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兵文摘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最早出现了“元旦”一词。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元旦的日期各不相同。五帝时期。颛颛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正月初一为旦。商、周、秦三朝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月初一和十一月初一为旦。直到汉武帝时,才又将正月初一恢复为元旦。此后,一直相沿到清末。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又  相似文献   

2.
漫话元旦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最早出现了“元旦”一词。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元旦的日期不尽相同。五帝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正月初一为旦。商、周、秦三  相似文献   

3.
民兵文摘     
今年元月31日为农历正月初一,俗称“春节”。“春节”最早也叫“度岁”,有的把农历年的除夕称作“分岁”这也是有其来历的,在夏至殷商时代,人们把木星叫“岁星”,以它走完一宫为一岁,这就是把春节过年定为“岁”的开始。其实在我国古代虽是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正月初一从哪月算起,据《史记》所载,在汉武帝以前是很不统一的,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知道公历每年开始的一天称“元旦”,但对于“元旦”的由来和世界上欢度元旦的种种风俗,可能知得较少,说起来也是相当有趣的。我国“元旦”一词,据说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辛亥革命之后,我国普遍采用公历,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相似文献   

5.
民兵文摘     
新年的第一天,称元旦。元旦的由来:元旦,是合成词,“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太阳升起的意思。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又发现了“旦”字被简化成日出时地平线的形状了。“日”与“一”字连起来,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形象。从那时起,就将作为一日开始的“旦”引申为一年的第一天了。  相似文献   

6.
公历在全世界通用,1月1日是元旦节,即新的一年的开始。不过,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民族及宗教区或习惯上还是沿用着传统的历法。历法不同,新年开始的日期也就不一样。如果按公历来算,世界上几乎每个月都有人在过元旦节。 中国、朝鲜、越南、新加坡(华族)以及其它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民间通用阴历,而阴历的正月初一大多是在公历2月份,如今年春节就是公历2月。  相似文献   

7.
农历一月,人们习惯写作"正月",读音将"正"读作"征"(zheng)。为何呢? 原来,我国现行的农历是夏朝制订的。可是,夏朝以后,哪一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曾随着朝代的更换几次变动。据史传:商朝把夏朝规定的十二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把十一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则把十月作为每年的第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又称“灯节”。它是农历岁首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民间有“观灯”、“赏月”、“放烟花”的风俗,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相似文献   

9.
春节溯源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日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  相似文献   

10.
节日趣谈     
居湘 《兵团建设》2006,(1):51-51
“元旦”的由来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1.
农历正月十二 ,春节刚过,浓浓的年味儿还随处可闻,可记者走进辽阳军分区,却处处闻到浓浓的“硝烟味”,白热化的比武竞赛场景深深地吸引着记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2.
1949年春节,对笔者所在的冀鲁豫军区独六团说来,实在丰富多彩。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护送刚起义的国民党40军316团去清丰县老区整训,又迅速回师新乡以东,监视敌人。我三连又在正月十五,打了一场“怪?”仗。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备战年夜饭是个不小的课题。据悉,近几年一些大城市每年春节前,饭店房间老早就被预定一空。有的年夜饭摆到近20万元一桌。当然,军人有军人的年夜饭。2007年1月26日,是我国农历“腊八”。“腊八”是春节的前奏,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今天腊八不喝粥,我们连线连队煲煲“电话粥”,看看基层连队官兵年夜饭吃些啥?  相似文献   

14.
贵州施秉县苗族同胞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凡来客、喜庆或节日总少不了酒,形成其独特的酒俗。 一、起勾(苗语即开始做活路)。起勾的日子为农历正月的第一个“丑”日,这天凌晨鸡叫头遍,各家便将五枝大芭茅草拿到自家菜园或田土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为了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每年“八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各地都要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但开展慰问活动多针对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有所忽视民兵、预备役部队这支重要武装力量,使广大公民不了解我国武装力量由几  相似文献   

16.
猴年新春的气息早早降临河南省方城县。元旦过后,全县460多个“青年民兵之家”中,就有百余个民兵唢呐队继续活跃在城乡。姑娘、小伙们加紧排练,废寝忘食,人人唢呐吹得十分带劲,这是因为春节期间将慰问全县优抚对象。 每年春节,方城人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摩肩  相似文献   

17.
水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当是过“端”。水族称端节为“借端”(又称瓜节)。“借”是水语“吃”的音译,“端”含有汉语“开端”、“岁音”之意,还有水语“祭祀祖先”、“共庆丰年”的内涵。 水族端节相似于汉族的春节。不过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节日,是从水历十二月末至新年二月上旬(相当于农历八月  相似文献   

18.
闲话爆竹     
春节即将到来,诗云“岁朝爆竹传自昔”。逢年过节或有喜庆之事, 放爆竹表示祝贺,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习俗,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其意是:古时住在山区的人,常患疟疾,认为是恶鬼作怪。新年的时候,希望一年平安,用火烧竹,爆裂发声,把山鬼驱走。这当然是迷信。  相似文献   

19.
一走进三面环海的湛江市,你就会感受到“军爱民、民拥军”的浓郁围氛,到处可以看到双拥共建的丰硕成果。 (一) 湛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大事来抓,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都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每年“八一”,市委、市政府都要举  相似文献   

20.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这天,笔者看到,彭泽县人武部机关干部全部到位,在20分钟的交接班会上,部长张百忠总结了节日战备值班情况,并布置了节后几项主要工作。会后,各科室紧张地忙碌起来,有的拖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打扫室外卫生。仅半个小时,门上的对联不见了,地上放鞭炮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