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2.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韩兢 《军事史林》2021,(9):61-6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展厅,有一把日本军刀,标牌上注明:"1945年侵华日军海南警备府司令、海军中将伍贺启次郎投降时呈交的海军军刀." 有趣的是,军博颁发的捐赠证书上的捐赠人不是我父亲,而是我,且捐赠日期是1995年.这把刀不仅带着历史记忆,还有新的故事. 说到历史,要从1945年说起.那时,我父亲是国民革命军第46军军长,奉命对日军发起反攻:他4月率部参加桂柳追击战,5日30日攻克宾阳,6日1日攻克迁江,6日29日与第29军配合攻克柳州,7月以后,连续攻克镇南关、雷州半岛,打下廉江.抗战胜利后,父亲率第46军登陆海南,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4.
侵华日军中将冢田攻机毁人亡之谜1942年12月18日上午,在安徽省太湖县上空,一架从南京飞往汉口的飞机突然起火坠落,机上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高级参谋藤原武等11人全部坠亡。据前桂系国民党第21集团军第48军参谋长现南宁市政协委员杨赞模将军回忆证...  相似文献   

5.
1939年11月7日,在河北省涞源县的黄土岭战斗中,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部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中国史学界以及各种媒体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但尚未见到翻译介绍的相关日文原始资料。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丁晓杰副教授将日文档案‘陸軍中将阿部則秀戦死ニ关スル報告’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平 《军事史林》2016,(6):52-55
台湾军为1919年后驻扎在台湾地区的日本侵略军的统称. 1895年4月,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当年5月底,日军在台湾北部的澳底登陆,并不断增兵,先后调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联合舰队共同参加南侵.这期间,日本于台北设立台湾总督府,任命全权负责侵台事宜的海军大将桦山资纪担任台湾总督.9月中旬,日军援兵大至,使侵台总兵力接近5万人.日军随即在台北登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由率领增援部队来台的“台湾副总督”高岛鞆之助中将任司令官,统一筹划指挥进攻台南事宜.同年秋末日军攻下台南,并控制台湾全境.  相似文献   

7.
1939年11月7日,陈正湘将军在黄土岭战斗中,亲自指挥炮兵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也是他戎马生涯中引以为豪的篇章。将军生前对此有过详细的回忆史料,但未公开发表。本文是陈将军之子陈炜根据将军的遗著整理而成,本刊发表时有删节,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9.
坂田太郎认输记吴基林1940年12月,占领海南岛的日军最高司令官伍贺中将率日、伪军1万多人,向琼(山)文(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企图将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包围压缩在狭窄的根据地内加以消灭。就在这时,中共中央派抗日军政大学第3分校教育长...  相似文献   

10.
1939年11月4日,日寇第2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1.500余日军,对我晋察冀边区雁宿崖等地进行报复性“扫荡”。我晋察冀军区调动了六个主力团、一个支队和炮兵营等单位在黄土岭(位于河北省沫源县和易县交界处)、上庄子、寨蛇一带设伏。7日下午,敌人进入伏击圈,我军当即展开猛烈攻击。这次战斗,共歼敌900余人,阿部规秀也被我迫击炮弹击中丧命。日寇中将指挥官被击毙,这在华北战场还是第一次,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上也是第一次。敌华北方面  相似文献   

11.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文摘     
八年抗战毙伤日军知多少? 在艰苦的8年抗战中,中国军民究竟打死打伤多少日军,史书记述不一。蒋纬国总编的《抗日御侮》第10卷第45页引用日本防卫厅战史室  相似文献   

13.
胡博 《军事历史》2005,(5):30-37
战前态势 1939年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中国军队在经过了头两年与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战斗后,在军事上已由全面溃败逐渐转变为同日军的对峙局面.随着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国际局势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特级上将在同年10月29日召开的南岳第二次军事会议中指出,"我国的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机".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于1939年年底对日军发动全国规模的冬季大反攻.本文所要述说的,就是位于绥远省第8战区境内,由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上将指挥的的攻防作战.  相似文献   

14.
1937年10月19日夜,我八路军第129师第769团以荫蔽突然的动作袭击山西阳明堡日军机场,消灭了日军在晋北战场上的一支重要空中突击力量,创造了步兵地面击毁大量飞机的光辉范例。 10月16日,我第769团在阳明堡以南进行游击活动时,发  相似文献   

15.
1937年8月,入侵华北的日军以较小的代价占领平津后,准备进攻南口,沿平绥线进犯山西、绥远,其扩大侵略的野心暴露无遗.驻上海与之呼应的日军蠢蠢欲动,多次挑衅.13日,日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军舰炮击闸北区的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和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在上海八字桥附近交火,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陆军第62、第70军接收台湾,并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蒋介石和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都曾留学日本学军事,深知日军对兵要地志的重视.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二处(情报处)收缴的日军文件资料中最初没有《台湾兵要地志概说》一书.后根据情报得知,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部曾于194...  相似文献   

17.
康昊 《国防》2015,(2):79-81
1938年2月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山东北部的日军,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兵分两路,分别沿津浦线和高密—徐州的公路南下,齐头并进,妄图与从南京一带北上的日军十三师团会师徐州,打通津浦线,将南北两部分日军连成一片。骄狂的日军原本把占领南京后的这次作战当作一次轻松的"武装行军",认为在淞沪会战中精锐的中央军都成为手下败将,第五战区的中国各路"杂牌军"更是不堪一击。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其板垣师团  相似文献   

18.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2,(15):59-61
1943年底,日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渐露颓势。日军第51师团残部退入新几内亚东北休恩半岛,企图与第20师团残部一起固守西奥。对于这一动向,美军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19.
在1938年3至5月的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日军第十师团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期间究竟战死了多少人,史学界对此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日本官方资料、战时档案上记载的各种相关数据,对日军第十师团在台儿庄战役以及徐州会战中的战死人数进行了推算,得出的结论为:濑谷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战死约五六百名,长濑支队两个步兵联队在徐州会战中战死约1000名。  相似文献   

20.
二、雁门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战斗规模:营级和团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主力 日军部队: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 战斗部署:位于晋北雁门山的垭口附近,峰峦耸峙,陡壑错落.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即置关,以防匈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