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敞开式消磁站,或检测站(以下简称敞站),在水下布设若干探头,舰船从其上方航行通过时可测得舰船磁场。早期的敞站,用多台笔式记录仪记录磁场曲线。近年来,敞站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采用周期性的逐点扫描方法取得平面上多点磁场测量数据,并直接送至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如何确定实测磁场值所对应的测量点的座标(简称测量点座标),向为一难题。早期的敞站,认为舰船系以理想航向,理想航迹通过探头阵列上方,实际上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一般地说,舰船通过时,航偏、角偏、漂移等情况总是存在的。因此,根据舰船的实际航行情况确定测量点的座标就成了敞站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基于舰船磁场模型的离线磁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海上舰船磁场测量试验获得的数据一般为时间通过曲线,不能直接用于舰船磁场建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在目标舰船运动参数未知、磁探头存在姿态角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基于单旋转椭球体磁场模型的离线磁定位算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设备磁场对全船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旋转椭球模拟法,研究舰船主要设备装配在舰船的不同位置时的磁场变化.采用一列均匀磁化椭球体来模拟单台设备磁场对全船标准磁场的贡献,对于舰船其它主要设备磁性指标的考核,也可通过计算与换算的方法来进行,并以实例说明了舰船设备磁场的模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积分方程法计算舰船感应磁场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积分方程法是取得舰船感应磁场的有效方法 ,且简便易行 .以某型舰船为算例 ,介绍了积分方程法在舰船感应磁场计算中的应用 ,给出了剖分方法 .算例结果与工程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 ,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测量舰船电场的新方法,即用二次谐波方法测量大轴周围磁场,从而确定大轴电流,进而分析由大轴电流带来的舰船电场.理论和实验均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构思精巧,是检测舰船电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用两个主航向上舰船磁场测量数据来换算任意航向上任意深度下的舰船磁场的设想。针对静态磁场,提出了一种新的磁场换算方法即磁荷模型换算法。由于该法的模型更接近于物理模型,故该法建立模型容易,换算所需的测量数据少,换算精度高。对安装消磁系统的舰船其任意航向上的磁场换算,作者采用消磁系统绕组磁场和舰船本身磁场分别计算然后合成的处理方法。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舰船任意航向上的磁场换算方法是可行的,换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船在经过他国港口和主要航道期间磁场信息易被测获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消磁绕组控制磁场幅值和磁矩来实现磁场信息保护的方法。首先,分别计算消磁系统最优状态下(最大限度减小磁场幅值)工作和关闭时舰船磁场的幅值和磁矩,以绕组电流为优化对象、以控制磁场幅值到设定水平和减小磁矩相关性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绕组电流;最后,通过船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舰船磁场幅值、磁矩和磁场通过曲线特性等磁场信息。  相似文献   

8.
一种海洋环境地磁场三分量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利用安装在舰船上的三分量磁传感器进行地磁场测量的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在任意舰船姿态下,消除测量中舰船磁场干扰的问题.为测量船在海上测量地磁场的三分量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我国舰船普遍安装的导航设备的精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仿真结果看,其误差不超过50 nT,能够满足舰载消磁系统对三分量磁场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漏磁检测探头提离效应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裂纹缺陷漏磁检测提离效应分析模型,分析了裂纹缺陷磁偶极子二维数学解析模型,研究了探头提离值对漏磁信号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漏磁检测过程中,探头提离效应会影响磁场强度,随着提离值的增大,检测到的漏磁场强度由强变弱。提离值增大到一定值后,漏磁场强度达到一个恒定值,即对漏磁场的测量已经失去意义。因此要求在设计漏磁检测装置时,必须充分考虑检测探头提离效应的影响,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预测非磁性建筑物空间磁场分布的新技术.基于等效宏观磁导率和磁化率的概念,利用静磁场积分方程法的正演计算和反演计算技术,找出了试验模块磁场测量值与非磁性建筑物空间整体磁场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模块测量和数学模型仿真相结合的手段,达到了预测低磁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磁性建筑物空间磁场分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多站测向交叉定位法是无源定位方法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但该方法易产生大量虚假定位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排除交叉定位中虚假点的新方法。