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当金秋来临,盛况空前的中国塔山石榴文化节便在“中国石榴博物馆”拉开序幕,该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把石榴从发源、栽培、品种、技术、成分作用及历史文化等演绎到极致。展位上的“世劉香”石榴干红、石榴牛蒡咖啡、石榴籽油等弥足珍贵的系列产品,吸引到场顾客竞相抢购流连忘返。而追根溯源,支撑这一切的是刘亚凡董事长和他的安徽昌盛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他们成功研发出世上首款——石榴干红酒,并将“世劉香”石榴干红酒推上国宴推上国际舞台。如今“世劉香”已蜚声海外。  相似文献   

2.
<正>"石榴痴"立足独特地域优势,打造原生态石榴产业链作为安徽昌盛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凡亚缘,何被称为"石榴痴",话还得从头说起。在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有着著名的中国软子石榴基地——烈山石榴种植基地。这里山势层峦叠嶂,  相似文献   

3.
石榴历来被喻为家庭和睦、幸福长寿、美好吉祥的象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石榴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经济价值。石榴营养丰富,食用能生津解渴、助消化、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止冠心病、高血压,使人延年益寿。石榴酒、石溜饮料具有祛病强身,养颜等功效,更显石榴的食用价值。目前大中城市石榴售价都在每公斤18—20元以上,中小城镇也在15元以上。 种石榴收效快,收入多。以河南虞城县为例,该县引进开发种植的全国石榴特优品种——大青皮,果个特大,色泽艳丽,味  相似文献   

4.
要想富,栽石榴。地处大别山区的河南息县八里岔乡武装部根据从《中国民兵》杂志中得到的栽植石榴方法,针对地处淮南丘陵,沙土地易栽植石榴的特点,带领民兵大面积推广,栽  相似文献   

5.
近日,叶城县的石榴花次第开放,当地各族群众相聚在石榴园里,欢庆一年一度的石榴花节,祈福今年石榴有一个好收成。被称为石榴之乡、核桃之乡的叶城县,地处昆仑山下、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林果业,有效地提高了各族农牧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群仙过海     
王万方当了“石榴排长”四川会理县关河乡的石榴,素以果大、味甜、汁多、籽软而闻名省内外。1984年,官村民兵排长王万方组织34个民兵,带领群众在189亩荒坡上垦荒栽种石榴树1.2万株,办起了本乡第一个联户  相似文献   

7.
手榴弹(hand grenade)是在近距离上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军事装备的小型炸弹,是重要的步兵近战武器之一。一般由弹体、引信2部分组成。弹体呈圆柱形或卵形,有的带有手柄。弹体内盛有炸药或其它装填物,多采用击发(或扎发)延期引信,也有采用电触发与延期双重作用引信。手榴弹因最初的外形和破片像石榴和石榴籽,故此得名。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核弹和导弹的今  相似文献   

8.
致富信息     
《兵团建设》2007,(12):49
新疆农产品受上海市民青睐第二届新疆特色农产品(上海)交易会日前在上海农业国际展览中心结束,交易4天共签订合同金额14.39亿元,协议金额4.69亿元。本届农交会销售场面十分火爆,仅阿克苏市果品公司一家就每天向展会运送36吨红甜心苹果。来自喀什地区的伽师瓜、巴旦木、杏干等绿色保健食品,和田地区的薄皮核桃、"皮亚曼"石榴,吐  相似文献   

9.
花的月历     
花的月历各种花都有各自的习性,在适合它开放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季节里有各自的花期。按农历说: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蔷薇,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凤仙,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水仙,十二月腊梅。所以古人有时用花以名月份,如称五月...  相似文献   

10.
虎啸煤城     
石榴吐红,麦穗泛金的夏日,我们专程来到陕西省东风机械厂武装部采访孙华和他的铜川陆军预备役示范班。孙华和他示范班的10名预备役战士,曾经是兰州军区某部颇有名气的“武状元”、“训练尖子”,他们一同参加过比武和大阅兵,退伍后被安排到陕西省东风机械厂。这群血气方刚的年青人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雷厉风行,开拓进取的本色。进厂不久,他们个个都成为厂里生产能手和能保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大桥河民兵班”是云南省东川市水电局人武部的劳武结合班,编有民兵8人。他们在沙石滩上围土造林,整治流沙,使“废滩”变成粮田、鱼塘、果园、小树林,收到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军事效益。 近两年来,这个班在局武装部长柘荣成带领下在大桥河下的550亩“庄园”里耕耘,修渠引水5千米。种水稻10亩,修鱼塘10亩,植树40多万株,种植葡萄、梨、石榴等6种水果近17.5亩。民兵班用勤劳的双手改造环境,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前年收入8万余元,去年创收12万元,  相似文献   

12.
雪山铁人泪     
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阿里高原,风云变幻,雨雪交加,年平均气温零下10℃以下,缺氧。每年十月,大雪就封山了,从山下好不容易带上来的红富士苹果,到了山上就冻成黑冰疙瘩。在这生命的禁区,某哨所连长许志军带领着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温暖的家园。温室内,带刺儿的黄瓜挂满了架,韭菜、芹菜、西红柿在这里安了家;寝室里,咧开嘴儿的石榴结了果,娇美婀娜的月季开了花。许志军深深地热爱这个用赤诚和血汗营造起来的家,更深深地如兄长般地爱着他的战士。一次巡逻中,车抛了锚。许志军和三名战士在巡逻线上被困了5天5夜。寒冷…  相似文献   

