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1725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流亡到英国。一天,当他正在河边散步欣赏风景时,一群愤怒的英国人抓住了他。当时英法之间关系紧张,很多英国人仇恨法国人,他们抓住伏尔泰后,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高喊着:"绞死他,把这个法国佬绞死!"伏尔泰就这样被送上了绞刑架。正在这时,他的英国朋友赶到现场,见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2003,(12):75-77
[奥维尔·莱特(1871-1948)和威尔伯·莱特(1867-1912)]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爬进了一架重272公斤的飞行机器,并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鹰镇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3天前,他的哥哥威尔伯·莱特也进行了一次试飞,但因为他把机头拉得太高,飞机起飞时失速掉进沙滩里。对这对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可克伦市的兄弟俩来说,17日是他们最重要的一天。此前的数个月中,他们一直在研究着可操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笔者来到河南省平舆县采访。不巧,县委书记张立忠3天前到省城去了。 在张立忠的办公桌上,笔者无意中看到一摞来自各地军营的信件。他当书记8年,共接到军人、军属来信1458封,平均每两天处理一封。张立忠关心军人、关心军属,对他们有着一种纯朴的情感。3个月前的一天,一位被海风吹黑脸庞的战士推开张立忠的办公室,并将一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捧到他的面前,以此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4.
他,叫关大军,某海岛海防团副教导员;她,叫宋明非,某部副营职参谋。他们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一起入伍。结婚七年,有个五岁半的儿子叫关关。在婚后2500多天的岁月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00天。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让他们在边防线上建立了这个特殊的家庭。若问相思何处歇,相逢便是相思澈"喂,喂,老公?喂!"大浪拍打着船体,浪花不断涌上甲板,他和她的电话信号再一次被海上肆虐的天气中断,怀孕6个月的她带着将为人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这天,我都会如期接到小祁的电话,他是我当司训队指导员时带过的一个学兵,现在他已经是某军校汽车连的业务骨干了。记得那是学兵刚分到连队的第一天,随着集合哨声急促地响起,站在队列前面的我,从头到尾把他们扫视了一遍,一个  相似文献   

6.
于楠 《环球军事》2008,(6):60-61
2007年7月28-29日,在英国的格拉沃森德,一小队人正在搜寻着什么。他们是英国皇家工程师与皇家空军人员,他们要寻找一架“飓风”战机和他的主人——战机驾驶员埃里克·威廉上尉。但这伙人忙了两天,一无所得,这位驾驶员的最后安息地仍然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7.
孟席斯生于1937年8月14日。他的父亲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曾任潜艇部队司令,后被派往中国。所以他刚出生14天,在襁褓中就随父亲从伦敦来到中国,先后住在上海和山东威海,并由一位中国保姆照颐。 1939年其父奉调回英国,他们一家和中国保姆一起回到了伦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位中国保姆才离开他们家回到中国。至今,他还十分怀念这位善良慈爱的中国保姆。 他的父亲1953年退役,退役前担任航空母舰舰长和编队司令,是一位准将,并于1968年去世。母亲现已病瘫在床。  相似文献   

8.
画里话外     
跳伞新兵跳伞。老班长把他们一个个拉到舱门口,然后推出舱门。有个家伙死命抓着门边不肯跳。班长二话没说,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后面新兵大笑起来。班长怒道:"这个胆小鬼有什么可笑的?"一个新兵道:"他不是胆小鬼,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追求一天,一个没读多少书的厂长在台上进行生产动员:"同志们,我们要各司其职,没完成指标的,将追求他们的责任!"一个女工在下面忍不住笑出了声:"是追究……"厂长听了,一脸严肃地说:"笑什么,如果你没有完成指标,我就追求你!"  相似文献   

9.
影片《周恩来》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周恩来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困难后 ,人民向他表示感谢 ,他总是对大家说 :“这都是党和毛主席让我这样做的 ,你们要感谢 ,就感谢党 ,感谢毛主席 !”其言语 ,充分表现出周总理那千秋照人的高尚品质和对党的赤胆忠心。然而 ,如今一些党的干部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 ,无论是台上台下 ,还是茶余饭后 ,常常听他们说他们对得起谁 ,谁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 ,谁得以他们的推荐才被委以重任等等。有位机关科长 ,就常对他的一个兵说 :好好干 ,过两天我给你要个党表 ,年底我给你个三等功 ,过两年争取给你弄个提干的名额………  相似文献   

10.
"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在原地不动是为了看得更明白,爱情不能不清不楚......"《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唱的一首《往前一步》道出了辽宁省军区海防一连连长赵虎的心里话。这两天辽宁省军区海防一连连长赵虎的电话格外"滚烫":一是在老家买的房子有了眉目,地址选在妻子汪灿工作单位附近,上下班极为方便;二是妻子卵巢囊肿手术痊愈,B超显示腹中的宝宝十分健康,这让全家人悬着的心落了地。指导员金建宇为他们喜上添喜,过年留队,上岛5年的他终于有机会和家里人过个团圆年。2014年是赵虎第三年担任新兵连长,9月新兵入营后他便投入到紧张的新训工  相似文献   

