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芳 《中国军转民》2023,(21):134-136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决裂说”到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世界视野和基本原则的确立;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到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西方到东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得到确立和充实的。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洪菲 《中国军转民》2023,(22):134-135
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发展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状,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深化了对两者结合的认识,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传承,还得到了发展和创新。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富有活力,更能与现代社会相契合。  相似文献   

3.
苏可 《中国军转民》2023,(16):55-56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该理论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有效途径。文章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儒家思想的会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角度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之处,从中获得启迪,并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完成了哲学史上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中僵持于本原问题上的"思辨形而上学",而转向关注现实的感性世界和实践。世纪之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理论构成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人民属性以及其不断发展开放的品质。从实践路径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凝结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指导党和人民创造伟大成就,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的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的迫切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表明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既要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二者的结合不仅有现实基础作前提,也有理论渊源作依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要之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来源。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现实性和价值性需要用实践来证明,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进导向,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主要依托,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需要我们把握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把握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本质特征和学术传统的内在要求,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践需求,是当前增强理论武装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特色,更好地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时代性,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问题,形成新时期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上新理念的实践主题,二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空间。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表明了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激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力、阐释了社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凸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位置、以唯物史观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何以可能,是新时代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进步观是考察和分析科学及其历史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查研究了科学发展、进步这一重要问题,评述了西方学者对此问题的探索与缺陷,并提出了新的综合性评价科学进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意味着社会的宏观结构、微观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些变革当中,使社会文化呈现出两大矛盾: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百年发展历程。建党百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两个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坚持“两个结合”价值遵循,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晚年具有坚定、博大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他拨乱反正 ,勇于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左”、右倾思想 ;实事求是 ,科学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解放思想 ,奋力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愈老弥坚 ,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科学真理。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全球化”现象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20世纪的全球化实践,给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与坚固的基石。但是,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政治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者的贡献。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伟大旗手。他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必须用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与时俱进 ;探索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科学方法 ,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武娟 《中国军转民》2023,(23):124-1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生动总结,也是我们党回顾百余年党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性论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三重逻辑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实然结论,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的将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胡主席刚主持军委工作就明确指出:“充分认识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大政治意义,认真解决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个重大课题。要坚持不懈地对部队进行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教育,不断从中汲取推动军队建设的经验、智慧和力量,使我军永葆老红军的政治本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力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最佳结合,无疑是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有效选择。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我军历史传统的现代化。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的实际…  相似文献   

18.
对待马克思主义 ,有个学风问题 :究竟是从本本出发 ,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实践就形成了不同学风思想。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深悟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形成了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 ,在学风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法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戏剧家、文论家、社会活动家萨特,及被誉为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接触理论家西蒙·波娃,两人在精神追求、事业理想、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一致,谱写了一曲爱情史上的“神话”。不仅如此,作为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后世人努力探寻着出路,代表了人类的良知。萨特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存在主义人学理论,我们将通过解读波娃最具世界影响的《第二性》来挖掘其思想,特别是她的女性主义存在主义思想,并试图分析二人思想的相交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党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认识和新要求.科学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必须在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