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活动家、军事思想家。他的军事思想和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一样,是中国军事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云飞在《黄兴军事思想述论》一文中提出,“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战略思想是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部分。黄兴在1903年11月筹组华兴会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2.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3.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8年第10期刊登普列霍德琴科上校撰写的一篇文章-《军事历史与现实-评中国〈军事历史〉杂志》。文章指出:中国军事学者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近年来,全国和全军出版了各种军事历史杂志,其中最有名气和最受欢迎之一是《军事历史》杂志。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是一份面向专业研究者和对中外军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2版把“外国军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加以编撰,这在我国学术界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与战争史和军事思想史相比,军队和军事组织发展史的研究一直非常薄弱,特别是外国军史研究,无论是整体性和系统性,还是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欠缺。《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1版曾做了一定的努力,编入了少量外国军史的条目,对国内外国军史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而且相继出版的《中国海军百科全书》、《中国空军百科全书》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也都收录、编撰了相关外国军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外…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的国家和军队莫不把军事人才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以研究。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无数次的战争,涌现出众多的军事人才(主要指将帅),留下大量的兵书专著,如《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等,其中不少章节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军事人才问题。在其它一些重要文史典籍里,议论军事人才问题的篇章也很多。因此,对中国军事人才思想的发展作些纵向考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研究今天军事人才问题是有裨益的。纵观中国历代军事人才思想,其主要特征是: 一、充分肯定军事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大凡有所作为的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迎接建党80周年,做好军事斗争准备,2001年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拟开展如下主要工作:一、编辑出版《21世纪初中国军事经济走势前瞻》一书。中心与济南军区联勤部去年联合召开了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21世纪初期中国军事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中心拟在今年特约部分专家提供稿件,对军事经济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出版《21世纪初中国军事经济走势前瞻》一书。二、召开军事经济教育和人才培养小型座谈会。随着军事经济研究在我国的兴起,我军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展军事经济教育和人才培养,经过10余年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适应新的形势,加速培养符合军事经济人才,中心拟在今年暑期约请有关军队院校的专家专门研究军事经济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三、调整、增补中心领导机构成员。军事经济研究中心第四届常务干事会成立以来,由于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概览》(张一文、刘庆、皮明勇编著,以下简称《概览)))是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研究指南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共六章2口万字,是一部集学术性、资抖性和实用性于一休的著作。《概览》论述了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的有关理论和学术问题,并阐明自已的见解。编者主张将中国近代统治阶级的军事活劝作为中国近代军事史研完的主线,以保持近代军事活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的最有趣之处是,公元前四百年的一本古书,居然对现代的军事、政治事务仍然产生影响,而克劳塞维茨著作的某些部分却已过时。不过中国的军事传统却并非仅仅限于孙子。所谓《武经七书》,即《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吴子》、《李卫公问对》,过去是,今天依然是中国研究的常见课题。  相似文献   

9.
阅读《军事历史》1989年第1期,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等栏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较强,值得深入探讨;《军事历史与军事改革》、《论军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等文章,对军事历史研究具有较高层次的指导意义;《他,从战火中走来——访老将军孙毅》、《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等文章,熔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为中下级干部和士兵所欢迎。此外,对1988年第5期、6期中的几处差错作了更正的做法,体现了编辑部的高度责任心,使读者对编辑部的严肃认真态度产生一种敬佩之感。  相似文献   

10.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11.
《武经总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武经”命名的兵书,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具有军事百科全书性质的武学教科书,它在我国古代兵书典籍中居有重要地位。研究《武经总要》的军事伦理思想,对于挖掘我国古代军事伦理思想遗产,丰富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思想宝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武经总要》的主要内容和成书过程《武经总要》是一部综合历史上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宏篇巨著,它对军事组织、军事制度、用兵选将、步骑训练、行军宿营、战术阵法、武器装备的制造和使用、军事地理、以及历代用兵实例、阴阳星占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研究员王辅一编著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最近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在解放战争年代,长期在野战军领导机关担任秘书、机要秘书等工作,经历过转战沂蒙山区、外线出击,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熟悉许多重大事件的情况。全国解放后,他长期从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的研究工作,重视资料积累,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解放军军史、解放军战史条目的编撰,写出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犤第三野战军犦(与张震同志合写)等一批条目,先后发表了《…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军事法学科伴随着《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应运而生,经过1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已初步构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法学科体系,并在中国法学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回首中国军事法学的创立与发展历程,可以说,《全书》的编纂对该学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书》的编纂填补了中国军事法学研究领域的空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军事法研究还很薄弱,因此,最初起草《全书》框架方案时未能将军事法设置为学科。但是,为了保证完整的军事科学体系和促进军事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  相似文献   

14.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迎来了《军事经济研究》杂志发刊第100期的喜庆,我们谨代表全军物资油料战线的广大官兵,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军事经济研究》是我军军事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块园地,是宣传、交流、传播军事经济理论和学术信息的窗口。《军事经济研究》创刊以来,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本文拟就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作一浅探,以期从军事角度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1915年列宁在研究哲学和战争问题时,曾阅读了德国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并做了许多摘录和批注。从列宁的摘录和批注中可以看出,列宁特别重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和用辨证方法考察战争的一些著名论述。列宁在《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战争与革命》等著作中,高度评价并多次引用克劳塞维茨的名言,驳斥机会主义者在战争问题上的谰言。该书中译本在中国广泛流传,对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研究这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史对深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18.
《国防大学学报》1988年增刊第1期,作为中国古代兵书研究的专辑,于日前出版,共刊载19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从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的角度评介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分别论述中国古兵书的分类、历史分期和起源;按历史顺序对我国古代的一些主要军事著作作了评介。这期专辑将我国古代兵学的历史发展分为六个时期:春秋战国,东汉、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概要地介绍了各时期兵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等。这  相似文献   

19.
记者: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国防政策以及近两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这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第5次发表国防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3万字,包含安全形势、国防政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兵役制度等10个部分。您觉得今年的《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与以前的相比有什么特点?乔良:《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与以前相比,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有这样几点:一,对安全形势的分析;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三,裁军20万;  相似文献   

20.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反清武装起义;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起、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他的一生都与军事活动分不开。年仅18岁时,即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事著作《军国民篇》,宣传“军国民主义”。这是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改革呼声。有人认为,“吾国‘军国民主义’之输入,以此为嚆矢”。蔡锷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计画》一书中。这是辛亥革命前蔡锷在广西军界任职时起草,而在1914年于北京修订完毕,作为国防计划的纲要,呈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的。这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