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晓军 《环球军事》2008,(10):20-21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铁骑列列、战鹰翱翔,徒步方队、机械化方队、战机编队整齐地经过观礼台,接受检阅。这是俄罗斯为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3周年而举行的盛大阅兵,也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举行的首次红场武装阅兵,备受世人瞩目;此次既非“十年大庆”又非“五年小庆”的大规模武装阅兵更是引发西方媒体的广泛炒作。  相似文献   

2.
<正>本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5次首都阅兵。这是中国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非国庆日举行的阅兵活动。此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目的是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它是军人向国家宣誓忠诚,展示军队风貌的重要形式. 阅兵,它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同时阅兵能够展示出国家的综合素质和实力,体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和风貌. 在今年将举行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之际,我们不妨对历史上的人民军队阅兵、新中国国庆阅兵和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重大阅兵进行回顾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隆重举行!这是继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盛典、2017年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大阅兵在朱日和演兵场隆重举行之后我军装备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人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排山倒海般的"中国装备新浪潮"扑面而来!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行走  相似文献   

5.
5月9日,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阅兵仪式。从2008年以来,俄罗斯连续三年在红场举行阅兵式。所展示的武器装备规模越来越大,这表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已经开始逐步复苏。  相似文献   

6.
由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科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中央确定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表讲话。9月3日上午,与会代表全体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听取了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这次学术研讨会规格高、规模大、盛况空前。研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旗杆西侧观礼台上,来自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的模具钳工——张学海,作为15位全国技能人才之一,现场见证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盛况。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旗杆西侧观礼台上,来自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的模具钳工——张学海,作为15位全国技能人才之一,现场见证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于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今年庆祝活动的规模比60周年时更大,红场阅兵分为"历史"和"现代"两个部分,有大约1.5万人参加。在"现代"部分中,俄方首次展示"顶级"最新武器系统,其中,主要为空军、陆军和战略火箭兵武器装备。俄罗斯于5月9日举行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今年庆祝活动的规模比60周年时更大,红场  相似文献   

9.
世界隆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从5月至9月,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及中国等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二战胜利50周年。为二战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俄罗斯更是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内的世界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应邀出席。这些纪念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凡是正义的事业必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3日,中国用最庄严的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6年之后,中国国防工业的实力又一次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此次阅兵集中展示84%的新型武器装备,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  相似文献   

11.
向英雄致敬     
<正>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观看盛大阅兵式和感悟这场大阅兵的深远意义,我们对抗日英雄致以由衷的敬意!为此,本期特编发了一批军工抗战和专家解读阅兵装备的文章。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发达,必须有坚实有力的军事力量来支撑这个民族的发展。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伤亡最大、代价最惨,其中,国力贫弱、国防落后是根本原因。正因如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与南京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经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列入全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9月2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联合主办。本次研讨会是中央确定的国家层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研讨会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  相似文献   

14.
任重  王剑 《环球军事》2012,(10):27-29
5月9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是世界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共同的节日。二战中,苏联在与德国进行了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殊死战争,以付出近2700万人伤亡的代价,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战后苏联将其称为“伟大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1956年组建于北京,现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二〇三所是我国"制导兵器开发中心’’和"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兵器工业制导火箭武器系统研发中心"。建所以来,二〇三所共研制和定型五大系列30余种产品,主要产品先后参加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政治宣传工作异常活跃,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将试图对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政治宣传工作,作一概括的分析。 一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政治宣传工作。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起进攻,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后,党和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17.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江泽民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出席吴邦国主持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隆  相似文献   

18.
2008月5月9日,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的胜利日阅兵式上展示俄军装备的重型武器.看着红场上马达轰鸣的T-90坦克和"白杨"式洲际导弹、蓝天上列队翱翔的图-160轰炸机和苏-27歼击机,俄罗斯人心中升腾起强烈的自豪感,也再次洋溢着苏联时期的满怀自信.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9年9月,德国突然袭击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火蔓延到了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美国年鉴》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因战争死亡人数逾2000万,波及到苏联人的每个家庭。中国在8年抗战中死亡人数也近2000万。1945年,由于苏联的对日宣战以及美国的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加快了胜利的步伐。随着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结束,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发生、防止出现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因而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机构——联合国的构想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胜利70周年. 自1931年开始,长达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捍卫人类和平并确立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