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门前接小孩的人群中,有一位叫郑平的中年妇女。她每天早上送一名10多岁的小女孩儿上学,中午又接回家吃午饭,下午上学又送来,下午放学又接回家去,熟悉的人问她:“你接送的孩子是你什么人哪?”她自豪地说:“是我外孙女。”可是她唯一的女儿刚刚结婚,怎么能有10多岁的外孙女呢?  相似文献   

2.
《孙子·形篇》,从宏观上论述了军事实力问题后,又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样一个增强军事实力的重要的原则。既然军事实力的强弱是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离开这个物质基础专事诡谲之汁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实力强大到“能为胜败之政”(即掌握胜败的决定权)呢?孙武的结论是“修道而保法”。所以搞清楚孙武讲的“道”与“法”是十分必要的。孙武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计篇》)对孙武说的这个“道”。杜牧释之为“仁义”;张预注之为“抚众”,即所谓“以恩信道义抚众”者。他们都把“道”看成为可使自己上下一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郭化若同志把孙武关于“道”的那段话翻译成这样的现代汉语:“政治,是讲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怕危险。”据此,不少人就把“修道而保法”里的“修道”,理解为“修明政  相似文献   

3.
幽默点滴     
好酒者一人好酒,每日一醉,已成酒癖。众友力劝其戒酒,好酒者说:“我本想戒酒,可小儿子出门未归,时时盼望, 我正在这里以酒浇愁呢。儿子回来,定将戒酒!”众人说:“真的,你赌个咒!”好酒者立誓:“子若归,不戒酒,叫大酒缸把我压死,小酒杯把我噎死,跌在酒  相似文献   

4.
孙志友 《政工学刊》2004,(10):24-24
《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一次,汉文帝问当时的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的刑狱有多少?”周勃说不知道,问他“全国一年的钱粮收入支出有多少?”周勃也说不知道,显得很窘迫。汉文帝又问当时的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自有主者。”汉文帝问:“主者何人?”陈平说:“问刑狱有廷尉(管理刑狱的官员)负  相似文献   

5.
勇武是军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是武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历代兵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军人勇武精神的培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墨子·修身》篇把“勇”作为作战的根本,指出:“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六韬·虎韬·必出》把“勇”看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对于“勇”在战斗中的作用,吴子在其兵法《励士》篇中指出:“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韩非子·出见泰》篇则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  相似文献   

6.
记载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天,子张问孔子,一个做官的人应该如何从政呢?孔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意思是说,要做好官,就应该“尊五美”而“屏四恶”。所谓“五美”,一是“惠而不费”。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就是说,一个做官的人,掌握一定限度和范围的权利,做一些关系老百姓利益的好事,并在自己的权限之内,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做呢?“身在公门好修行”,能办又不费什么力气,就应该办。二是“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一个做官的人,既然选择了为民做主的仕途之…  相似文献   

7.
“陈干事,你的汇款单。”通信员小尹喊到。“我的汇款单,哪里来的?”“咱们人武部就你一个姓陈,肯定是寄给你的!”接过汇款单一看,见汇款单是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邮来的,署名刘某某。我一下明白了:“刘女士,你这又何必呢?”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整天不停地在家哭,人们都叫他“哭婆”。有“好事者”便问她为什么哭。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伞卖不掉;下雨的时候,小女儿的鞋卖不出去,我替他们担心。”说完,老婆婆又泣不成声。“好事者”开导她说:“您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晴天,到小女儿的鞋店买鞋者多;雨天,到大女儿的伞铺购伞者多。”老婆婆觉得很有道理,破涕为笑,从此“哭婆”变成了“笑婆”。  相似文献   

9.
何谓“西点”?稍有军事兴趣者大概都 会脱口而出:西点军校呗! 这就是“西点”的魅力:以治学严谨、 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 本书作者于大清以高层军人特有的职业 精神,把一次“西点之行”化作洋洋28万 言的《目击西点》,不能不使人由衷敬佩。 毕竟,到过“西点”的人很多很多,然而能 满载而归把“整个西点”储进大脑又著成书 卷者,却并不多见。 “2003年底,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抵达 美国纽约附近、哈得逊河畔的西点军校。在  相似文献   

10.
听说教导连的那头军驴死了,而且是死在它拉了十多年的石磨旁。刚入伍不久的我,常听见连长在训老班长时说这样一句话“你们老了吗?教导连的驴是87年的,还每天拉磨呢,你们算什么?”头几次,我还以为是骂人的话,可是听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某讲课者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大老虎。一个人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一个急了:“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这个人说道:“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王朔于1999年11月1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把金庸小说与香港的“四大天王、成龙电影和琼瑶电视剧”并列为“四大俗”;并说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使世界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来面目”。读完此文,我既为王朔的勇敢之举击掌叫好,也为他可能遇到麻烦而担忧。你王朔也是功成名就老大不小的人了,批谁不好,为什么偏偏去批金庸呢?又没谁硬逼你读金庸小说,“实在读不下去”,也犯不着捏着鼻子硬读。把心中的怒气在报纸上登出来,不是太傻了吗!要是“金大侠”一气之下把你告上法庭,再索赔精神损失费1000万,看你…  相似文献   

13.
韩愈在《原毁》一文中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意思是说凡事业上有了成就、人格上有了名望,总是随之遭受别人的毁谤。这是为什么呢?韩愈分析道,“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就是说,毁谤诬告别人的人不是懒惰者就是忌妒者。这两种人看待别人都是“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意思是说抓住人家的一点不及其余,只看人家的过去,不看人家的现在,惟恐人家出了名。韩愈之说,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干部提拔前表现尤为突出。据说在有的单位,如想整谁,只要传闻此人将要提升或者看到干部提…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做人     
做官,先要做人。做人,应该读书。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于今日,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钱穆说,“假如我们诚心想学做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15.
人有七情六欲,自有“爱好”各异,或好琴棋书画,或好花鸟鱼虫,或好游山玩水,既有益健康,又自得其乐,不仅是消遣和享受,也是性情的陶冶和品位的提升。但“爱好”若与权力相结合并失去控制,便会产生魔力,使人料之不及。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桓公好味”,易牙就能把亲儿子宰了,将脑袋送给桓公尝鲜;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历史事实说明,当权者有“好”,就有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投其所“好”。  相似文献   

16.
向远方飞翔     
一日,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的人只在乎我飞得高不高,却没有人在乎我飞得累不累呢?”朋友是个很有能力且事业心很强的人,每天都脚打后脑勺地不停忙碌,常常是工作到三更半夜才能睡觉。他取得的成绩自然也不少,我总是和他调侃:“别这么优秀啊,也给别人留点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两个母亲     
同一病房里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乡下女人感叹:“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撰文说,“以人为本”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呢?就字面而言,这里所说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是包括你、我、他在内的所有的个人和集体的众人。这里所说的“本”是本位、本体、本义,或日根本、原本、国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级党政领导人和全体干部,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想到并且做  相似文献   

19.
人生三乐     
快乐的情绪,不但有助于健康长寿,而且还能使人正确地面对人生,积极地工作和生活,促进事业的成功。那么,快乐从何而来呢?我感到人生起码有“三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一年级学生进入初二年级后,又增加了一门物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物理教学也是如此一开始,教师教难,学生学也难.如何闯过这个难关呢?我认为必须狠抓五个“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