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1999,(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动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打着“人道”和“人权”的旗号,肆意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照北约自己的说法,这次军事打击南联盟的目的是“制止南联盟政府压制科索沃,保护当地阿尔巴尼亚人的安全与人权”。然而,在北约“人道”、“人权”的旗号下,却是“众多的人牺牲,破坏和暴力在无休止地进行”,而且悍然用导弹攻击中国大使馆。看看北约自3月24日开始空袭以来的“人道保护”“业  相似文献   

2.
丽群 《环球军事》2013,(6):24-25
日前举行的北约国防参谋长会议决定,北约将“重振”快速反应部队,以推动北约的军事发展与改革。组建于2006年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是落实北约“灵巧防务”理念、保持和发展军事能力的一个关键所在。快反部队现有兵力约2.7万人,包括陆军、空军、海军和特种部队等多个兵种,其中1.6万属于后备部队,可以在5天内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危机发生地。北约之所以提出“重振”快速反应部队,是因为这支部队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建设成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张伟 《环球军事》2010,(23):1-1
北约里斯本峰会会场流传一个暗藏政治含义的笑话:猎场看守人邀请熊一道去打兔子,熊很纳闷,为什么看守人手中握着猎熊的枪?这则笑话由俄罗斯驻北约代表罗戈津发布在网络上,“看守人”是指北约,“熊”指俄罗斯,“枪”则是北约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这则笑话的背后体现出俄罗斯在对待北约反导系统上的戒备心态。  相似文献   

4.
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无论人们怎么看待利比亚干预问题,但细节无疑对北约起到了负面宣传作用。正如美国空军一名规划者所言:“这就像白雪公主和27个只到她膝盖的小矮人,美国就是白雪公主,北约成员国就是小矮人。”  相似文献   

5.
5月20日,北约峰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这主要是因为蒙古国派出了一个高级代表团首次以北约“全球伙伴关系”框架内的“和平伙伴关系国地位”参加了这次会议。北约峰会是北约组织成员国有关首脑在一起召开的会议,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北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相关事宜。这对于北约和蒙古两家来讲都是一个比较“鲜儿”的事情。着实有点儿让人看不清里边的门道儿,大有雾里看花之感。  相似文献   

6.
苏石 《环球军事》2013,(12):71-71
该书是中国北约研究丛书之一,是一本55万字的学术专著。本书突出一个“新”字后冷战时期新北约不同于冷战时期旧式北约的新成员、新使命、新能力,以及同俄罗斯、欧洲和中国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大使馆完全是有预谋、有目的的行动,而决不是像北约的某些官员所说的“误击”、’‘不是故意的”。北约的狡辩或许能欺骗一些善良的人们,而5枚导弹从不同的方向射向中国大使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是经过周密策划的袭击行动,任何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任何解释也都是十分荒谬的。事实上,美国飞机瞄准的就是中国大使馆。这只能进一步说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凶残与虚伪。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是对坚持正义的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8.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9,(21):38-39
2009年9月9日,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该司令部司令由美国人连任的历史在这一天被一位来自欧洲大陆的将军改写——他就是法国空军参谋长斯特凡纳·阿布里亚尔,而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北约战略司令部的指挥权首次实现“由西向东”跨大西洋的历史性转移。那么,北约历史上首次军权“轮替”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玄机?这位来自法国空军的新任转型司令部司令又能为北约带来何种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10月9日至11日期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28位国防部长将齐聚布鲁塞尔,美国在此次部长级会议上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北约在阿富汗问题上表现出承担义务的决心尤其是考虑到前不久刚刚发生了“绿袭蓝”事件。北约各国要认识到,类似于“巧防御”的改革如果在当前行动中未能成功的话,那么不但这些改革将显得毫无意义,同时北约的可信度也将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问希腊时称,俄不会仓促接受北约,“不应人为地加速俄罗斯与北约接近的过程”。当日晚些时候,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结束了两天的磋商。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与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宣布,北约与俄罗斯决定抬升双边关系:“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更名为“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双边关系从原来单纯的磋商关系,转变为磋商、合作、联合的关系;在双边合作机制中,俄罗斯具有决策权,但不会有否决权。双方决定,在明年5月的北约-俄罗斯外长会议以前,商定新合作机制的实质内容。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告诉记者,北约与俄罗斯确立新的合作机制,表明北约与俄罗斯已“融为一体”,而不再是“19 1”的关系。俄外长伊万诺夫则强调,俄对这一新的合作机制表示满意,但俄罗斯目前并没有加入北约的打算。  相似文献   