13.
农三师五十一团是兵团较大的一个民族团场,有17.85万亩耕地,人口4.2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46%,集体经济成分占82.6%。该团近几年全面贯彻兵团党委“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和“1+3”文件精神,坚持“棉、畜、石榴”三足鼎立发展思路。2004年,团生产总值1.2亿元,实现利润750万元,职均收入1.2万元,劳均收入6719元,人均收入3019元。2004年团场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今年,该团在提高棉花单产上下功夫,积极推行农业新技术应用。一是搞设施灌溉2万亩,“小白龙”软管灌5万亩,节水灌溉占播种面积的82%。二是购…  相似文献   

14.
多彩的芦荡     
我是从故乡芦荡边农舍里走出来的,对于芦苇,有着魂牵梦绕的怀念……芦苇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颇多。它的叶茎可造纸,茎杆可加工编织席蒌,又是房建的材料,根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它喜水但不择土地,肥沃汀洲能长,贫瘠沼泽可生;耐得炎热,抗得奇寒。它挺拔淡雅,不媚不俗,春如锥,夏葳蕤,经霜而茎益坚,节益亮。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赋诗填词,赞咏不绝。像唐代诗人雍裕之所描写的:"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明月泻似雪,无处认渔家。"王昌龄也在<塞上曲>中赞道:"蝉鸣桑树间,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芦花,灰中泛白,无味,极为朴实,虽貌不及杜鹃,香不如牡丹,色不胜石榴,雅不过水仙,但它千顷万顷连成一片,鸟瞰如毡覆地,仰视似毯铺天,于金风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我来到新疆。面对辽阔的疆域,叹自然之伟岸,叹人类之渺小,叹时光之飞逝,叹历史之短暂。有人说,没到兵团,就不知道新疆的内情。以我15年的军旅经验,和"兵"字挂钩的地方,必有兵的颜色,兵的素质,兵的气氛,兵的作为。果不其然。兵的颜色,绿,这也是石河子的颜色。这绿色不光有兵之绿,更包含着自然之绿。小小城市号称戈壁绿洲,一草一木均是兵团人用双手,用汗水,用生命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兵的素质,统一。这也是兵团的、农八师的素质,一声号令,全员皆动,高度的统一,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兵的气氛,庄重。凝炼的城市风貌,处处体现出了兵的气氛。横平竖直的街道,郁郁葱葱的树木,气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中的英雄,大多数是不谋的。他们做事,只是出于一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价值判断:对的,就去做,错的,就不做;善的,就去扶。恶的,就去打。见义勇为,容不得反反复复的算计。鲁智深就是不谋的典型。就做事而言,鲁智深有两个特点:一,做前三不: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二,做后三不:不悔,不怨。不惜。不悔已做的,不怨受惠的,不惜失去的。  相似文献   

17.
王国梁 《政工学刊》2014,(12):87-87
学会为欲望做减法。生活减去欲望,等于轻松。年轻的时候,我们太喜欢享受猎取的乐趣。拼尽了全力去争,争名,争利,争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利益。可欲壑难填,我们永远享受不到满足的快乐。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应该学会把一切物质欲望看淡一些。回归简朴,过平淡的日子。四十不惑,我们应该不困惑,不迷惑,清醒地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风雨30栽,辉煌30年。1978年的冬天,我们终于走出思想桎梏的冰封,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新纪元。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华儿女阔步前行,昂首世界。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掀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炎黄子孙续往开来,续写辉煌。30年来,我们沐浴改革春风,与时代同行。30年来,我们走过风雨,共迎未来。三峡出平湖,雪域连金桥,长征刺苍穹,神舟翱太空,博鳌迎宾朋,奥运誉世界……这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中华民族以从未有过的自信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水涨船高,国富兵强。军队和国防建设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成为祖国和人民靠得住的钢铁长城。军区部队发展建设也蒸蒸日上,形势喜人。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示军区部队后备力量全面建设成果,我们推出改革开放30周年专刊,意在铭记改革开放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官兵继续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9.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复一年,不一样的靶,不一样的枪,不一样的人。在相同的靶场,重复着相似的故事。但这相似中又有着不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叙述。我们试图把打靶这个过程一分再分,但分到最后, 我们发现,不管怎么分,都离不开靶,离不开枪,离不开人。那就称之为打靶三要素吧。  相似文献   

20.
最后的军礼     
三名高大英武的战士.挺立在礼堂大门入口处。中间的那位战士,手擎军旗,他的两侧,是手持冲锋枪的护旗手。一阵风卷来,鲜艳的军旗翻舞起来,发出“呼喇喇”的声音。 礼堂内坐满官兵,满眼草绿。主席台上方“向军旗告别仪式”的大字,分外耀眼。坐在前几排的数百名战士,是即将退出现役的士兵。此时,他们的帽子,还缀着帽徽;领口,还钉有领花;肩头,还有军衔标志。在向军旗告别仪式后,这些都将取下。从此,他们便不再是现役军人,将告别军营,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