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8):41-45
近代日本陆军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处于幕府时代后期的日本在亚洲最早引进西方军制。“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仿照西方列强,组建了三个洋式兵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1870年12月,明治政府下令统一军制,规定陆军学法国,海军学英国。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队逐渐成为当时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日本也一跃成为当时列强唯一的一个东方国家。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中日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在西方列强的暴力入侵和武力恐吓下被迫敞开已尘封了数百年的国门;在蒙受了签署不平等条约的耻辱后,他们终于直观而又痛苦地认识了近代海军这个新型战争机器的威力。于是,在华夏民族和大和民族世代生息的土地上,不约而同地升腾起...  相似文献   

3.
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将组办“辛亥源流百年同归”大型世界巡展系列活动。 回首10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的封建制农业国。那时,古老的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轰开国门,备受欺压凌辱。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人民愤怒,使中国人民觉醒。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不甘沦落的中国人民一次次变革图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艰难探索着中国救亡振兴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要回归祖国了。这一天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全世界炎黄子孙普天同庆的节庆日,又是扬眉吐气的雪耻日;同时,更应该是团结统一、奋发图强的励志日。一个多世纪以前,英帝国主义以炮舰政策,强迫满清腐败的卖国政府签订3个不平等条约,使我们丢失了整个香港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强大,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又使我们迎来了几代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所盼望的这一  相似文献   

5.
可爱的香港     
可爱的香港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是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一声春雷,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光辉实践。香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南海之宾。她包括三个部可爱的香...  相似文献   

6.
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将组办"辛亥源流百年同归"大型世界巡展系列活动。 回首10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的封建制农业国。那时,古老的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轰开国门,备受欺压凌辱。  相似文献   

7.
李想 《军事史林》2004,(12):31-33
19世纪中叶,日本和中国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处于要为国家的命运前途而探索的境地,进一步沉沦下去则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奋发图强则能够赶上历史的潮流,实现近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和日本又几乎同时开始了向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一个古老而又人口众多的世界大国,一日间究竟发生了多少事谁也无法说清.但在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的西部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时,中国人被震惊了,外国人被震惊了!这是在中国,今天的中国.一位西方政治家在他的备忘录中曾经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自日本打败帝俄以来亚洲的最大军事事件."放下笔,这位政治家在地球仪前默默地沉思着,中国居美、苏、英、法后成为东方第一个有核国.震惊的绝不仅仅是这位西方政治家,史学家们也会把中国看成两截,中国使世界把这一年10月16日的中国书写在最醒目的位置,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章节.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取得反抗外族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史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辉煌业绩,概始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升华。这种升华不仅重塑了这一民族的外在形象,而且改变了近代中国屡战屡败,每况愈下的历史走向,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强盛的重要转折点。自从1840年古老中华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开后,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灾祸接近而至,国家主权的丧失,巨额战争赔款的被勒索,领土的被分割,无尽财富的被掠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华夏之国成了大小…  相似文献   

10.
同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史的研究一样,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也是以资料为基础的。随着全面研究近代军事史科学之船杨帆起航,作为这门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军事史资料工作,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代军事史资料,用李侃先生的话说:“恐怕可称汗牛充栋”。一百多年来,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古老大门开始,中国社会几乎无处不冒战火,无时不动干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多少风云际会的军事人物,纵横驰骋于辽阔的战争舞台,导演了一幕幕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先驱。在西方列强的挑战下,面临着“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孙中山选择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他在方兵法,学习近现代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和苏联的建军经验,在探索中国军事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现代军事思想,其中许多精辟论述,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冲破“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揭开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新篇章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的腐朽清王朝,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败。中国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晚清史渐渐成为一门显学,说其是显学,并不在于其为学术界所推崇,而在于这段历史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借鉴的地方。这是一个“传统”与“科学民主”——也就是东方和西方相遇的历史阶段。尽管是一段屈辱史,但也是国人有些糊涂却努力探索富国强民之路的一部探索史。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是在 1 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对世界军事经济领域影响不断增强 ,以及面对西方列强入侵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断奋起觉醒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立足于外购 ,还是自立于制造“的争论是一逻辑起点 ;“如何制造兵器”的讨论是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的主线 ;对“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的转化”的思考则物成了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安装内燃机的可操控飞机,从而揭开了人类航空时代的序幕。像历史上的大多数科技发明一样,航空技术几乎立刻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从而使20世纪某种程度上被喻为“空战的世纪”。  相似文献   

15.
方亮 《环球军事》2009,(2):18-19
“东方”营和“西方”营这两支完全由车臣人组成的“铁军”,因骁勇善战而在俄罗斯国内外享有盛誉。不过,这两支在车臣战争后长期驻守车臣的特种营即将被改组。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6.
筷箸     
筷子,古称箸。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筷箸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便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箸变成为今日的筷,有个说法是可能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称箸为快  相似文献   

17.
徐平 《军事史林》2016,(2):53-55
军旗是一个国家军队的标志,是一支军队的荣誉所在.清朝最初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水师战船上挂什么旗也没有统一规定.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原来闭关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强的交往日益增多,清政府当时的总理大臣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场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国的旗帜,请求颁制国旗.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就如翻开一页页不平等的条约,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曾侵略过中国。其中,英国是西方列强侵华的急先锋。邓小平曾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欺负中国的列强,总共大概是十几个,第一名是英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英国不但凭借坚船利  相似文献   

19.
香港背靠大陆,毗连深圳,面临南海,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意义。它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840年,西方列强侵华急先锋——英国,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正是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痛失香港,蒙受了深重的民族屈辱。 1757年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造成  相似文献   

20.
巍巍太行腹地,有一个普通而神奇的小山村--西沟村.普通是因为她的过去同相邻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神奇就在于她战争年代曾代表了"边区农民的方向",现在又被喻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