11.
2000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向国会提交了一年一度的国防报告,这个报告与去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根据1999年北约侵略南联盟战争的经验教训,对美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所谓“现实威胁”作出新的判断,提出了所谓的“内部冲突”论。该“理论”认为,“内部冲突”是指“不同于越境侵略的政治暴力”,其形式主要有4种,即内战、内部侵略、武装起义和内乱。其中,“内部侵略”是指“一个国家镇压本国的人民或一个种族反  相似文献   

12.
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决定通过大幅度精简军事指挥机构提高北约的应变能力和工作教率。根据公布的精简计划,北约未来军事指挥系统将分为战略、战区和战术司令部5个层次,现有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原来的欧洲盟军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将被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成为北约惟一的最高军事行动指挥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同时,北约还将成立一个新的职能性司令部——“盟军转型司令部”,负责促进和监督盟军转型,目标是加强培训、提高军事能力、检验和制定军  相似文献   

13.
老守卫者前苏联幅员辽阔,海岸线长达3.4万千米。为了防守这绵长的海岸线,苏联军方相当重视岸防武器的研发,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就陆续研制出多款岸防反舰导弹系统,以防御绵长的海岸线。苏联陆续研制出“堡垒”、“慧星”和“界线”等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堡垒”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1“柚树”,使用的是 P-35(北约代号 SSN-3)型反舰导弹;“慧星”式岸防反导弹系统北约代号 SSC-2“幼鲑”,使用的导弹是由 KS-1(北约代号 AS-1)型空射反舰导弹改装而来的;“界线”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的北约代号为 SSC-3“冥河”,使用的是 P-15M(北约代号 SSN-2)型的反舰导弹。这些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共同守卫了苏联海岸线的安全达数十年。如今,继承  相似文献   

14.
军情快递     
北约举行代号为“坚强决心2002”的军事演习 3月6日外电报道,“坚强决心2002”是北约4年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在挪威、波兰和波罗的海展开。陆海空三军共约2.5万人参加,动用舰艇140艘、飞机160架。除15个北约成员国外,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内的12个北约“和平伙伴国”也派部队参加了演习。演习于3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演习目的是同时应对两种危机局面:一是在挪威国内以及挪威周边地区模拟一次当某北约成员国受到袭击时的集体防务行动;二是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模拟两个非北约成员国发生冲突时北约部队的干预行动。  相似文献   

15.
《国防》1999,(6)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用武力肆意干涉一个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事务的同时,又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馆舍严重损坏。其所作所为,是对“人道”、“人权”的亵渎,是对国际法准则的践踏。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是对国际法准则的公然践踏,是对国际外交关系准则的严重破坏,是破坏国际法准则的野蛮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战场将有许多新建的部队参战,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网络战部队——“网军”。聚焦科索沃:“第二战场”上的激烈对抗 世界军事专家之所以把目光聚焦科索沃战场,因为那里有另一个战场上的激烈对抗。战争中,自从北约开始发动对南联盟的空袭之日起,北约的官方网站便不断遭到来自贝尔格莱德及其他国家的“黑客”的攻击。这些电脑斗士们自发地在网上不断用“电子炸弹”攻击美军,他们通过向北约国家及军队的信息系统倾泻大  相似文献   

17.
据西方媒体报道,俄罗斯正在加紧生产一种地地战役战术导弹,并准备向伊朗、叙利亚等国“按时交货”。这就是北约称为“蜘蛛 B”(SpiderB)、美军代号为 SS-26的“伊斯坎德尔”(Iskander)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8.
<正>在俄乌冲突中,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坦克装甲车辆,其中不乏“挑战者”2、“豹”2、M1A1“艾布拉姆斯”这样话题话度很高的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不过在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坦克装备中,“豹”1A5却是十分尴尬的一个型号,它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没能获得乌克兰军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7月11—12日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出席了此次峰会。这也是自北约马德里峰会后,印太四国连续第2年参加会议,这使得印太“北约化”议题再次升温。在涉及中国的议题上,峰会公报称中国的野心和胁迫性政策挑战了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这一表述揭露了北约染指印太,意图威慑中国的战略野心,  相似文献   

20.
7月4日,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人特伦特·洛特率领的美国参议员代表团与波罗的海3国总统就北约东扩等问题举行了会谈。他在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尽管他不能确定哪些国家能够加入北约,但波罗的海3国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极大。不过他同时指出,最终决定要由北约成员国自己作出。北约将在今年11月的布拉格首脑会议上确定第二轮东扩的名单。 北约新一轮东扩是根据1999年4月北约华盛顿首脑会议制订的“加入行动计划”进行的。为此,北约已经下了3步棋。 一是加快与申请国的谈判步伐,要求申请国创造加入北约的条件。到目前为止,正式申请并被列入“加入行动计划”的是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马其顿9国。此外,克罗地亚也要求参加北约,正等待被列入正式申请国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