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北部湾事件”是美国全面发动越战的理由。时至今日,40多年过去了,世人既熟悉这一事件,也相信这一“史实”;然而,事实上大家都被欺骗了,世人所熟知的“北部湾事件”详情都是当时美国刻意编造的。前不久,美国历史学家艾德根据一份解密文件,揭开了1964年“北部湾事件”的真相。他指出,这是美国为扩大越南战争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  相似文献   

3.
又值岁尾。回首一年,蓦然发现世人期盼已久的和平仍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四顾茫然之际,炮火 硝烟中突现的“文明联盟”依稀带给世人一丝和平的曙光…… 何为“文明联盟”?“文明联盟”乃是一新鲜事物,究其产生,应从“文明冲突论”谈起。近年来,世界恐怖袭 击事件接连不断。继美国的“9·11”事件之后,西班牙的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事件和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接踵而至, 一向宁静的欧洲也开始变得不安宁了。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活动,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搞恐怖活动的人多来自拥有伊斯  相似文献   

4.
心语     
《环球军事》杂志是“预警世界风云变幻的雷达”,是“洞察世界变化的卫星”,是“巡视世界和平的导航器”,是“浏览世界战争史的眼睛”。它以智慧的眼神展望世界,又把世人期盼和平的心愿传向世界。恰逢本刊5周年纪念,我特以本刊栏目为内容赋诗一首,以寄希望:  相似文献   

5.
当88岁的英国出版商詹姆斯·麦克吉本(JamesMacGibbon)4年前去世时,谁也不会想到他竟是一名隐藏了50多年的苏联大间谍。日前,一份由麦克吉本去世前预先写下的12页自白书终于浮出水面,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间谍和背叛的故事:二战期间,身为丘吉尔战争办公室情报官员的他竟是一名暗地里为苏联工作的秘密间谍!二战后,他的身份受到了军情5处的怀疑,但他最终仍然靠谎言逃过了两次审问,结果被证明“身份清白”。  相似文献   

6.
母爱的代名词是慈祥、辛劳、温暖……可是,对于成空某部勤务营战士周克学来说,他的母爱却是“谎言”。在父亲周本铎因为意外成为植物人的两年多时间里,母亲刘振芹在儿子周克学面前,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正是这些“谎  相似文献   

7.
郭魁  李卫彬 《军事史林》2008,(10):23-27
埃尔温·隆美尔,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名将,陆军元帅。在北非战场上,他以声东击西、神出鬼没、狡猾多变而令对手措手不及的战术,被称之为“沙漠之狐”。正如他所说“只要有可能,就要采取欺骗措施。”隆美尔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无愧于这一称号。只是,他的欺骗行动大多表现在战术层次,在战略运筹上则天生不足。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中俄“和平使命-2005”双边联合军事演习已于8月25日圆满结束。此次联合军演是中俄双方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性一步,进一步深他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强化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机制。此次联合军演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是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行动,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作为革命的军事家、战略家,在革命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推翻帝制,“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只有武装斗争,才是革命之际的“枢机所在”。他审时度势,制定了“定两广,出师湘鄂”,进而夺取革命胜利的宏韬大略。他总结了上百次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深感会党新军并不可靠,金钱也决定不了起义的成败。“要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就要“成立革命军”。“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孙中山的军事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安全]小李是一名军校学员,在原部队时,他是一名班长,本身的军政素质较高,能较好地带领全班学习,训练,并能积极配合领导开展工作。有一天,指导员、连长叫他去谈心,对他的工作做了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像这样干下去,组织会考虑你入党的”。受到鼓励,他非常高兴。后来,支部民主投票决定入党候选人,他得票总数第一,但意想不到的是支部否决了他。此事使小李受到极大的打击。尽管他努力控制自己,但事实让他难以承受,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和极大的失落感。自此以后他工作有些消极,变得沉默寡言。很长时间里,这种状况对他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5月12日从以色列抵达开罗,继续其中东之行。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美国和中东诸国之间。搁浅的中东和平之舟能否重启,令世人瞩目。 在鲍威尔离开华盏顿之前,中东形势出现了两个重要动向。上月底巴勒斯坦组成新政府之后,中东问题4方委员会正式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本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又宣布,美国拟在今后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的《孙子兵法》解读史上,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指导郭化若研究《孙子兵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实绩,是他倡导批判继承历史遗产最为成功的范例;而郭化若则受毛泽东之命研究《孙子兵法》,倾注了大半生心血,可谓躹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成就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的学术地位,被誉为“一代儒将”。  相似文献   