11.
他们的珍藏     
人有了一种情结,多半能伴其一生。有军旅情结的人,就是这样,不管他是在部队走了三年两年的历程,还是走了三十年、二十年的历程,这种情结总是伴着他。是的,他们在不同年份,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思一个个走出了军营;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情怀,就  相似文献   

12.
德州市黄河涯镇闫屯村的农民贾永雪,为救一名素不相识的小伙子,被一辆急驰而来的机动车撞上被夺去了生命。三代单传的贾永雪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和年近六旬的父母,下有2岁的女儿,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刹那间失去儿子,四名老人感到天仿佛蹋了下来,悲痛欲绝,成天以泪洗面。贾永雪的妻子也撇下他们改嫁他乡。从此,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了。  相似文献   

13.
肖华 ,1 95 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 ,这是 5 7名上将中唯一一名 4 0岁以下的 ,这一年 ,他 39岁。年轻 ,是这位将军的特点 ;人称儒将 ,则是其另一个突出特点。为什么这么称他 ?从政治工作上讲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军队文化建设上的突出贡献。一、尊重知识 ,广揽人才尊重人才 ,爱护知识分子 ,首先要从与知识分子打成一片做起。有一个守着肖华等肖华的故事 ,很能说明肖华的平易近人。 1 94 3年的一天 ,有八名青年学生 ,从敌占区逃出来 ,来到了一一五师 ,住在师部驻地的一个老乡家里。第二天上午 ,时任师政治部主任的肖华来看望他们…  相似文献   

14.
德国特种兵在波兰显身手 1939年8月25日深夜,一架德军运输机悄然在波兰边界西里西亚地区投下了一群伞兵。这伙幽灵身着便装,手里端着冲锋枪、轻型步枪;拿的手雷。他们的头儿——赫策中尉则一身德军军服。在他的率领下,这伙人穿过一片密林,向目的地——亚布伦卡山隘进军。他们的目的是夺取那里的火车隧道,为配合第二天对波兰发动的闪电战作好准备。 他们悄悄地向隧道口靠过去。有两名波兰卫兵在那里巡逻。赫策中尉命令一个小分队去干掉他们,但是不能开枪,不能暴露目标。小分队悄悄地向那两个手提冲锋枪的卫兵靠了上去。突然.他们碰上了另一个波兰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大山里的孩子,他出生仅两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是年迈的奶奶将他拉扯大;他入伍来到军营,从大山里来到一座更大的山里,十几年扎根深山,书写着一位军人对岗位的依恋;命运多舛的他,由于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患病的女儿年仅六岁就离开了人间。这一天他受领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13,(14):12
上海知青姜万富支边兵团那年17岁,到2009年退休回沪时,这位三师叶城二牧场医生的人生已穿越了43年,他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诠释了两个字——职守。姜万富曾说过,他有两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一个是1966年7月17日,这一天他离开上海,把命运与兵团连在一起;另一  相似文献   

17.
11月的一天早晨,一辆白色标致车突然出现在伊拉克巴格达北部乡村一个酋长的亲戚家门前,主人一眼就认出了客人是久违了的萨达姆。主人说:“萨达姆看起来身体很硬朗,依然是以前的样子。他没有任何畏惧,不过从他眼里能看到一点悲伤。” 萨达姆喝了一杯茶,吃了一片面包和一些椰枣,算是他的早餐。他让人把酋长叫出来。萨达姆说他是被自己的亲信出卖了,并大谈要报仇,“决不能让他们有休息和喘息的机会”。他告诉村民,“伟大的一天”即将到来,并以自己儿子乌代的在天之灵发誓要对  相似文献   

18.
老娘土     
正3月,老人走到农田前,想捧起一抔泥土。儿时,他从河边拔了一棵梨树苗,栽到了院子里。第二天,树苗却枯死了。娘哄他:"给小树苗带些土,好让树活下来。土像娘一样,能让俺的娃儿慢慢长大"。他最信娘的话。一会儿,他在娘的怀里睡着了。梦中,他参军去了远方。让他实现梦想的地方叫兵团。火红的年代里,他背着钢枪,与战士们刀耕火种,开荒造田。在地窝子边上,有个上海姑娘爱上了他。几年后,他们带着娃儿回家看娘。"娘,我参军走时,你给我带了些  相似文献   

19.
八一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原本没有过生日,因为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当兵后,父亲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八一这一天,他还把母亲的生日也改在了这一天。父亲当兵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初吧。那时他也就是十八九岁,却已经结婚生子,家境还算不得差。有那么一天,他丢下家人,跟部队走了。这一走,就走了几十年,走出了几千公里。他参加过淮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组织决定把我从某旅政委调到日喀则军分区任副政委。到日喀则报道的第四天,我就带着工作组到了最边远的边防某团。在这个团二连,一个叫张清甫的四川籍志愿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他在连队已经干了13年,即将退伍。刚入伍时,他头发又黑又密.没过两年头发就掉得差不多了。我问他,你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现在要退伍了,有什么想法?他说:“没什么想法,组织叫走就走,让留就留。”我又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的愿望是将来长满黑黑的头发。”我想:自己在这里住一个晚上就这么难受,战士们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很多人还落下了无法治愈的高原病,但他们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却显得那样乐观、那样平静。我是一名领导干部,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