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信是利用任意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达到相互联系目的的过程。人们利用各种方式(或手段)保护秘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非法载获或窃取的通信叫保密通信。据历史记载,我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保密通信的,公元前八世纪的西周时期就采取“阴符”和“阴书”进行秘密信息的传递。到了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波斯帝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叫做“天书”的保密通信。公元前约50年,古罗马统帅、政治家和作家悄撒发明了“恺撒密码”,使保密通信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于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尖锐化,各国普遍加强了对编码和破译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西方发达国家为适应“冷和”时期的战略需要,在军事领域采取了“外源化”、“有计划地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拓展军事科研生产的国际合作”等重大改革措施。西方军事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和改革措施启示我们:对军队后勤保障“外源化”应持慎重态度,要根据我国国情、军情加以借鉴;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构建“军民兼容”型保障体系,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在国际军事科研生产合作中,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保证合作朝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军犬与战争     
犬用于军事有相当长的历史,据推测已有2400多年军龄的“老兵”了。据传,古巴比伦人、埃及人、亚述人以及罗马人在攻城掠地、讨伐征战中曾率先将犬用于战争。迄今古埃及的石碑上还残留着当年埃及人携带军犬驰骋疆场的图形记载。 在我国,将犬用于军事,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防御专家墨翟,在他的著作中就曾专辟章节,论述了犬在防御战中的作用。敌人在城外挖地道,墨翟就在城内遍挖土井,每个井口均派遣耳聪目明的犬来执勤,以“审知穴之所在,凿穴以迎之”。  相似文献   

4.
军委江主席深刻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使我军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形势”。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准确分析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高瞻远瞩地预测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并紧密结合国情军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向全军发出的动员令。而要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就有必要搞清楚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到底“特”在哪儿,也只有认识并把握住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本特征,才能使各项改革和措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国内, 农民起义、士兵叛乱此起彼伏;国外,契丹、党项等游牧民族军事进攻频仍,边境烽火不绝。因此,北宋王朝对军队的保密通信十分重视。军事通信是军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为军事行动服务。根据宋人曾公亮编纂的《武经总要》(前集)记载,宋军在战争实践中发明了一种类似于今天“密码”的军事通信手段,宋人称之为“字验”。为防止军事情报在传递过程中泄密,又使书写方便,宋军把战场上通常可能出现的军事情报分为40种:请弓、请箭、请刀、请甲、请枪旗、请锅幕、请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的历史性变革时期,已经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电脑的用途也就非常广泛,不仅科研单位、工矿、企业和军事系统需要使用,而且一些行政机关办公室、司法文书、军事,公安、武警文书、文教卫生等部  相似文献   

7.
檄文简称“檄”,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文体。古人有“传檄而千里可定”的说法。我国古代战争中,檄文堪称抢占舆论先机、实施政治攻心、凝聚军心士气的精兵利器,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今天仍然不失其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台军“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简称“军情局”,在台湾军队系统的情报机构中可算是历史悠久了。台湾的特务大多都是“军情局”的成员。只是这个继承于旧时“军统”的特务机构,现在由于经费紧张、人员素质下降,其作为越来越小,已如日暮西山,风光不再了。 “军统”后裔 “军统局”在蒋介石统治时期是“赫赫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影响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的文献。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据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公元712年编成)和《日本书纪》(720年编成)载,285年,百济学者王仁到日本,“献《论语》十卷”。应神天皇令太子菟道稚郎子以王仁为师.学习中国的儒家典籍。《论语》不仅记载有中国大思想家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的言论:也记载有孔子论兵的内容,如关于“王道”政治、“安内攘外”、重视武备、慎兵事,以及关于军事训练的论述等。王仁既然  相似文献   

