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7,(4):F0002-F0002
2007年3月8日晚10时10分左右,美国“宇宙神-5”火箭携带着“轨道快车”“双胞胎卫星”和其他4颗小型卫星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军用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美国空军此次“派遣”、“轨道快车”进入太空的目的之一是进行卫星自我修复和太空掳夺敌方卫星试验。该试验一旦获得成功,不但可以提高和延长美军间谍卫星的生存能力和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大大提升美军卫星的太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原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军用卫星的国家。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认识到了军用卫星任未来军事上的巨大作用。早在60年代,美、苏的军事家就明确提出,“空间是贏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谁能控制空间,就能控制地球”。他们所谓的“控制空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空间霸权主义:即他们可以自由进入和利用空间,发射和使用各种类型的军用卫星,但不允许其他国  相似文献   

3.
《现代军事》2008,(10):14-14
2008年7月27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编号为“宇宙-2441”的军事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宇宙-2441”卫星是俄罗斯光电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这颗名为“角色”(Persona)的军事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最高可达0.25米,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火箭托举下呼啸升空。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一飞冲天,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开启了中国卫星导航技术的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百姓离“北斗”导航时代越来越近,全世界近1/3人口有机会享受更加优质的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5.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2):4-5
印度明年将发射首颗军用卫星,韩国宣布将向朝鲜提供现代化军事通信装备,美国承诺向韩国提供“延伸遏制力”,委内瑞拉将向委哥边境增兵,美军将在年内完成现役卫星碰撞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美国和苏联都在稳步扩大太空的军事利用,时至今日它们都很倚重卫星来增强各自国家的安全。虽然太空常常被称为“新高地”或“军事竞赛的新领域”,但其军事利用并非鲜为人知。军用卫星可用于侦察、早期预警、通信、导航、天气预报和搜集大地测量资料。但是从目前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和对天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日益重视来看,太空军事化已明显地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尽管30年来太空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不甘居于经济大国地位,急欲成为政治大国,进而走向军事大国。侦察卫星集当代高科技于一体,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继美、俄、以、法之后,日本在2003年一跃成为第5个拥有侦察卫星的国家,无疑奠定了其作为军事大国的地位。日本政府官员2006年1月6日宣布,将在截至2007年3月31日的2006年财年发射2颗照相侦察卫星,以加强对朝鲜的动向尤其是对其导弹和核开发设施的监视。这2颗卫星原计划在2005年财年发射,后因在卫星制造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才被推迟升空。日本照相侦察卫星都是成对发射的,每对包括1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1颗雷达成像…  相似文献   

8.
自本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迄今,世界上共有8个国家利用自制的运载火箭发射了近5000个航天器,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航天器和部分为军事服务的航天器约占70%。近半个世纪以来,军用航天器包括军用卫星、天基武器和执行军事使命的载人航天器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发展过程。军用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军事空间计划中,军用卫星通信计划预算占的比例很大。1983年美军与有关导弹与空间公司签订十亿美元的合同,其中“军事星”(MILSTAR)卫星是主要项目之一。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军事星”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为保证覆盖全球,目前设想“军事星”系统由七颗卫星组成,其中四颗在赤道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另三颗在高度倾斜的极轨道上(用于保证持续覆盖在北极附近作战的轰炸机和潜  相似文献   

10.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国成功发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和“探测”2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 发射约9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这次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  相似文献   

11.
军用能信卫星竞飞天宫 今年以来,一些国家竞相发射军用通信卫星。 2月8日,意大利首颗军用通信卫星“西克拉尔(Sicral)”升空。它可为意大利国防部提供全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服务。该星载有9台特高频(UHF,300兆赫~3吉赫)、超高频(SHF,3~30吉赫)和极高频(EHF,30~300吉赫)转发器,性能高于欧洲现有的其他军用通信卫星系统,能进行移动点波束覆盖,是欧洲第一颗具有极高频通信能力的卫星,并且是欧洲首颗与美国卫星进行相互通信(除极高频波段外)的卫星。卫星具有自动采集频段内数据和星上数据处理功能,大大增强了通信的灵活性。由这颗卫星,一个设在罗马近郊的地面监控中心和一些地面、舰船及机载终端等组成的通信系统,可在本国领土和国外维和部队之间传输图像、声音和数据,只要掌握密码即可同派往国外的任何一艘舰船、飞机或士兵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过程中,动用了多种侦察卫星,其中主要是。锁眼”和“长曲棍球”等。美国有100多颗军事卫星运行于地球轨道上,除用于导航和通信等用处外,也有一部分用于侦察。在这些军事卫星中,能够拍摄近距离地球照片的低轨道侦察卫星有5颗,其中有3颗属于KH-12“锁眼”侦察卫星,它们利用可见光和红外谱段进行拍照,获取对美国有较大价值的目标情报。另外两颗侦察卫星的代号为“长曲棍球”,它们装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在进行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8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搭载俄罗斯“联盟—FG”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根据欧洲航天局计划,这颗名为“GIOVE-A”(GalileoIn-OrbitValidationElement“伽利略在轨验证部件”)的实验卫星在升空至距地面2.3万千米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这颗卫星将用于测试由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伽利略”定位系统使用的通讯频率,并在轨道上进行多项信号测试。“GIOVE-A”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这颗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并运行良好,将为欧洲“伽利略计划”30颗正式…  相似文献   

14.
欧洲正在努力建立和发展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在发展了2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之后,德国于2006年12月19日用俄罗斯"宇宙-3M"发射了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它是德国第1颗侦察卫星,使德国在构建本国太空侦察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因此引起了世界军事航天界的广泛  相似文献   

15.
美国顺风顺水,多颗军用卫星上天 2008年的美困航天活动顺风顺水,尤其是进行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军事航天活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卫星数据的民事应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1999年7月24日,“伊科诺斯”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完全商业化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进入高潮。此后,美国、以色列一批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相继升空,卫星的分辨率很高,尽管是商业卫星,但也承担了诸多军事监视和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17.
防务快讯     
2007年2月24日下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利用 H-2A 火箭将"雷达2号"情报搜集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日本发射的第4枚侦察卫星。日本从上世纪末就计划发射4颗侦察卫星,以组成全球情报侦察系统,其中2颗为光学照相卫星,另2颗为雷达成像卫星组成。目前日本已将"光学1号"、"光学2号"及"雷达1号"发射升空。"雷达2号"将和已有的3颗侦察卫星组成计划中的4星体系。报道称,光学卫星搭载了高性能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即开始试验将人造地球卫星用于军事目的。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各种军用卫星相继投入使用。军用卫星已经成为美军现代作战指挥系统和战略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军方目前使用的军用卫星有“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舰队卫星通信系统(Fltsatcom”、“特高频后继星(UFO)”、“军事星(Milstar”、“租赁星(Leasat)”和“卫星数据系统(SDS)”等。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是由美国空军负责部署的一种全球性战略通信卫星网,用于美国战略和战术作战通信。目前使用的是DSCS Ⅲ型卫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05,(1):92-92
据美国《全球安全》网站2005年1月4日报道,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全世界航天国家的在轨工作军用卫星共有220颗。其中通信卫星80颗,导航卫星53颗,成像卫星25颗,电子侦察卫星12颗,预警卫星11颗.海洋监视卫星18颗,气象卫星12颗,小型军用或技术发展卫星9颗。它们分别属于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使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跨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首先引起了各国军事部门的重视。1958年底,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就着手建立为美国军用舰艇服务的卫星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该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都通过地极,故也称“子午线卫星系统”。1964年该系统建成,随即投入美国军方使用;1967年美国政府批准该系统解密,并提供民用。由于该系统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所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