该方法以两个观测站为主站,其他观测站为辅站,利用辅站数据对主站数据进行筛选及反馈从而快速排除两主站中的虚假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排除虚假定位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特征提取的三维流线分布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征提取与清晰表达是三维流场可视化研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三维流线分布算法,既保障了流场临界点附近的特征结构得以正确描述,同时又使输出结果具有良好的清晰性.该算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在临界点的快速检测基础上,根据临界点处Jacobian矩阵特征值对临界点进行分类,并对临界点与种子点模板进行匹配;其次,种子点依照优先规则排序,并从这些种子点出发在物理空间计算出流线;最后,在图像空间由预先设置的阈值对流线进行间距控制,并根据深度检测来保留离视点最近的流线,使得屏幕上的输出结果清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灭点的单像自标定方法精度不高的局限性,利用影像中的灭点和椭圆几何约束信息,提出一种迭代优化的单像自标定方法。根据极点-极线关系及其表示的正交性,由影像中的椭圆曲线及其所在平面的灭线确定一组正交共轭灭点对。利用这些正交共轭灭点对建立关于主距和主点的非线性模型,以主距的方差最小作为优化准则,并选用多个位置作为主点的初始值进行多次迭代优化估计,获得主距和主点的最优结果。仿真影像和真实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单像自标定。与基于灭点的摄像机标定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标定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导数比较区间内点处函数值与区间端处函数值的大小,函数在区间端点处的连续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FH特征的迭代插值配准新方法。配准过程中考虑到点云数据获取时,受扫描仪分辨率影响,点云局部或整体密度偏小,两次测量点云数据的相同位置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点,以致对应点之间存在误差。为减小误差对配准精度影响,引入迭代插值方法,增加点云整体密度。配准过程通过计算关键点处FPFH特征寻找对应相关关系求得粗配准旋转平移矩阵,再使用ICP算法进行点云的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配准方法简单、稳定可靠、计算速度快且计算复杂度小,对实现点云配准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梯度直方图的交叉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基于梯度直方图的交叉点检测方法:统计像素点邻域梯度信息生成特征描述子,通过判定准则筛选候选交叉点,基于欧氏距离对候选交叉点进行聚类后,利用灰度加权法定位图像交叉点坐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交叉角为65°~90°范围内的交叉点检测,定位精度优于0.6像素,检测率大于90%;该方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s devoted to an MCDM problem connected with locational analysis. The MCDM problem can be formulated so as to minimize the distance between a facility and a given set of points. The efficient points of this problem are candidates for optimal solutions to many location problems.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to find all efficient points when distance is measured by any polyhedral norm.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样频率选取不当使采集的电火工品发火信号波形失真问题,研究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采样频率的取值方法。首先根据发火信号的特征,设计了采样方案;然后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对发火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确定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进而采集完整的信号波形;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对采样频率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采样频率的取值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射击的精度和缩短作战反应时间,舰炮对远程岸上目标实施攻击时需要实时获取炸点相对于目标的偏差情况。目前我军现有的观察校射无人机所采取的炸点偏差模型在地形复杂地区存在较大的原理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无人机炸点偏差模型,经误差仿真,复杂地形条件下该模型偏差测量精度和测量实时性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基于主题模型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时空兴趣点(STIP,space-time interest point)来描述人体运动,然后提出使用慢特征分析(SFA, slow feature analysis)算法计算兴趣点梯度信息不变量最优解,最后使用概率潜在语义分析 (pLSA,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模型识别人体动作。SFA计算的梯度不变量最优解可以表示时空兴趣点固有特征,能够无歧义反映时空兴趣点在空间及时间方向上的信息。同时,针对pLSA隐性主题正确性无法保证的缺点,算法将主题与动作标签“一对一”相关,通过监督方式得到主题,保证了训练中主题的正确性。该算法在KTH人体运动数据库和Weizmann人体动作数据库进行了训练与测试,动作识别结果正确率分别在91.50%和9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