10.
商鞅,又称卫鞅或公孙鞅,他不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改革家,而且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齐之田单、楚之庄跷、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兵权谋家:“兵家:权谋,《公孙鞅》二十七篇。”商鞅军事哲学思想,举其大要,约有以下诸端。一、重战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诸侯混战、战争纷起的时期。对待战争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先秦诸子多数认为兵为凶器,战为暴事,即所谓:”春秋无义战”,主张消兵弥兵。与众不同,商较认为战争存在是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1.
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确立,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战争至此已成为持续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军事历史开始了自身的文字记载。有关军事的概念、范畴的相继出现,使得军事的哲学认识论的透视成为可能。军事认识的首要前提是军事认识主体的诞生。军事主体与军事认识的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就军事的本体论而言,指战争敌对双方的“我方”;后者就军事的认识论而言,特指能自觉运用观念形态直观与反思军事实践活动,并提出理论模型或学说的人。古代中国最早的军事认识主体主要是阴阳家、兵家和一批先哲。如,春秋末期吴国将领孙武、战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是我们党领导军队后勤建设和军事后勤工作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后勤领域的理论表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在指导军事后勤工作全局的过程中,始终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国情军情,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军事后勤基本规律;坚持以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为根本,探寻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张军 《华北民兵》2005,(7):40-40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中央军委着眼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立足中国的国情军情,在更高的起点上,向全军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性和历史性课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预备役部队作为担负未来防卫作战的重要组成力量,必须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步伐,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的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14.
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活动家、军事思想家。他的军事思想和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一样,是中国军事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云飞在《黄兴军事思想述论》一文中提出,“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战略思想是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部分。黄兴在1903年11月筹组华兴会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5.
“史”最早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篆文“史”字写作“■”,“■”即右字,指右手。《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里把“史”从字形结构上作了会意的解释。“记事者也”就是“史”字的本意。“史”原本是神职的人,如祝史、卜史、巫史等,他们都是构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职官。齐太史记崔杼、晋董狐记赵盾的故事,以秉笔直书为后人所称颂,恐怕同他们的职业性质有关。因为要对神虔诚、负责,就必须作忠实的记载。《孟子》开始,赋予“史”以“史事记载”的内容,但普遍用于表述“史事记载”的则是魏晋以后的事。司马迁写的书,原来没有正式的书名。东汉荀悦(148—209)的《汉纪》卷14中,才把司马迁的书称《史记》。《三国志·王肃传》也称《史记》。《新五代  相似文献   

16.
20年了,《军事历史研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阐释着军事历史,同时也在书写着自己成长的辉煌历史。这是一段奋发有为、勇攀高峰的历史。从1986年创刊,《军事历史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升。创刊时期的内部发行,并没有使他们有丝毫的妄自菲薄,却展现出开拓者的豪气和胆魄,在军事历史领域挥汗耕耘,迅速地酝酿传递思想和理论的力量,也迅速地扩大其影响。当时,虽然是内部发行,但已光焰四射。记得大约在1990年代中期,我到外地开一个理论研讨会,与会的一个资深教授知道我是政院人后,立马给我谈起《军事历史研究》杂志,夸奖之情,溢…  相似文献   

17.
周边军情研究是指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地区或国家组织的军情概况进行介绍和研究,其目的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在一定时期内是否面临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便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依据。中国幅员辽阔,边境线漫长,周边形势异常复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周边国家、地区和国家组织的军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周边国家军情的认识,为中国国防进行针对性建设提供了极富实用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儒家的军事文化传统与何休的战争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休(129—181)是东汉晚期思想界的巨军,他毕生从事今文经学的研究,撰有《春秋公羊传解诂》等一系列著作,是两汉时期继董仲舒之后最杰出的《公羊》学家,曾对儒学思想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军事思想,是何休整个学说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散见于其《春秋公羊传解诂》的有关文字之中。其主要特色,是着重从“仁义”、“礼乐”的角度阐发自己对军事问题的基本认识,推崇早期战争中的“军礼”传统,提倡仁义至上,礼乐为本,反对兵家所主张的权谲诡诈之道,批判法家所宣扬的“战胜强立”立场,集中体现了一位儒家思想家在军事问…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是我军的政治本色。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目前国情军情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讲艰苦奋斗主要要体现“五种革命精神”和“64字创业精神”,并强化使命意识、过紧日子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廉洁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也就有了战争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的甲骨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心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些是占卜征伐用兵是否吉利的,也有些记载了战争的掠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左传》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就更多了。但是,我国虽然产生过象《孙子兵法》那样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很晚才出现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盛行官方撰修史书限制了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的产生。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史学家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就写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