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革命党人发动的护国战争,达到了倒袁护国的战略目的。以蔡锷为首的云南革命党人所确定的战略战术思想,对指导这一战争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在护国战争中蔡锷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实践及其评价,试作述论,向学术界请教。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下旬,蔡锷巧妙地避开了袁世凯爪牙的监视,绕道日本、香港、河内等地,于十二月十九日到达云南,和云南唐继尧、李烈钧等革命党人开始商议武力讨袁问题。十二月二十五日,在全国反对袁  相似文献   

2.
蔡锷(1882—1916)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他成功地领导了辛亥云南武装起义和讨袁护国战争,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撰写了《曾胡治兵语录》(下简称《语录》)、《军事计划》等军事著作,对治军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见解。一、慎重选将蔡锷认为,只有选好各级带兵的人,使他  相似文献   

3.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反清武装起义;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起、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他的一生都与军事活动分不开。年仅18岁时,即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事著作《军国民篇》,宣传“军国民主义”。这是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改革呼声。有人认为,“吾国‘军国民主义’之输入,以此为嚆矢”。蔡锷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计画》一书中。这是辛亥革命前蔡锷在广西军界任职时起草,而在1914年于北京修订完毕,作为国防计划的纲要,呈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的。这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还  相似文献   

4.
黄明 《环球军事》2014,(20):62-6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奋起响应,最早是滇西“腾冲”起义,接着是昆明“重九”起义,敲响了清王朝在云南统治的丧钟。辛亥革命研究权威章开源、林增平评价说:“云南省城起义,是除武昌首义之外,独立各省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中,战斗最激烈,代价最巨大的一次。”革命志士牺牲150余人,负伤300余人。作为起义核心骨干力量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起义军总司令蔡锷一直在前线指挥全军,直到战斗结束。李根源指挥部下攻城时,跳战壕扭伤了脚踝不能行走,由两个士兵搀扶着继续指挥战斗。  相似文献   

5.
吴仰湘先生撰文认为,蔡锷的《军事计画》是刘达武篡自蒋方震的《军事常识》。但笔者经研究认为,该文立论的前提条件并不存在,而且该文还存在明显的先入为主和方法不够科学、论据不够扎实、论证不够严谨等问题,其结论当然不能成立。大量史料证明,蔡锷的《军事计画》是一部在蒋方震协助下完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军事著作,而蒋方震的《军事常识》则是其在《军事计画》基础上修改和扩充而成。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论从史出,以事实说话,力求实事求是,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6.
三、蔡锷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蔡锷军事思想经历的时间较短,但内容颇为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是蔡锷军事思想中最精彩的内容,它涉及国防建设各个层面的诸多问题,已经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真理性和时代开拓性。1.关于国防战略问题国防战略问题,无论是蔡锷所处的近代,还是现代,均是国防建设的首要问题。蔡锷在理论上阐述这一问题,属于当时中国首创。虽并不俱全,但十分深刻精辟,对后世影响极大。首先,国防战略根源于国家战略。蔡愕指出:“国于世界,必有所以自存之道…  相似文献   

7.
踏上云南思矛地区佤族山寨,人们不仅可以领略秀美旖旎的山光水色,潇洒漂亮的民族服装,也会被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历史上,佤族人民长期处于原始部落形态,祖祖辈辈沿袭着原始的刀耕火种。落后的种植方法,漫长  相似文献   

8.
戴艳丽 《国防》2007,(1):75-77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这是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哀悼蔡锷将军时所写的挽联.句中提到的班都护和马伏波,分别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班超及马援.  相似文献   

9.
蔡锷的《军事计划》、蒋百里的《军事常识》和《国防论》 ,以及杨杰的《国防新论》 ,是民国时期国防思想发展历程中三座前后相继的丰碑 ,代表了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是对现代中国国防发展战略和国防建设道路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对于增强人民的国防意识 ,唤起全国反对外国入侵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等各方面 ,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同时 ,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军事思想的遗产 ,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边疆,有一个倍受人们敬仰的家庭。父亲刘斌,原云南保山军分区司令员,全国解放后,一直战斗在边防线上。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大儿子牺牲后,又把小儿子送上前线,两个儿子为国捐躯后,他忍着巨痛,说服老伴,又毅然送女婿奔赴前线。他家的事迹,震撼着千百万人的心弦。  相似文献   

11.
蔡锷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他为中国军事力量的近代化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他顺应历史潮流,联系当时的中国国情,在民国初年大力倡导建立新的军事制度,以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从而使其军制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性,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12.
过桥米线     
全国的正宗过桥米线出在云南,云南的正宗过桥米线出在红河,红河的正宗过桥米线数来数去,非蒙自莫属。 立于全国名小吃之林的蒙自过桥米线,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文人在蒙自南湖内的小岛上读书。妻子每天为他送饭,因路远而从未吃过一顿热乎饭菜。有一天,妻子给丈夫送了一罐鸡汤,到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08     
●冰雪灾害2008年1月23日,武警官兵在云南福贡县境内寻找雪灾中的失踪者。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席卷南方,人们多少有些猝不及防,尤其是赶着回家过年的人们。冰雪阻碍归途,回家的路艰辛漫长。但正是这场灾害,使得2008年  相似文献   

14.
刊授教育     
按山区特点开展刊授云南永胜县人武部永胜县羊坪区是彝族聚居的小凉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是全省有名的特困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在这样的山区,民兵的刊授教  相似文献   

15.
钱基博深受爱国思想家严复和爱国将领蔡锷的影响,在民族深陷灾难之时,钱基博写作了《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择其"精要"深入发挥,意在鼓舞士气,并非为了提供一部《战争论》译本。由于种种原因,《精义》只完成半部,但依旧可以充分领略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玉溪市红塔区,人们抬头便能看看到巍峨耸立的红塔山。山虽高,但却阻挡不住人们攀登的脚步,因为红塔人相信山高人为峰。玉溪市红塔区人武部党委一班人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科学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山高人为峰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宁可不出政绩,决不留下包袱  相似文献   

17.
蔡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有重九起义、讨袁护国等震惊时代的战争实践,还拥有涉及国防建设、战略战术等内容的近代军事思想。本文重点对他的军事思想进行探讨研究,由于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文中不免要分析考察与蔡银军事思想连结的军事实践。一方面更有助深刻地认清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又一个侧面获得对蔡愕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公正评价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①。一、蔡锷军事思想形成的基础蔡愕成为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有其先天条件③,但主要还是后天造就的因素。其中,他在清末民初外受…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云南边境毒情形势严峻,境外毒品来势凶猛,滇西不减、滇南加剧;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反弹,传统毒品势头不减,新型毒品渗透加剧;武装对抗性增强,缉毒工作面临巨大风险。云南西双版纳边防支队破获一起特大毒品案,缴获毒品海洛因25.552千克。该案的侦破标志着云南公安边防总队2013年缉毒创历史新高,缉毒总量达5.039吨。  相似文献   

19.
在祖国西南边陲,云南腾冲县城翡翠路旁,有一个集现代运输、加工、修理以及石油、食宿、珠宝玉器等实业为一体的企业——金鑫商号。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从中缅边境的大山深处悄然崛起的农民企业。  相似文献   

20.
<正>战争结束后,人们会开始战争史的编纂,以此来实现战争期间一些未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就会出现一些主观愿望来主导历史编纂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频繁出现,那么史料和历史编纂就未必可信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对各种资料和档案的获取会更加方便。人们在编纂历史的时候,会设想出这种可能——在历史的某个重大时刻,如果没有按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那样演变下去,结果会怎样?尽管能亲临战场的人并不多,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