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六、广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1月4日和7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平定西南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战斗手段:山地沟谷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第一仗,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第二仗,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第772团和第385旅第769团. 日军部队: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第40旅团主力一部和辎重部队.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115师师长林彪,第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处处长李达,第386旅旅长陈赓,第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张南生,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政委黄振棠.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2军,是在革命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一支战斗部队。它的前身是晋冀豫鲁野战军第6纵队。这个纵队是以太行军区六分区机关及直属队、韦(杰)支队、石(志本)支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组成的。1945年11月5日,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召开成立大会。首任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君毅,副司令员王近山、韦杰,参谋长张廷发,政治部主任鲍先志。下辖第16旅,旅长韦杰(兼)、政委张国传;第17旅,旅长石志本、政委何柱成;第18旅,旅长肖永银、政委李震。纵队成立后未及整训,即参加峭河战役和白晋、安北作战,先后歼敌4000余人。 1946年7月,纵队司令员王宏坤、政委段君毅、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一职由谁担任?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一说是陈漫远,一说是卢绍武。作者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大量档案材料、权威史料和亲历者回忆录等进行分析考察,认为陈漫远是第344旅首任参谋长。  相似文献   

4.
30年来,关于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第115师第344旅参谋长是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作者曾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长期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参与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并发表《八路军第115师部队发展概况》一文,首次公开指出该旅首任参谋长是卢绍武。经考证,作者在本文中更正了此前的判断,认为第344旅首任参谋长是陈漫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军区部队组成的第7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7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晋察冀军区扩编方案,其中以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及军区所属各军分区的6个独立团组成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归冀中军区建制.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政治委员林铁、副司令员周彪、参谋长李波兼任第7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和参谋长,下辖第19、第20、第21旅,全纵共2万余人.  相似文献   

6.
4月2日,吉林省军区组织召开了"后备力量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研讨会"。各军分区(警备区)、预备役师(旅)分管首长或参谋长,各军分区(警备区)动员科科长(参谋),预备役师(旅)作训科科长、军务科科长,各人武部、预备役团军政主官、参谋长和人武部副部长兼  相似文献   

7.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后,将冯玉祥西北军之第5路军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孙连仲任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1931年1月,蒋介石令该路军从山东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将士共17000余人,携带两万多件武器,在中共地下特别支部和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4旅旅长季振同、第73旅旅长董振堂和第74旅第1团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8.
何立波 《军事史林》2004,(11):34-4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将谱上,长期担任参谋长职务的李达上将是其中杰出的一个.从1932年担任湘赣军区独立一师参谋长起,李达陆续担任了红6军团第8军参谋长、红6军团参谋长、红2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红军援西军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中原野战军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西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等.李达长期担任高级领导机关的参谋长职务,他所提出的"非战斗机关军事化"主张,今天对我军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刘伯承、陈毅两位元帅在称赞李达的工作时,不止一次地称赞他是"称职的好参谋长".  相似文献   

9.
除了前文所述的少将军长和军政治委员之外,还有不少优秀的副军长、军副政治委员、军参谋长和军政治部主任,他们协助军政主官打造我军战斗力强的王牌军,也成为著名的开国少将。如陈外欧、张希钦、左齐、李文清、孙超群、张文舟、黄忠学、高厚良、郑国仲、杨国字、刘华清、李开湘、廖冠贤、余洪远、戴润生、肖元礼、裴志耕、陈明义、张廷发、高志荣、刘涌、赵一萍、梅嘉生、谢云晖、  相似文献   

10.
1931年12月宁都起义及其起义后成立的红五军团,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时至今日,在一些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及其教材上却设有宁都起义总指挥季振同的名字。本文就有关季振同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 季振同是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中共党员、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其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和该旅第1团  相似文献   

11.
李之玉,曾是当地驻军赫赫有名的某坦克旅副旅长,也曾当过步兵旅参谋长。2005年初,组织调他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任人武部部长。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李之玉情注武装,创新求发展,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干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1):33-4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时的农民起义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抗日战争时期的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太行军区各军分区部队、太行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君威 《军事史林》2006,(4):28-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是由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7年9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第3旅和骑兵第6师组成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王世泰任司令员,张仲良任政治委员,阎揆要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宗贵任政治部主任,全纵队约1.1万余人.  相似文献   

14.
李之玉曾经当过坦克团团长、步兵旅参谋长、坦克旅副旅长,是从基层军事工作岗位走过来的军事主官。2005初任人武部部长以来,他立足本职自觉践行先进性要求,恪尽职守,以与时俱进,艰苦奋斗,锐意改革.求实创新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武装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李起 《当代海军》2005,(3):30-33
台湾地区海军中将、现任台海军参谋长李海东,因点了多、反应快,在台军中屡有建树而得到重用,从舰长升任到了参谋长。但又因做事虎头蛇尾、不善收拾残面,特别是李海东言过其实的性格,一度被排斥出海军,到“联勤总部”当“参谋长”。在李海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1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转战华东战场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部队发展而来。它的前身有一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1945年10月,由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第4师第9旅,在山东峄县组成新四军第2纵队,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任副司令员,赵启民任副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  相似文献   

17.
木船血战日军巡逻艇宋孝和岳刚礼1943年2月,正当我苏北盐阜区军民准备对付日伪军大“扫荡”时,新四军第3师奉命抽调部分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以保存干部,迎接全面反攻。第3师迅速成立了以师参谋长彭雄为队长、第8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为...  相似文献   

18.
最近,重庆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50余名预备役军官汇聚重庆,进行“四自”教育,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这是预旅党委运用“四自”教育成果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6月上旬,一个摆问题、讲道理、办实事,运用“四自”教育成果解决基层疑难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0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为壮大武装力量,积极配合外线作战,晋冀鲁豫野战军于8月1日在山西省襄陵县张厢村,由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2旅、太岳直属机关和第19、20、21分区3个基干团合编,组成第8纵队,下辖第22、23、24旅,王新亭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祖谅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仲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的第1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2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命令,以冀南军区所属部队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4纵队,司令员韦杰,政治委员甘渭汉(7月到职),副司令员石志本,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思和(7月到职),参谋长高厚良,下辖第41、第42旅,全纵1.3万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