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5年2月,美国国家情报局成立,在名义上,它统领分属于各政府部门的16个情报机构。但拥有8个情报机构的五角大楼却一直是独立王国2008年新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揭穿了一个美国神话 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持数架民航客机,将其用作“超级巡航导弹”一举摧毁纽约世贸大厦并重创华盛顿五角大楼,从而打破了美国情报机构无所不知和防空体系滴水不漏的神话。通过这场悲剧,美国军政当局猛然意识到,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貌似刀枪不入的防护伞,原来是可以从下面钻进来的。  相似文献   

3.
于洋 《环球军事》2012,(10):44-45
情报搜集,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而情报机构的重组改革,更是世界性的焦点话题。今年4月20日则成为了美国情报界重组改革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批准了五角大楼的情报机构重组计划,同意组建一个新的情报机构——国防秘密行动局。不谙内情的人肯定会问:美国为何要成立这样一个新机构?它的工作方式和未来表现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20日,《纽约时报》率先“披露”了一支被五角大楼称之为的“信息力量倍增器”的宣传团体,一时间美国舆论哗然。4月23B,美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主席卡尔·列文要求五角大楼调查此事。2天后,国防部发言人罗伯特·哈斯汀宣布“暂时中止”,接受内部调查。经过半年多的调查,五角大楼总检察长办公室于2009年1月公布了调查结果,称五角大楼的这项工作并没违反规定。有趣的是,在这份报告中,此项目的关键人物克拉克女士和她的继任者劳伦斯·迪利塔等多名五角大楼高管人员都没有接受调查,而诸如NBC特邀评论员、巴瑞·麦克凯佛雷将军这样的防务工业界名人则赫然被列在“与军火商没有关系”之列。看来,五角大楼早已准备好了一场公关防御战。  相似文献   

5.
3月26日,也就是法国决定重返北约后的第9天,法国国防部长埃尔韦·莫兰向媒体披露了“法国拟修建法国式五角大楼”这一消息。并称,法国计划在2014年把包括三军参谋部在内的近20个主要军事指挥机构全部集中到新建成的法国式“五角大楼”,实现三军联合办公。坊间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6.
方瑜  杜科 《环球军事》2011,(9):36-37
近期以来,美军围绕太空力量建设频频出招。2月4日,五角大楼出台新版《国家安全太空战略报告》,为美军未来10年太空力量建设作出规划。随后,美国与法国签署了名为监视太空垃圾、实为监控他国太空活动的协议,着力打造“太空联盟”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22):57-59
美国作为情报大国,情报机构林立,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侦察局等16个主要机构。在“9·11”事件后,各大情报机构亡羊补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扩张,而与之相适应的情报预算(又称为“黑色预算”)也水涨船高。那么,美国每年的黑色预算究竟多少钱?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透露,美政府每年都耗费巨资,如2013年预算就高达526亿美元,而各个情报机构的预算种类更是名目繁多,有网络对抗、地理情报侦察、数据分析等32个种类。  相似文献   

8.
反恐功罪谁人评说——从9·11调查报告看美国情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22日,美国“9.11”事件调查委员会公布了长达560多页的最终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坐失可挫败“9.11”恐怖袭击的十大良机,批评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失误,并对美国情报机构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而在此报告公布  相似文献   

9.
布什出任总统的这七年间,特别是“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全球反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样的,美军在军费开支也随之连年水涨船高。由此,布什政府增加军备的规模之大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如此,五角大楼也因“触角”四处延伸而变得“面目全非”,下面就让我们从七个方面的变化看看今非昔比的五角大楼。  相似文献   

10.
晓安  袁海 《当代海军》2005,(5):62-63
日前,从五角大楼里隐陷约约地传出一个消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第一个“阵亡”的美国飞行员至今依然健在。此人就是美国海军飞行员迈克尔·斯派克少校。  相似文献   

11.
这一段时间,五角大楼正在加紧制定新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重新调整美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以打造一支今后50年“无可匹敌”的武装力量, 实现其继续称霸全球的野心。按照美国法律,五角大楼每隔四年要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份防务评估报告。这个报告一  相似文献   

12.
导读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军方在加利福尼亚州沙漠地带成功试飞了一款名为“全球观察者”的新型无人侦察机。据称,“全球观察者”体形十分庞大,翼展相当于一架波音747客机,被称为“五角大楼永远睁着的眼睛”。五角大楼计划将’全球观察者”派往阿富汗服役。那么,“全球观察者”到底是款什么样的飞机?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日朝鲜“光明星3”号卫星突然成功发射,震惊整个国际社会的同时,更令韩国情报机构颜面扫地。针对朝此次射星,韩情报机构事先有所察觉,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监控和拦截准备,但朝鲜“瞒天过海”式的成功射星将韩情报工作的短缺充分暴露,韩国媒体及民众也对韩情报机构的能力产生普遍质疑。  相似文献   

14.
如今面对外国间谍、恐怖主义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世界各国的情报机构看似都有些招架不住。如何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它们反间谍和反恐怖的双重任务已经成为现代情报机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种境况,各国政府机构纷纷拿出各种方案,来为自己国家的情报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美国情报机构改革“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1998年2月18日,美国海军计算机犯罪调查委员会破获一起在美国海军史上最大的因特网窃取军事机密一案,令军方高层人士震惊不已。1 此案发生之时,正值美国与伊拉克在海湾较劲之际,因此,有人推测这起电脑“黑客”入侵案系伊拉克或伊拉克的同情者所为。“黑客”非法闯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非保密网络,窃取了一些非绝密文件。虽然未给军方造成重大损失,但罪犯狡诈的做案手法却令军方高级官员大吃一惊。原来,“黑客”在五角大楼因特  相似文献   

16.
张高亮 《军事文摘》2023,(19):49-54
<正>美国情报机构现有18个法定组成部门,是当今世界情报人才规模和投入最大、培养体系最健全、成效最显著的情报机构之一,在美国连续十余年获评“员工最佳工作场所”。其中,国防情报机构占据一半之众,负责提供外国军事能力、计划、意图、作战命令、部队部署等情报产品和服务,是美国情报机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门把人才视作最重要的资源,将人才培养作为能力提升的基石,用组织的牵引作用和体系的保障功能,激发人员各自的能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40枚“战斧”打头阵 “斩首”震慑未达成 阿富汗战争中,美情报机构曾报怨,因无授权攻击而多次错失歼灭本·拉登的机会。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情报机构争得了攻击授权,却未达成目的。 巴格达时间5月20日5时30分左右,美军开始从游弋在红海和海湾的战舰和潜艇上向伊拉克发射了约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并出动了F-117A隐形战斗机向巴格达发射了精确制导炸弹。由美国情报机构导演的  相似文献   

18.
在五角大楼走红有—预备役坦克连,在“沙漠风暴”的地面作战中作了“模范”的表演,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文武官员们有口皆碑。这便是美海军陆战队预备役坦克营的 B 连。美国国防部部长理查德·B·切尼在一次有关海湾战争的总结讲话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第三次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后科技情报所面临的形势,指出国防院校情报机构应抓住发展契机,坚持两个面向,两个服务,争取“九五”期间情报工作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1974年12月底,吉姆·安格尔顿的名字出现在美中央情报局的退休名单上,其后还有他3个得力助手。安格尔顿在美中情局大索“鼹鼠”,引起西方情报机构内部混乱,被公认为“瘟神”。新任中情局局长上任伊始首先拿安格尔顿开刀,结束这场瘟疫。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