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4,(8):56-56
幽默的妻子 一个被汽车撞伤的人两天都没有苏醒过来。 到了第三天,他才缓缓地睁开眼睛。他看看四周,含糊不清地问:"我这是在天堂吗?" "不,亲爱的。你只是在它附近呆了一会儿。"妻子回答。 抢银行 两人抢银行,回家后其中一个说:"今天可发了!来,点一下抢了多少钱?" "别忙了,等明天看一下报纸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有关战士夫妻的爱情故事,他们结合还不到百天,厄运就降临到他们身上,妻子不幸瘫痪,除了医院的救护车来了外,就再也没有出过房门,只能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和偶尔飘进来的花香鸟鸣,感受到四季的更替。面对重病的妻子,战士默默地传递深爱,背着妻子求医问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的债务。妻子不忍心拖累丈夫,多次提出离婚,他都拒绝,他对妻子说:"你忘了我们结婚时的誓言,不是说好一辈子不分手吗?你活着一天我就要照顾你一天,我要照顾你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新娘的秘密     
︸②一天,妻子不在。李明拿着老虎钳, 想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秘密。但他又想到应 该尊重妻子的感情,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 头。侧曰个①李明和玉韩是新婚夫妻。李明发现妻子有一只精制的上面加了一把小锁,并常常一个人悄悄地看着发切,便引起这盒子的神密感。~③李明点燃了香烟苦苦地思索着:妻子为什么珍视那盒子?也许是过去恋人的信物?难道我还有什么不如那个“他”?突然,他想起玉芳曾说过,“他”从不抽烟。这不是在反对我抽烟吗?于是,他咬咬牙,从此戒了烟。玉芳脸上露出了笑容。④一次,李明和玉芳在闲谈中,得知“他”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他…  相似文献   

4.
20年前,在“沂蒙红嫂”的故乡,一位退伍老兵为让3位无名烈士英名永存,打起背包,背着煎饼,踏上了寻访烈士英名之路。 20多年来,他累计行程10万公里,足迹遍及8个省、市,苦苦寻访3位无名烈士的英名和籍贯,并倾其所有为烈士树碑立传,谱写了一篇爱英雄、敬烈士的感人篇章。  相似文献   

5.
他,没有当过兵却心中装着国防;他,不是将军却有战略家的眼光。他就是邱少云烈士故乡重庆铜梁县委书记史大平。  相似文献   

6.
绿叶的情怀     
去年5月31日午饭时间,安徽省郎溪县人武部部长陈宋富,在民兵训练基地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妻子重病,今天上手术台,主刀医师要他火速赶往医院履行签字手续。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离家后妻子已住院5天了,因怕他分心,影响全区民兵大比武的赛前集训,妻子一直将此事瞒着他……这才使得陈部长今天遭到突然“袭击”。赶到医院,陈部长看到妻子憔悴不堪的痛苦神情,本想埋怨她几句,可心又软了。有多少往事涌上了他的心头——前年仲夏,天河倾  相似文献   

7.
放飞纺织梦     
广东弘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友文在纺织行业已经闯荡了20多个年头。"小时候,父母在纺织厂工作,家里没人照顾我,他们就经常把我带到厂里。可以说,我是在纺织厂里长大的!"孙友文说,对于纺织行业,他有着特殊的情感。孙友文的妻子出生在喀什,长大后一家人便迁往广东发展。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喀什。一次,妻子对他说:"这么多年了,抽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军人妻子口述的文章,值得一读。她选择军人做伴侣,不是为了索取什么,而是感到军人是祖国尊严的象征,没有军人,便没有祖国的安宁。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她心甘情愿地承受军人妻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把爱倾注在共和国的军旗上。  相似文献   

9.
英雄赞歌──王卫烈士事迹简介1993年1月10日,一个节日气氛渐浓,人们正忙于购置年货、准备年饭的日子,四川长庆机器厂职工李福和一家却陷入极度的悲痛中:丈夫的妻子、儿女的母亲,就在这天凌晨,永远地离他们而去!这位妻子,这位母亲,这位与四川长庆机器厂全...  相似文献   

10.
快下班前,在银行上班的妻子李明珍,正在忙碌地处理工作,突然接到丈夫刘先国从乡下打来的电话,那神情,那语气,有几分自豪和激动,妻子觉得他讲的这个事情不靠谱,说:"你就吹吧!使劲地吹!""吹?你晚上看电视不就知道是真是假了!"刘先国对妻子说的事是: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要播对他的"专访"。这一天是2013年7月29日。不管信还是不信,妻子领着儿子刘泽浩晚上7点准时坐到电视机前。第8  相似文献   

