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源记并诗》中的“乐国”既非老子“小国寡民”的具体描写,也非原始社会缩影,更非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理想社会的形象描绘。它跟墨子的社会理想较为接近,但又有本质区别。它是陶渊明心灵的一个创造。 缅恋人类的童年时代是一种文化无意识。陶渊明是以理想化了的“(?)国”反衬反人道、非人性的丑恶现实。对文学作品的观照要用文学的人道主义尺度,因为(?)学是人学”。 陶渊明的“潜”正如孔子的“藏”是进取有作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儒道墨三家思想积极方面的影响和长期躬耕农亩获得的思想感情的转移,使陶渊明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正是理想主义、人道主义的光辉以及传奇性色彩,使《桃花源记并诗》传诵千古,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国际社会因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而对旧式防步兵地雷的生平笔使用提出的限制,英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及其最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西周战场上就曾出现过“国际”人道主义原则的萌芽。这些人道主义原则出自西周军礼,是为强化奴隶社会宗法等级制度,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而设立的一整套军事制度和原则。它们主要以不成文的习惯法形式存在,约束力和强制力虽然有限,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规模、遏止战争升级、减少战争损伤和维护社会和平的作用。这些原则可以看作是古代先民利用“法律”手段,对战争行为实施控制的一种早期尝试。尽管其方法和原则与当时的战争一样古老,却闪耀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标志着人类战争在原始野蛮的搏杀中露出了一丝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帕斯捷尔纳克受托尔斯泰主义和基督教《福音书》的影响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其一生的诗文作品中,他从人道主义出发关心人的命运、关注俄罗斯的前途、反思评判历史。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滥觞于古希腊、闪烁于《圣经》、发展高扬于西方近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集束弹药与战争遗留物,国际社会对集束弹药问题日益关注,基于集束弹药可造成战争爆炸遗留物,从人道主义出发,解决集束弹药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集束弹药与《特定常规武器公约》问题,提出解决集束弹药问题的思考——标准先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四个教育的有效性毕海湃贴近实际,在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中提高四个教育的有效性。现实思想问题是官兵在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以及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思想问题。它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并随着社会环境的...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 ,都要以人为前提 ,以人为基础 ,以人为动力 ,以人为目的。概括起来 ,就是以人为中心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理解是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关键。第一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现实中的个人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出发点 ,也正是这一点 ,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划清了界线 ,也同人道主义划清了界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抽去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 ,仅把人看作生物学意义的存在 ;人道主义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军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进行了剖析,认为其本质特征有三个方面:一是体现了美军核心军事能力与软实力,二是凸显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政治化、功利化倾向,三是呈现了一定的虚伪性;并总结了其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军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06,(9):48-49
7月12日爆发、8月14日停火的黎巴嫩战事,无论其爆发的时机还是冲突的激烈程度,都出乎国际社会的预料。持续一个多月的冲突至少导致1115名黎巴嫩人和130多名以色列人丧生,人道主义灾难空前严重。国际社会评论说,这是一场真主党主动袭击,以色列过度报复,都有后台、各有失误、没有  相似文献   

10.
塑造军队医院文明形象○周华平四○六医院是总部批准的“三级甲等”医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部队医院在参与社会医疗市场竞争过程中,其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日益为社会所瞩目。伴随着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医院党委...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正确地认识了教育目的教育活动也就有了方向和动力。杜威和斯宾塞生活的时代相近,他们的教育目的观也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具体表现在二者都受到传统教育目的观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整体上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但是,二者教育目的观的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杜威认为教育是从个人到进步的社会再从进步的社会到发展的个人如此循环上升的过程,民主社会是基点和归宿;而斯宾塞虽也是从个人出发,但其目的并非指向社会而依旧回归个人,主张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因此,在具体的教育视角、教学内容、课程形式上二者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5月3日,一场罕见的热带风暴袭击了缅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国际社会立即展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借机企图派军队强行进入缅甸进行救灾,由此打开缅甸政府长期对西方的闭关自守的外交之门。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战斗群、法国海军的“闪电”号两栖登陆舰编队就在缅甸领海附近集结,扬言要派直升机群向缅甸灾区“强行”空投救灾物资,还要派遣海军陆战队深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重灾区抢救灾民等等。  相似文献   

13.
老子以“道法自然”、“天道尚慈”为法理依据,提出了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对战争的本质、性质和起源以及军事战略战术原则作了独具匠心的回答。“处柔、主静、守中”是《老子》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的三大基本运行法则。道家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艺术,“处柔克刚”、“不争而善胜”、“恬然为上”的战略思想以及“欲擒故纵”、“以奇用兵”等战术理念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对现代军事政治文化研究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旅太Ⅱ级多功能驱逐舰由旅太级直升机驱逐舰发展而来,使命改变为:反潜、反舰、防空、对陆攻击、武力威慑和人道主义救援。为了更好地利用舰体空间和提高适航性,增加了武器装备并对舰体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通过派遣更多军人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表明,中国己具备向远离中国的世界其他地方派遣部队的能力。这一能力与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的愿望不谋而合。随着中国军事能力的提升,以及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埃博拉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为中国介入海外人道主义危机提供新的先例遵循。  相似文献   

16.
伦理因素是影响国际军备控制进程的重要方面。它与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因素既息息相关又有重大区别。从历史来看,伦理因素是军备控制的源头之一,也构成了军备控制进程的主要形式,在军备控制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促使军备控制中更多地考虑国家和解、人道主义、生态环境和公平正义。同时,伦理因素在现有国际关系框架中发挥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关系现实的牵制。中国参与国际军备控制的进路,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伦理诉求,强化伦理因素在军备控制进程中的作用,与世界和平力量共同开展军备控制的伦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美军通过培育军人核心价值体系、打造主导性军事外交平台、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强化影视媒介的战略传播功能等方式构建军事软实力,对美军培育顽强的战斗精神、重塑在国内外的正面形象和扩大军事辐射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环境保护、联合军事训练、演习、观摩对方的军事演习以及多边机制的相互交流中,亚太国家都需要一个完善的合作体系。而用中国学者的话来说,这一合作的关键之处便是“尊重、信任以及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在其他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我军兵力前往受灾国组织实施人道主义救援,通常以防险救生、医疗、工程等专业兵力为主,担负救助受灾国难民、协助受灾国政府抢险救灾等任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军将会越来越多地遂行海外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20.
"军队要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这是我党着眼新的时代特色,从国家、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信息时代,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增多,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一种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道主义目的而在非战争状态下运用军事力量实施的军事行动,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军及其后备力量在新世纪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