13.
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由国际调解人起草的中东和平计划已经递交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他还敦促巴以双方“立即停止暴力并重返和平之路”。布什在由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合宣读的声明中说:“该‘路线图’是实现两个国家——安全的以色列和自立、和平、民主的巴勒斯坦——共存这一前景的起点。”布什说:“它是逐步在中东实现永久和平与安全的框架。” 经过几个月的耽搁,旨在恢复中东和平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军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1886—1975),名中正。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统治中国20多年,集国家元首、政党领袖、军队统帅于一身,是中国近代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取决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 蒋介石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十分复杂。他尊崇孔子、孙子、王阳明、曾国藩、克劳塞维茨等哲学家、军事家的理论,他的思想包含着中国上层的封建思想,也包含着中国下层的愚昧思想,还包含着西方和日本的近代思想。哈罗德·伊萨克在他的《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说:“蒋介石动机全从自己出发,至于思想则必须剽窃别人的,……他标榜过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二、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在核时代的重新理解和局限。 三、以当代国际关系为背景,观察孙子的某些战略概念对裁导领域的贡献和局限。 1.“攻势战略”的概念及现代关于威慑与裁军的概念; 2.欺骗敌人与突然袭击的概念的应用和局限;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名温柔体贴仁爱理达的医生,从医56年,他始终坚持着属于他的职业习惯:他见病人的第一个表情是微笑;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专家,他认为医生站在手术台前,比去争奖、去凑论文、去弄基金更有价值,因而也便没有“教授”“博导”之类的头衔。他是一名彻底理解为医之道的医生,他说:“医生的职业没有尽头,除非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现在,他停下来了。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他淡定地交代遗嘱:死后做遗体解剖,为后人积累经验。他说:“我这辈子做医生,只想做个好医生。”  相似文献   

17.
于雷 《国防科技》2002,(1):75-78
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自杀式”爆炸、导弹袭击事件接二连三,世人企盼的巴以和平梦想再次被枪炮声击碎。为什么巴以恩怨难了?和“谈”难和?纵观巴以冲突的历史,不难看出其症结之所在。 最棘手的后遗症——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几次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中东战争的产物,也是阿以冲突迟迟得不到全面和彻底解决的一道难  相似文献   

18.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6,(3):56-56
冠军采访记者围住赛车冠军问:“你每次参加比赛都是倒数第一,这次一举夺得冠军,请问有什么秘诀?”车手哆嗦着说:“我——我我的刹车坏了!”欺骗法官:“为什么你要欺骗那些相信你的人?”被告:“因为要想欺骗那些不相信我的人根本办不到,法官先生。”  相似文献   

19.
7月27日至8月15日,中俄两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和平使命-2013”联合反恐军演。自2005年始,中俄等国9年来先后举行了6次“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它的成功举办深化了中俄战略互信,增进了相互了解,维护了地区和平与安全。“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也是贯彻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军事领域务实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0.
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曾指出:“任何一次作战都离不开诡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拿破仑则将军事实力和军事欺骗比喻为狮子皮和狐狸皮,并指出:“在战争中,狐狸皮和狮子皮同样需要,因为当实力弱小时,狡计反能成功。”而当前美军更加重视军事欺骗在战争中的作用,为此专门制定了联合出版物JP3—58号《军事欺骗联合条令》,其中强调:“军事欺骗能误导敌方军事决策者,使之误判我方军事能力、意图和行动,从而造成敌人采取有利于我完成任务的具体行动,这是实现信息优势乃至决策优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