11.
星星知我心     
每当星斗满天、人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的时候,河南省沈丘县几位军人的妻子或恋情人把无限的思念寄托于这静谧的星夜。 1 她与他刚定终身,便分别了。她在夜空下望着星星,春夏秋冬,季季如是。她叫陈爱丽,与曾经是同班同学的赵汝连相爱了,可他应征入伍,一别就是3年。3年间,除了通过鸿雁传情,没有见过一次面。不少姐妹,不少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病残35年的妻子蒋成秀,含泪把她的丈夫叫到身边,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瑞虎啊,你对得起俺啦!这几十年让你受苦受累,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是一个活着的废人,俺实在不想再拖累你,求求你为俺做最后一件好事,行吗?”丈夫也眼含热泪,他知道妻子说的那一件好事是啥。他打断妻子的话说:“别再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13.
“五一”前的一天,张德利接到了赴济南参加“山东省十佳再就业明星”表彰会的通知,消息传开,许多人感慨道:只要精神不下岗,出路就在眼前。 下岗是痛苦的,但下岗又意味着机遇 1994年9月17日,是张德利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妻子所在的烟台第二针织厂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 对下岗职工,政府没有撒手不管,很快,张德利被安排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大商场。可是好景不长,他又一次领到了“下岗证”  相似文献   

14.
孙景 《军事史林》2008,(10):15-15
这是一处普通的景点,一座高1.7米,宽1.2米花岗岩砌成的纪念性标志碑,掩映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南侧苍松翠柏之中。它没有漂亮的外观,也没有只言片语文字的渲染,但每次观众参观到这里总是肃然起敬。“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这朴素的石碑,立于无声处,却讲述着粟裕大将光辉战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难忘的葬礼     
贾僧 《国防》1995,(11)
雪片在峡谷里旋转如偌大的花环。挺拔的柏杨肃穆地立在山顶。我们几百名官兵在伏牛山的深处为张小斌烈士举行隆重的葬礼。 “大妈,您老人家千万要撑住啊!”大个子连长搀扶着烈士年迈的母亲。他是个面对塌方从不皱眉的汉子,叮是今天他的喉咙哽咽了。  相似文献   

16.
正在九师一七〇团,不论是在马路,还是在广场,人们常会看到一位老人用轮椅推着瘫痪的妻子散步。他们就是该团退休职工张印富和他的妻子闫美霞。"她就是我的精神寄托"15年前,刚退休的张印富本想清闲幸福地安度晚年,不料妻子却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瘫痪。妻子瘫痪后,张印富挑起了家庭重担。当笔者问及这些年过得如何时,张印富一脸平静地说:"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没有太大奢求,只要老伴开心,我要陪她这样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有好多人都当过兵,除了没人当海军,别的军兵种都全了。现在我和妻子仍在部队服役。所有的这一切,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受四爷老红军的影响。说起四爷来,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他肯定是个什么长吧,其实他没有当什么长,据说当年参加完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他将政府分配给他的正式工作也辞掉了,回到了家乡,做起平常农家人  相似文献   

18.
"要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做好牺牲烈士的善后工作,要关心照顾好烈士家属的工作生活,要让烈士家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不能让人民子弟兵流血再流泪,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解决好子弟兵的后顾之忧"。这是区委书记在一份关于烈士家属工作调整文件上的批示。  相似文献   

19.
庆平,你没走     
2006年6月23日,烈士王庆平的妻子汤梅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时,几度泣不成声。王庆平是上海警备区某部副教导员,在一次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中,战士吴琼投掷时弹体不慎脱手,滑落在自己身体右后侧约1米处。此时,脱手的弹体在4秒钟时间内随时可能爆炸。当时距吴琼仅一步之遥的王庆平见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对于辽宁省义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陈爱民而言,不幸接踵而至:岳父、父亲同时患脑血栓,妻子精神病发作,大哥心梗而死。而尤为不幸的是,这一切仿佛是有意安排,不早不晚地发生在部队演习、征兵等节骨眼上。但是,节骨眼上,他没有被灾难压垮;节骨眼上,他的选择有泪但无悔;节骨眼上,他让人们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