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在我国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占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封建的旧式军队向现代化的新式军队转变这一重大历史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方面,而且也有其独特之处。研究近代军事或战争,总是要和某些军事思想、军事人物联系起来。在此,袁世凯则作为在近代军事改革中起过一定作用的人物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3.
论袁世凯的建军治军和军事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但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甲午战后 ,他在引进西方军事思想 ,推动清末军制改革、编练新军、兴办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治军建军和军事教育思想值得研究 ,以便能够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5.
冯国璋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军事改革是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的。以前史学界不少人往往把这一改革归功于袁世凯,严格地说来,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也是不公正的。探讨我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历史,我们愈加发现在从汲取外国近代军事理论知识到付诸实现的一系列过程中,付出较大贡献的人物应属北洋三杰,即王士珍、冯国璋和段祺瑞,尤其是冯国璋的贡献最为突出。笔者现依据史料,试图对冯国璋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贡献作必要的介绍、分析和评价,抛砖引玉,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应是一门专门史,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是介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学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一般性质,又要能体现这一专门史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是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为此,首先要说明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既然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6月 ,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一书。这是施渡桥先生在中国近代军事学术研究上的又一力作。施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成果颇丰。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施先生认为 ,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如果忽视从军事指导思想入手高屋建瓴地研究军事问题 ,就会出现就事论事、现象罗列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流弊。自 1 988年前后起 ,施先生笔耕不息 ,历时十余年 ,终于将这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专史推向了社会。全书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丁日昌(1823年—1882年)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我国军事和国防近代化(即当时的现代化)的重要人物。他是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人,是我国近代海军的设计者,又是改革兵制的倡议人和试行者。他历任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等。在二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既有关于军事国防的大量论述,又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实干家。对于丁日昌的国防近代化思想,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探索中国古代军事向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军事近代化的研究重点放在那里,学术界未有一致公认的看法。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思想的近代化,另一个是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军队建设是在军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反过来又促进和推动军事思想的发展。近代军事思想不是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所独有,在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官绅士大夫的著述言论中也有所表现,如郑观应、丁目昌等人都有军事方面的精彩论著。战争观,建军思想,战略战术思想是军事思想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反侵略战争 ,中国军事思想发生了由中世纪向近代的嬗变。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出现近代军事思想雏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军事思想在器物技艺层面广泛发展。甲午战争以后至 2 0世纪 2 0年代 ,近代军事思想向军事制度、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深层面发展 ,形成相对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均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找到它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笔者参与主编的《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为中心,以其所涉及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11种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刊物发表的420余篇;140个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记资料的研究文章为基础;阐述了哪个时期、哪些人物的研究文章最多;所刊载的研究文章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它们具有哪些的特点;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有待学术界进行深入地研究等文章和相关的,并阐明笔者对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记资料研究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同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史的研究一样,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也是以资料为基础的。随着全面研究近代军事史科学之船杨帆起航,作为这门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军事史资料工作,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代军事史资料,用李侃先生的话说:“恐怕可称汗牛充栋”。一百多年来,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古老大门开始,中国社会几乎无处不冒战火,无时不动干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多少风云际会的军事人物,纵横驰骋于辽阔的战争舞台,导演了一幕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军事文化 ,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人们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中国近代军事文化是影响和制约近代国人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由于近代中国的军事活动极其纷繁复杂 ,使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具有不定型性 ,但就总体而言 ,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还是有脉络可寻的。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大体以甲午战争后的 1 0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层面的军事活动所对应的军事文化之变迁进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广泛交流。1、关于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学科建设问题。与会者认为,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大批学子负笈海外,他们学成归国后,在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均有相当深巨的影响,其中军事留学生尤为显著。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在研究近代军事史的过程中,对军事留学生的探讨欠缺。本文祈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填补,并藉此就近代知识分子与武力相结合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汪杰 《军事历史》2011,(5):16-2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方位社会转型。军事变革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起到决定性的先导作用,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彻底妨碍了军事变革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施渡桥先生的论文集《晚清军事变革研究》于今年 1月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著作虽然只选用了作者发表在《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上 40多篇学术论文中的 2 0篇 ,却已鲜明地反映了作者在推动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是一部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军事史著作。该书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起到了开创性和启示性的作用1 985年 ,渡桥先生与张一文同志研究后 ,执笔撰写了《在民族危亡中发展进步的中国近代军事》和《试论晚清军事发展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发动了一场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发轫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军事工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近代军工企业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个性质是由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时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军事工业的行业特点诸因素决定的。清末军工企业与近代中国的产业技术革命,与国家的工业和经济近代化紧密相连。所谓工业和经济近代化,是指在工业和经济领域中,以机器体系的生产工具代替以人畜力为动力  相似文献   

19.
1993年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全部出齐,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已于51989年7月和读者见面。这是一项近代中国最伟大的知识工程,是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的大百科全书。当时我在总政干部部百科编审室,有幸参加了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我军军事人物条目释文的编审工作。值此二十年之际,写了几篇编辑札记,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经历了军事史上最为剧烈的军事变革之一,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震动。中国传统军事法也随之开始解体、蜕化、转型,历经晚清、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形成了完善健全的近代军事法体系。本文就中国近代军事法的阶段性变迁进行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