  相似文献   

7.
防务动态     
<正>美出台新国家太空政策提倡发展空间核能美国【白宫网站】近日公布了新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该政策提出,美国开展国家空间计划有六大目标:一是促进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参与国际市场并推动开发活动;二是扩展国际太空合作;三是提高太空稳定性;四是加强太空任务职能的保证性和适应性,防止其遭受各种破坏;五是开展载人和机器人太空探索;六是提高基于太空的对地球和太阳进行观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段宁 《国防科技》2023,(4):81-85+91
随着21世纪进入第3个十年,第二次太空竞赛日益激烈。针对美国这一太空强国,通过分析其太空战略,研究其太空部队、太空军事基础设施的特点以及新太空军事联盟的发展历程,得出由美国主导的太空军事化、战场化、武器化格局已经成型的结论。这种形势对和平利用太空国家的发展战略构成了严重威胁。结合上述分析,为更好地解决第二次太空竞赛带来的风险和冲突,使人类能够共享共有太空、和平利用太空,提出加强和平发展宣传、普及强化太空安全意识、完善太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全球太空深度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大科技计划1、1983年科技攻关计划。2、1986年星火计划,由国务院批准实施。3、1986年3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故又称作“863”计划。它选择了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七个高科技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作为我国研究发展高技术的重点。4、1987年丰收计划,农业部向全国推出“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基层信息5、1988年8月火炬计划,由国家科委组织实施的一项高科技产业发展计划。6、1989年2月基础研究计划。7、1989年燎原计划。8、1990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9、1991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美国目前正在计划重新启动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中大量发展军事飞船,组建太空巡逻舰队。英媒体称,美国空军部长等警告美国的盟国不要对该计划说三道四、“进行任何否决”。如果该计划真的实施,最迟到2014年,美国将成为外太空的惟一“主宰”!对伊战争尝到甜头这项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被命名为“否决”——也就是在没有征得美国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将太空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否决计划”是美国的太空科技——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在阿富汗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做出的。在最近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11.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美国和苏联都在稳步扩大太空的军事利用,时至今日它们都很倚重卫星来增强各自国家的安全。虽然太空常常被称为“新高地”或“军事竞赛的新领域”,但其军事利用并非鲜为人知。军用卫星可用于侦察、早期预警、通信、导航、天气预报和搜集大地测量资料。但是从目前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和对天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益重视来看,太空军事化已明显地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尽管30年来太空一  相似文献   

12.
近日,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披露,美国目前正在计划重新启动新“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大量发展军用飞船,组建太空巡逻舰队,企图在太空中建起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然而,美国要独霸太空,必须要过俄罗斯这道“坎”。那么,两雄争霸苍穹的实力到底孰优孰劣呢? 战略思想 攻防兼备 美国认为,空间资源是美国的国家财产,任何国家对美国航天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6日,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国家太空政策》解密内容,该太空政策由布什总统于8月31日签署。这一太空政策是继1996年美国发布《国家太空政策》后出台的新政策,也是现任美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个太空政策,其间间隔十年。新的太空政策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国媒体都在显要位置对这项新的太空政策进行了报道和分析。一、新版美国《国家太空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版《国家太空政策》认为:50年来,美国领导了世界的太空开发与利用,建立了可靠的民用太空、商用太空以及国家安全太空的基础。太空的活动已经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生活,它增强…  相似文献   

14.
1958年,美国太空总署开始进行“水星计划”。这是美国第一个载人太空计划,在美国太空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趣的是,台湾也有个“水星计划”,只不过美国的“水星谋划”是探索外太空的奥秘,而台湾的“水星计划”则是组建内太空战力,即由台湾海军执行的“海狮”、“海豹”两艘潜艇接收计划,这也是台海军建构潜艇兵力的第一步。时隔多年,本文首次将两艇接收内幕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15.
浩瀚的太空,千百年来是人类神往的地方。然而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能借助神话故事来表达美好的愿望。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把“人造地球卫星一1号”送入太空,标志着人类从此跨入航天时代。接着,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和前苏联,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一个又一个人造卫星、航天飞船、航天飞机和航天站等航天器送入太空。截至1991年4月12日,人类向太空共发射了4000多颗航天器,进行载人航天活动140次,共244名航天员(其中15名女航员)424人次进入太空,其中12人登上月球,23人计27人次绕过月球,航天员一次飞行的最长时间达366天。 早在1961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声称:“谁控制字宙,谁就能控制地球。”前苏联出版的军事著作中曾写道:“控制空间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美国和前苏联进入太空的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在电视演说中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更加剧了太空中的火药味。目前,太空战已不是电影故事和幻想小说,也决不是哪位政治家或军事家凭空构想的一种战争幻境,而是高技术发展和太空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深秋。M国辛加州西部奥尔尼卡空军基地卫星控制中心发现既定太空轨道飞行的一颗KHV—18侦察卫星在E国的库茨克地区上空神秘地消失了。这是M国失踪的第三颖侦察卫星。两天前,在E国的同一地区上空失踪的二颗KHV—18侦察卫星,就已经使M国人大惑不解。此次卫星再次失踪,M国人的神经顿时高度紧张起来了。控制中心经综合分析,认为侦察卫星很可能是被E国配置在H空间轨道的天基电磁轨道炮摧毁。令M国始料不及的是,2个小时后,一颗侦察卫星又神秘地消失了。M国总统弗兰克震惊了,很快就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以部署在太空基地的天基…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代太空力量成为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冷战时代则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威慑力量。从太空威慑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了太空威慑伴随核威慑产生并最终成为独立威慑领域的过程,从威慑基础、先发制人优势和失效机制三方面总结太空威慑与核威慑的相同点,从武器基础、适用范围、失效临界点和失效后果四方面对比太空威慑与核威慑的不同点,提出对建设国家太空威慑体系的初步思考。研究表明:太空威摄经历了诞生、并存、分离和确立四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家威摄体系和国家太空安全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西部潮     
重庆投巨资实施300个重点项目继去年推出万亿投资计划之后,今年重庆又公布了一份规模宏大的投资计划:宏碁、和硕、仁宝、纬创共计1亿台笔记本电脑将在今年投产。此外,今年该市将推出1.21万亿元投  相似文献   

19.
郭健  王磊  许庆 《军事历史》2023,(3):99-104
自进入太空开始,美国依据国际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其太空战作战理论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按照战略侧重点的不同,美国太空作战理论长期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可分为美苏冷战、全球反恐和重回大国竞争三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太空控制学说”“太空庇护所”“新边疆”等理论,在开发和利用太空的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太空控制”理论逐步占据了主流,共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太空作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重要的全球公域范围与全球治理对象之一,太空既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与安全问题,又不断彰显着其极具地缘政治意义的战略地位,攸关国家利益与安全。自进入太空时代以来,争夺和维持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一直是美国不懈追求的目标。美国的经济、军事等国家实力越来越依赖太空,同时其太空资产的脆弱性也愈发凸显。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与外空态势的复合挑战,奥巴马政府适时调整了美国的太空战略。文章以全球公域和全球治理为切入视角,在分析太空领域全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太空活动行为准则的制定、太空国际合作的深入、太空军备竞赛的规制三个层面解读奥巴马政府的新版太空战略,并探讨其深层次的动因与影响,进而为中国参与太空领域的全球治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与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